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性的美在诗行间跳跃

 | 徐驰吉华  2016年09月23日10:50

“随手拈来即诗性,美在跳跃诗句间”。这是我在一片秋阳灿烂中,忘情地研读绥阳城关中学刘正妮老师诗歌作品《镇上:蒲老场》的一点感想。

其诗第一节:

生而平凡

半亩池塘半亩荷香

广阔而旮旯的屋檐下

鬓白的耄耋之年发黄的瞳孔里

曼妙的是往日的缤纷

还是那俊俏的少年

“荷”让人联想到“和”,和谐、和美、和乐。“广阔而旮旯的屋檐”,似很矛盾,在语句突兀中,显出现实的种种无奈。这一节,主要写了“镇上”蒲老场的沧桑。“曼妙”的记忆中,青春不在,让俗气在岁月如梭中不得不生产生淡淡的哀伤。读此诗节,作为读者的我们,恍然就置身在蒲老场,其“老”、其“旧”、其“迟暮”、其“矛盾的栖居”,电影般浮现眼前,迷离虚幻,十分生动。

其诗第二节:

这条街上

卤鸭子的味道穿越每个角落

酱爆肉的美食飞越城市

那不知名的巷道

我在这里同你相遇

你这千年的老镇

不见你昨日的沧桑

只见你今朝的芬芳

和那永远温馨的笑容

要诗性地写好蒲场镇,“卤鸭子”、“酱爆肉”是绕不过、不得不写的。作者只写其香、其味,用简洁之笔书写其繁复,而又点到为止,竟已令读者垂涎。还有与“你”相遇的“你”,既指这条老街,也指作者臆想中的某人或某个亲友。这一节的“沧桑”,既是上一节的延续,但更有其深意,作者要反衬出“你”今朝的芬芳,和温馨的笑容。诗意在跳跃之间,以其诗人的狡慧,如其所愿,完成了诗篇所要表达的宏旨。读这一节,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个感慨,“人生无处不相遇”,即使在这么一条“名不见经传”的老街,在“广阔而旮旯的屋檐下”,都会令人感觉到什么是沧桑,感觉到生与爱的“温馨”;耄耋老者也罢,俊俏少年也罢,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人生际遇。我们就品品“卤鸭子”、吃吃“酱爆肉”,就暂且做一回地道的“蒲场人”吧。

诗章最后一节写到:

生而平凡

半亩池塘半亩荷香

广阔而又旮旯的屋檐下

演绎着别样的故事

诠释着那多少人忘不掉的岁月

人生,是那么的平凡短暂,但在奢侈的半亩荷香的萦绕下,别样的故事仍然令人羡慕。有“生”就有活,有“老”也就会有不死的记忆,但这一切都在“广阔而旮旯的屋檐下”,似乎有无可奈何之情愫。这一节属复叠式笔法,作者肯定了街民在荷香中的“蛰居”,那不可言尽的“别样故事”,确实让人可遇不可求。岁月漫漫,光阴似白驹过隙,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想登场演绎就登场演绎”的。读之,我作为生于蒲老场、长于蒲老场的游子,油然回忆起儿时在街后的荷塘中“打点灯”(捉蜻蜓)、板澡(游泳)、用莲叶把小鱼包回家中喂养的儿童时代!往事不堪回首,岁月不留情啊!

《镇上:蒲老场》出自于一个诗坛新手,因了她的兴趣、雅好,娓娓道来,在诗意跳跃间,从迟暮耄耋写出青春俊俏、人的思想和行径,从卤鸭子写到酱爆肉,强调民以食为天,地方美食文化特别突出,要写好俗界中的蒲老场非此莫属;让漫漫岁月沉淀后,显现“温馨的笑容”,作者的愿望也是作者的憧憬。人啊,其实总是在广阔与旮旯的矛盾中生存,在不住地反思、演绎下,总是逃不过从婴儿走向耄耋,自有别样的那些传奇与酸甜苦辣,作为不入流的蹩脚演员,无意让他人观赏,甚至于让狭隘者流取笑。这就是人生!诗人的诗告诉读者,只有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也只有面对一切际遇,吃着我们能吃的、该吃的,才能明白岁月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如果真有“别样的故事”,那才属于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