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写作的回归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方木  2017年01月16日11:08

作为一个老牌的诗歌爱好者和诗歌的业余写手,通过几十年对诗的学习和感悟,略有一点儿自己的体会。无论正确与否,姑且算作百家争鸣中的一家之言吧。在此写出,请诗友以及文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目前的一些诗写作应该打破诗的象牙塔,向大众化的视野回归。

诗,应该,或者最终之目的是写给世人看的,让所有的人看的,不应该单单的让诗人看的,文化人看的。不要把“诗”锁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成为诗人与诗人,文人与文人之间的文字游戏。诗当然要有自己作为“诗”的语言,“诗”的意境,甚至那种独有的美感。需要一些形象化的,拟人化的,抽象化的手法来作为自己的表现形式。但不应过于的去强调,去推崇。一味的追求词语的雕刻,堆砌和精心的意象设计。这或许已经进入了诗写作的一个误区。有些诗,我看了读了后,也觉得很美,意境幽远。可作为百姓,大众,能看得懂吗?悟得出吗?诗不是写给诗人自己看的圈儿内产品,最终要面世,让众多的人去读。诗人的价值和使命就是使好得作品带着时代的痕迹让人去记忆,让诗在世间传播。当然,作为“诗”的创作者,或者诗人,都有着自己固有的思路和风格。不然就没有这派那派之说了。但诗评论不能过多的去推崇,应以局外人的身份,目光,或者普通老百姓的眼光去看。也应该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这也许是个创作方向的问题。为什么这些年来“诗”的传播和受欢迎程度在下降,虽然有外界的诸多原因,但里面也似乎有着一个从形式上脱离群众的可能。对于读者的喜好,正如集市上的买者,好的瓜果梨桃自然买的多。而卖得多的,也都是受市民欢迎的东西。可我们依然的把“诗”锁在自己的象牙塔里。

诗写作应该回归到让所有的人认可,理解,懂得,并乐意去记忆,去诵读。就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一些诗作,苏东坡、李清照的一些词作,无论多少年都让人倍感喜欢。“床前明月光”如此的直白;“疑是地上霜”如此的简洁形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在简洁与直白之中,把那种思乡之情自然地写出,不凿斧痕。这样的好诗能不千年传诵吗?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手法又是何其夸张,而且任何人读来理解上都不会有任何的障碍。魁奇自然,朗朗而上口,让人记忆永存。还有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是那么的挥洒而奔放,自然而流畅:李清照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又是那么的率性随意。这是否应看做写作的最高境界呢?流传白居易写诗时,完毕念给村里的老太太听,以其能够听懂为标准。也许这只是他个人的理解和追求。但诗写作应该是靠近大众化的,只有大众化的阅读和传诵才能成就经典的不朽之作,诗的生命力也才会更加的长久。

所以,时下的诗写作或许应该做一个自我的回归,打破自己的象牙塔,回归到大众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