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坊十三巷:走进时光记忆的深处
大旮巷里的慢生活 洪文泉
临夏东公馆正门 叶海摄
每一座年代久远的城市,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文化脉络。那是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文明,更是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坚实足印。
临夏,古称河州,它是黄河的上游,大禹治水的源头,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河州城,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界地带,是历史上沟通中原与青藏以及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历史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这里交错伸展,构成发达的交通商贸网络。而如今的临夏,居住着包括回、汉、东乡等十八个民族,各种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
一个淫雨霏霏的春日,我们走进临夏市古老的八坊十三巷。这片由清真寺、教坊和商业、生活街区组成的地方,就像那棵屹立在九眼神泉边800年的参天古柳,既能触摸到历史的沧桑,也能嗅得着时代的芳香。
上篇
找寻尘封岁月的遗痕
早在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就在河州设县、置州、建郡,有“河湟雄镇”之称。“河州八坊”是历史上对河州城外南关一带回族聚居区的泛称。
一千多年前,泱泱大唐以其高度的文明和开放的博大胸襟,吸引大食(今沙特阿拉伯)、波斯等国的商人及宗教人士不远万里来到河州一带经商、传教,一些人来了就再也没有离开。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回族聚落人口越来越多,人们逐步修建清真寺、设立教坊,形成了一个“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穆斯林聚居区——八坊。
多年来,这里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集市贸易中建立了和睦友好的传统友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认识、相互学习、彼此尊重,奠定了民族团结的牢实根基。正是先民们用理解消除了分歧,才能在悠悠岁月长河中,为这里的子孙们留下一片文化气息厚重的古街民居建筑群。各式清真寺、民居院落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于其中,庄严肃穆,秀丽壮观,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与实用性。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恢宏气势和古朴风貌,形成了八坊乃至河州地区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也成了历史留给临夏人民的一份宝贵的人文遗产。
今天的八坊,占地1.2平方公里,居住着4个社区14000多人。49条大街小巷里,较完整地保存着41院四合院和109座民宅。这些古民居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民居的建筑艺术,还承载着八坊人所有的苦难和荣耀。行走在青石板路上,只见街巷纵横,人烟稠密;店铺鳞次,商业繁荣,有尝不完的风味美食,看不够的民俗风情,品不尽的花园曲径,犹如踏入一幅具有西北特色的“清明上河图”,令人流连忘返。
探究建筑艺术的妙笔
北大街以南,前河沿以北,解放路以西,新西路以东,在这个不足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十三条街巷纵横其间,5600多户民宅星罗棋布。“八坊巷子深”是每一个老八坊人都知道的故事。这十三条巷子和其中的古建筑,是八坊文化的窗口,更是探寻八坊乃至河州历史脉络的“活化石”。
大公馆,位于大旮巷80号,原为显赫人家的宅邸,是一座占地十分宽阔的四合院。内中正院4座,院中套院,院院相通,亭台楼阁,曲径回廊。正院之外,尚有后院、南院、车院、花园和库房。建筑群四周有高大围楼及哨楼,兼具军事防御功能。建筑仿照北京四合院形制,融入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众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代表了当时临夏地区的建筑水平。可惜的是,大公馆几经战火和人为损毁,目前仅存部分建筑,不足原有建筑的十分之一。即便如此,走进大公馆,仍能让人感到昔日的宏大威严与典雅肃穆。
与大公馆一样,位于临夏市三道桥东西两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公馆和蝴蝶楼,更是两座凝固了历史与古典建筑艺术的殿堂。
东公馆这座“田”字形的庄园由四座四合院落组成,各院由小天井贯连。砖雕是东公馆的最大特色:内有大小砖雕189幅。临夏砖雕讲究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精髓在这些砖雕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十生富贵》里石间牡丹盛开,《子孙万代》中以葡萄寓意子孙绵瓞,《江山图》和《芭蕉竹石图》或气势磅礴,或意境深远,画面安排得宜、疏密有致,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山水画蕴意,更有点缀其间的芭蕉扇、葫芦和笛子等“暗八仙”图案,以示屋主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除了砖雕,东公馆内的汉族木刻和藏族风格彩绘也堪称艺术精品。院内的房屋、门窗、隔板、扶手,所有用木之处,均为精雕细刻,图案花卉贴金,花果草木逼真动人,龙凤麒麟栩栩如生,使整个建筑更加富丽堂皇。
如果说东公馆威严肃穆,那蝴蝶楼便可称得上楚楚动人。建于1944年的蝴蝶楼东西宽56米,南北长74米,占地2660平方米,为两层砖木结构,所需材料均是从外地运来的上等材料。
其中,北面正中为主楼,面阔7间,歇山顶挑檐。左右两廊接长方形六角亭式楼阁,状如蝴蝶两翼。主楼为五间转七格局,堂后又筑有一园中院,正中楼阁为北面七间二层,两边二层飞檐凌空式八角楼,中间又以二层转角楼相连接,从空中俯视,整个建筑群恰似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
蝴蝶楼整个建筑风格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别具一格。该楼上下四周皆为回廊环绕,东西南三面长廊将楼紧围在里边,形成一方形大院。园内回廊曲径,木刻砖雕精品比比皆是,园中绿柳掩映,牡丹、芍药、玉兰等名贵花卉争奇斗艳,芳香四溢。整个园子集山、泉、石、木于一体,浑然天成。令人称奇的是,全部木质结构建筑中,没有使用一枚铁钉,堪称河州私家园林中的代表作。
品味民族文化的结晶
如果说大公馆、东公馆和蝴蝶楼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那遗存于八坊十三巷中的特色建筑和民居便是八坊群众信仰和劳动智慧的结晶。
行走在八坊,映入眼帘最多的是制作精美、风格独特的清真寺。典雅古朴的中国传统殿宇式建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八坊十三巷之一的北巷里,有一座清真北寺,寺门前有一幢“龙凤呈祥”砖雕影壁,清真北寺里有碑文记载,影壁建于清乾隆辛酉年间(1741年),距今已有276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大型砖雕影壁。
影壁由三帧砖雕作品组成,中间为苍龙教子,又称墨龙三显,两侧配梧桐凤凰。雕刻图案古朴淡雅,留白意味深长。整幅砖雕影壁有传统雕刻的缠枝连方的方形图案,每帧图案边框为祥瑞如意图纹,上下端配“富贵缠连”的框架图案。顶部镌刻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椽梁、脊顶右龙左彩凤,青瓦丹墀,富丽端庄,宏厚中正。
听清真北寺里的老人讲,这大小两龙和两只凤凰眼中原来镶嵌有宝石,传说若是天气要起雷雨,龙眼就会发亮,出现湿润之气。在雨中看这影壁,似乎大龙显身于云川雨水之中,活灵活现。一到夜晚,龙眼发光,远近能见到其放射的光芒。后来,宝石在日晒雨淋中不知去向,龙凤的眼睛也失去了光芒。再后来由邻里绅士添补上了龙凤眼中的宝珠,但龙凤眼再没有从前的灵秀透晰了。
可以说,在八坊十三巷中的每一座清真寺里,都能看到砖雕、木刻和彩绘的精品之作。深置其间的大小影壁和梁柱上,有祈福人丁兴旺的千年古松;有河州人为之痴迷的花王牡丹;更有回族家庭日常生活中汤瓶、算盘、茶碗、笔架……行走其中,每一幅砖雕都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正如临夏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马尚林所言:砖雕上的图案都有它独特的寓意,或为求知,或为聚财,或为陶冶情操,或为净化心灵。这些凝聚汉族的斗拱、木雕文化,回族的砖雕文化和藏族的彩漆文化为一体的建筑,无一不在诉说民族文化交融的和睦场景,无一不在展现世世代代八坊人虔诚的信仰和绝妙的劳动智慧。
延续寻常生活的记忆
临夏,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这片土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培育了每一位临夏人。八坊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所呈现的形态和深邃内涵,已成为八坊人一生难以割舍的心灵情结和久久长长的记忆。
曲折悠长的巷道,陪伴了无数人的童年和青春,生机盎然的小院里,又留住了多少人的回忆。正如八坊人马平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院子中央有一棵参天的杏树,刚立春,枝头的杏花就盛开如雪,将春的气息洒遍小院。夏天的时候,枝繁叶茂,撑开无数斑驳的光影,阳光在老式的窗棂上画着各样图案。窗是旧式的,每年开斋节,母亲总会买来崭新的白纸,将这些窗棂糊起来,好比是在刷新一段旧的岁月。”
后来做了中学教师的拜文玲回忆:“记忆中的小院有着宽阔漆黑的院门,推开院门,便是一条光滑的石子甬路直通院内。当时的小院内住着五户人家。邻里之间亲切和睦,你借我家一根葱,我借你家一壶醋;我送你一碗烩菜,你送我几个包子。老人们坐在台阶上拉家常、晒太阳,小孩子在院里摆家家、捉迷藏。”
八坊人爱花,无论富贵贫穷,推开院门总能看到大大小小的各色花卉。八坊人马守璞的记忆中,小院是自己和弟弟妹妹们童年的乐园:“舅舅家的院子与当时许多城镇居民的家院一样,约半亩大,平房,木格糊纸的窗户,可谓贫民之家。就是这样一个简陋的宅院里,却种满了果树花草。树有李子树、沙枣树、梨树、杏树、苹果树;花草有大丽花、玫瑰花、牡丹、丁香、蝴蝶花、牵牛花、凤仙花、八瓣梅等,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
八坊人对生活的热爱,除了院里的花卉盆景,还体现在他们爱吃,而且会吃,即使是喝茶这么简单的事情,在他们看来,也有道不尽的玄机。富裕人家品茗,穷人家里也求个有“苦头”(指有茶味),但无论大宅小院,“刮碗子”都是理想的享受方式之一。“青花的碗子酽酽的茶,尖尖的开水牡丹开花”,一壶烧沸的开水,不时添到盖碗里,碗底的茶叶翻滚,像牡丹花在水中盛开一般,用碗盖刮开漂浮的茶叶,边吹边品……那一刻,世间的一切烦恼都无法侵袭八坊人的心,咽下口的是茶,回味的却是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关于八坊的美食,若不是置身其中去品尝,很难用文字或者语言完整叙述。油香、油馃馃、馓子、酿皮、凉粉、甜麦子、牛杂割、羊杂碎、鸡蛋醪糟、糯米枣糕、糖油糕,没有一样不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奇葩,没有一样不是八坊人热爱生活的体现。
信仰、贸易、文化和生活融于一处,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小巷,有枝繁叶茂的鲜花和品味无穷的美食,还有朴实厚道的人们……这一切,让八坊十三巷千年来阅尽沧桑,这一切,让八坊十三巷留下无数的传奇和宝藏。
下篇
时光丰盈了内心,也沧桑着容颜。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八坊十三巷这个独具民族特色的古老街区,魅力逐渐被落后的基础设施和脏乱差的环境卫生所销蚀,与其远扬在外的名声相去甚远。
为了彰显民族特色,提升城市品位,留存历史记忆,延续传统文化根脉,2015年,临夏市正式启动了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和改造项目,在不改变原有结构、不搬迁原住居民的前提下,采用民俗馆、博物馆、文化街巷等保护建设和参与体验式文化旅游等保护开发模式,重点突出八坊回族文化的实质性、自然性、特色性、历史性和差异性,将八坊十三巷打造成集古街民居观光、文化博览、清真美食体验、院落休闲、文化创意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文化休闲聚落与文化旅游街巷。一轴风情浓酽的穆斯林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
复原一段旧时光
早晨,雨过天晴,阳光正好。我们实地踏访了修缮完工的大旮巷。
这是老八坊的一条主干道,也是八坊十三巷的南入口。从喧嚣的街面一拐进巷口,忽然就安静了,轻柔的音乐在耳边流淌,时光好像也变慢了。抬眼望去,青砖铺就的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的小院鳞次栉比,各色店铺林立,橙红的门庭映衬着青砖黛瓦,古韵盎然。墙面上饰有砖雕,牡丹雍容,民俗质朴,置身其中犹如进入深邃的历史深处。
大旮巷综合改造工程,是临夏市保护开发八坊十三巷迈出的试探性一步。在前期规划中,先后多次组织人员入户宣讲政策,征询意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深入探讨论证,从历史、商业、民俗、生活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八坊回族民俗文化精髓。最终,针对居民的实际需求,采取政府引导、多元化设计、一户一策、共商共建的方式,从商铺、家门、墙面、屋檐、景观、亮化、绿化、美化等多方面着手,将大旮巷打造成为八坊十三巷保护改造样板第一巷,建成了八坊民俗馆、手工艺馆、八坊人物故事馆和水系广场等特色景观。
在大旮巷与拥政路交叉路口的墙体上,我们看到一幅长宽各9米的巨型砖雕作品——八坊十三巷全景图。画面由临夏有名的绘画大师精心绘制,再由沈占伟等雕刻大师纯手工雕刻。整幅图耗时半年雕刻而成,集八坊十三巷肌理与积石雄关、黄河大坝等临夏大美之景于一体,画面精致,气势恢宏,堪称全国砖雕之最。
大旮巷80号院,现已被改造成八坊民俗馆。展厅里,以古今、生活、商贸、民俗、八坊居民为主题,集中“复原”了八坊的历史演变、民俗文化和八坊人家的传统生活。其中,既有传统的家庭陈设,也有多元语境的形成;既有喝盖碗茶、吃油馃馃的待客之道,也有茶马互市、捏手指议价的商贸往来;既有卖什么吆喝什么的货郎和靠脚力谋生的脚户哥,也有长途运输的牛帮商队。我们发现,善于经商的八坊人,很早以前就做起了“房地产”生意,沿街居住的人家将房屋开辟为商铺,用于自家经营或出租他人,他们称之为“吃房钱”。这些生动的场景和精髓的注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馆里,八坊十三巷数字版——VR全景导览系统已全新上线,游客只要扫描二维码或轻点屏幕,就能总览八坊十三巷全貌。
传承一把好手艺
手工艺是民族民间文化绽放的绚丽花朵。相传古河州雕刻艺术悠久,从大禹“导河自积石”起,就有手工艺人存在。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临夏积淀下来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就有上百种。
走进手工艺馆铜壶展览室,迎面墙上陈列着满满一架铜壶,泛出陈旧的烟火色。其中,有清代的汤瓶火壶,也有现代的水罐茶壶,全是纯手工制作。临夏铜火壶在结合四川铜火壶、火锅的基础上,将艺术效果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一把铜火壶通常需要30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壶体造型呈虎爪、象肚、鹤嘴、鹿脖,灵动的构造既能使水沸腾得快,倒水时又容易控制,成为回族人家的必备物品之一。
工艺美术师杨永奇和白正兵都精于葫芦雕刻。踏进他们工作室时,杨永奇正在雕一件八宝葫芦,边用钢针点划拉刺,边涂抹油烟墨上色。在他30年的雕刻生涯里,曾在鸡蛋大小的葫芦上雕刻了一百罗汉,被山东客商高价收购后珍藏。临夏雕刻葫芦用一种特制的白钢钢针,以针代笔进行雕刻,集书法、绘画、篆刻为一体,构图精美,品位高雅,极具观赏和珍藏价值,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遗名录。在全国从事葫芦雕刻的艺人中,临夏籍艺人占到了80%以上。
在手工艺馆,我们还看到了河州泥塑、河州蛋雕等极具乡村记忆和时代色彩的工艺传承及作品,朴实的原材料在手工艺人的奇思妙想下,幻化出艺术品的精魂和神韵。
八坊街道办主任李永平说,把一批手工艺品汇集到手工艺馆,不仅把临夏的非遗作品展示出来,使工艺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还给工匠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让游客也有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打造老巷新生活
八坊十三巷,不仅是个有渊源、有故事、集中展示民俗和文化的地方,更是普通回族老百姓世代生活的居民区。
今年75岁的祁建忠,是八坊十三巷的老住户。他说,自家的院子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己和父亲都是在巷子里长大的。原来是尕房子,路没有硬化,卫生没人打扫,生活极不方便,吃的是井水,烧的是煤,晚上照明就靠点个煤油灯,烟熏火燎的。家里开着粮油铺子,直到后来生意好了才翻修了房子。他连连赞叹,改造好,真个儿好!现在环境改善了,路修了,铺子也修了,买啥都很方便,而且吃上了自来水,用的是液化气,最主要的是房子值钱了。凭着良好的家风和家规,他们一家13口人和和睦睦地生活在这里,成为巷子里闻名的和谐家庭,他们准备以后客人多了开个农家乐。
一走进马小强家,感觉就像进了花鸟鱼市场,被满院的花花草草和盆景包围了。这个今年29岁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一方面帮忙打理家族企业的地毯生意,一方面开网店买卖藏饰和古董,生意都还不错。马小强说,八坊十三巷改造后变化特别大,路呀墙呀都不一样了,他家门口以前是几户破旧的老房子,现在被改建成八坊文化广场,既是游客集散休息的服务区域,也是八坊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临夏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八坊十三巷综合保护改造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马晓璐说,八坊十三巷的打造,首先就是要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的需要,通过提升改造,挖掘文化,不断促进商贸活跃,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为他们指出一条长期持续发展的路子。
规划一巷一风格
目前,八坊十三巷已被列入临夏州市两级重点保护开发范围,是“两个共同”重点项目、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项目。在一期项目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临夏市决定对八坊进行更大范围的二期规划改造,重点进行置换保护修缮,以“文化为先、利民为本”,围绕“亲民、利民、便民”,遵循“景观进巷、商业进院”,力争做到“八坊十三巷,巷巷不一样”。
根据规划,二期改造将以九巷一河为主,打造以大旮巷和拥政路所构成的“八坊精粹”经典核心游览区;以老王寺为中心,王寺巷和石桥巷所构成的“回族商业和民族文化”核心游览区;以坝口巷为中心,辐射北巷、大南巷、小南巷的“民间艺术及民俗风情”体验核心游览区和以红水河两岸景观所构成的“生态怀旧”水岸风情核心旅游区。同时,依据巷道的自然肌理、相互的网络联系,及现有的经营业态,将九条街巷分别定位为八坊印巷、回儒文化巷、丝路回商风情巷、八坊童趣巷、红水河映像、河州溯源巷、人文生态巷、八坊味道巷和八坊创意巷,使得每一条巷子都风格迥异,让游客逛完一条巷子,还想看另一条巷子。另外,还将打造河州书院、非遗馆、博物馆、茶马司和八坊小剧院五大院落,注重游客的参与式体验,凸显临夏的厚重文化底蕴。
临夏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曹正民说,八坊十三巷二期改造将更加精细化,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让文化上墙,通过功能定位来展示不同;在运营上,让商业进院,允许居民把院子出租出去,鼓励有能力的公司参与进来;操作模式上,通过公房院落的示范、引导,带动更多群众规范化、有序化经营。他举例说,老街巷里有很多家庭妇女的厨艺很好,但是每家可能只有几个拿手菜,而且普通家庭不具备接待条件,他们的设计模式是,把公房院落改造成餐厅,向各户人家订购各种做得好的经典菜,既能给居民创收,又能让游客逛百家院、吃百家饭。总之,制定最为合理的规划对八坊十三巷进行综合保护开发,力争形成八坊十三巷网络式旅游脉络、文旅大区域格局,把人文八坊打造成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心。
八坊十三巷是临夏市打造古街古巷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展示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以古街民居保护为契机,临夏市结合街区形态及周边环境,系统安排、合理规划区域设施和建设项目,总投资1.93亿元对新西路进行了拓宽改造,投资近1亿元对红水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还实施了大夏河三十里风情线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大夏河第一大桥以下5公里河道内布置11座水力自控翻板闸坝,借地势落差形成连续的水面景观和坝顶溢流的瀑布景观。
河,因城而美丽;城,因河而生动。步行在夜晚临夏市的特色街区,市民、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流光溢彩的月亮湾风景线,妩媚多姿;华灯初上的大夏河畔,水魂灯韵,气势撼人……有河有水有街有巷的临夏市,为古老的八坊注入了新的发展潜力和源头活水,古老的八坊也必将成为临夏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和中国伊斯兰文化旅游的博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