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歌诗声,红楼情:《红楼梦》诗词艺术魅力例评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典馥  2017年05月24日09:14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它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天才创造。“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当你真正领会了这部传世巨著的内蕴精髓,真正解读了“红楼歌诗”的隐意与深味的时候,你就会愈加感佩曹雪芹的天才创造,愈加迷醉万花纷呈的“红楼世界”带给你的无边的精神享受。《红楼梦》书中100多首诗词曲赋,可以说是其小说的魂魄,若抽掉或播撒其中的众多诗词,这部文学名著就会失去它鲜活的灵魂。

先来读一读薛宝钗和林黛玉《咏白海棠》的同题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薛宝钗)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林黛玉)

薛宝钗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家闺秀,端庄,秀丽,口不臧否人物,博学而才思敏捷,是一个封建才女的形象。她的性格特质风格,从她的《咏白海棠》诗中可见一斑。全诗用语典雅,风格庄重。“珍重芳姿昼掩门”是她的自诫,也是对他人的诫告;“淡极始知花更艳”是她的自况,也是她的审美追求。她罕言寡语,藏愚守拙,以退为进正是其为人处事的原则;她平日不爱花儿粉儿的,穿着的也是半新不旧的衣服,对自己的内在与外在的美都充满着矜持和自信,这在她的作诗中都于无意中泄漏给读者。与宝钗的敦厚平和不同,黛玉敏感,多疑,善感,爱使性子。这种思想性格自然流淌在她的诗作中,或者借她的诗作表现出这种性格。“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就是黛玉“诗化”了的人生命运的折射。当然,最能体现她的诗性的,还是那首《葬花辞》:“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的人生观念在现实的社会中不可能有实现的可能,她只有借诗词来发感慨,诉衷情,寄相思,在诗歌中保持高洁的人生操守,与现实人生相抗争,以诗意化的方式升华人生理想。由此我们得到一个印象:红楼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即兴之作,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其性格、才气、心理。

因之可见,作者巧妙调用小说中的人物来自作诗词,凸现人物自身的独特性格,是《红楼梦》诗词的艺术魅力之一。

再读一读小说第三回作者直接站出来评价宝玉的两首《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一)”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执夸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其二)”

这些词出现在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之时,虽没有优美的意境,却活脱脱地画出一个“痴痴傻傻”的贵族公子形象。宝玉身居于珠围翠绕、艳婢姣童不离左右的安乐环境中,过着锦衣玉食的豪华生活,照常理说来,他应该是没有什么“愁恨”的。然而宝玉偏偏“寻愁觅恨”。由于他蔑视一切功名利禄,“不通世务”;他大骂八股文“不过饵名钓誉之阶”,而谈“仕途经济、应酬庶务”都是“混账话”。如此不入流、不随俗的少年公子,怎能承担起封建家庭的重望?所有这些行为,都被那个社会所不容;也正是此般行为,他才得到了其父贾政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正统人物”的贬斥。应该明白,“草莽”“愚顽”等贬词的评价,都是作者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是正文反做,看似嘲讽,实为褒扬,把宝玉封建叛逆者的鲜明形象,勾画得立体可感,呼之欲出。

由上可知,作者以客观视觉,借用诗词这种艺术手段来评议小说中的人物,进而凸现小说主人公形象的诗意化特征,是《红楼梦》诗词的艺术魅力之二。

《红楼梦》中还有一类诗词,对人物命运、故事情节发展等起着一种暗示的作用。即预先介绍小说的人物时,拟用诗词来隐寓小说人物的人生命运,同时也提起了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暗线。此类诗歌,在金陵十二钗副册的判词中得到了突出体现。如《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迷指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展露了贾宝玉在“薄命司”里看见的描写晴雯命运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此判词前二句: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比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彩云易散,预示她薄命早死。此诗句主要是对晴雯人品的赞赏。三四句:是说晴雯虽然地位最低贱,但从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第五句:传统道德要求女子安分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必然招来一些人的嫉恨。晴雯俊俏风流,心灵手巧,又机敏尖刻,却偏偏因为这些而惹人嫉恨,甚至招致丧命之灾。后二句:晴雯因他人诽谤而被迫致死时,年仅16岁。晴雯死后,“多情公子“宝玉写下篇幅极长的赋体诗作《芙蓉女儿诔》送给了她,用以慰藉一个16岁的生命。曹雪芹用尽心血,把晴雯这个聪明美丽的少女写得如“霁月”、似“彩云”般光彩四射,楚楚动人,正所谓“红楼梦中多金钗,光风霁月一晴雯。”同时,作者把她因难于逢时、薄命早逝的悲惨结局写得令人刺心搅肺,心酸泪落,这也生动地印证了有关晴雯的判词。

再看描写香菱命运的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是一个极不幸的人,她从小被人拐走,又被卖出去,后来被薛蟠买去给他做妾。可薛蟠娶了夏金桂,她是一个性情非常淫暴的女人,香菱在她手下受了不少虐待。香菱是菱角,生长在水塘里的,荷花也是生在水塘里的,故曰“根并荷花一茎香”。因为香菱从小就被拐走卖出去了,卖给人家做妾,而且是在大妇的淫暴下受尽屈辱和虐待,当然是“遭际堪伤”了。“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两地生孤木”,是拆字的谜语,是桂花的桂字,:一边是木,一边是两个土字,说的是薛蟠的妻子夏金桂。《红楼梦》作者在小说里用一首诗就概括了香菱的一生,如同一首诗的谜语,而且用了拆字的办法,这自然起到了一种妙不可言的作用。

以上分析可知,借用诗词来隐寓小说人物的命运与结局,是《红楼梦》诗词的艺术魅力之三。

早有诗云:“几多歌诗声,皆源红楼情。”的确,《红楼梦》作者把诗词完全当作了整个小说的魂魄、小说的境界与人物的诗意形象。诗文并出,且文丰诗茂;歌情相生,且水乳交融。难怪周汝昌先生谈及诗词在小说中的妙用时说:“过去小说里的诗词,多属附加物的性质,出自旁人或者说书者的口吻;到了《红楼梦》里,诗词,才正式成为小说内容的有机部分,用诗来帮助刻画人物性格自然是目的之一。”因此,我们若要读透《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著,就必须细细品赏体味其中的诗词作品,心入诗海,含英咀华——这,无疑是一种研读《红楼梦》的不可或缺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