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用合适的方式将肮脏带入文学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   2017年07月27日08:02

原标题:面孔 | ​ 用合适的方式将肮脏带入文学

近日,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2017年的年度美国小说奖将颁给丹尼斯·约翰逊。

对于约翰逊来说,成功姗姗来迟。早在19岁,他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之后陆续创作多部长篇小说,但成名却是40岁之后的事情了。2007年,他的长篇小说《烟树》入围同年的普利策奖短名单,未能获奖;2012年,中篇小说《火车梦》再度入围普利策奖,当年入围的三部作品都没有赢得多数票,普利策委员会宣布获奖者空缺。

开始短篇小说的创作,也是迫于无奈。80年代末,约翰逊与第二任妻子刚刚离婚,又因欠下一万美元的税款而被美国国税局追讨。顶着破产的压力,他试着把此前写的几篇故事寄给《纽约客》,这些作品出人意料地被采用。有了这份底气,约翰逊与自己的文学编辑联系,“我对他说,‘我给你写一本短篇故事集,你要做的就是帮我把国税局的税付清。’”

早年间,出生在德国慕尼黑的他曾生活在酒精与毒品中。“21岁时,我第一次因酗酒而进精神病院。”接着是嗑药,包括海洛因。“事实上,我担心自己变得清醒”——这是自认为是艺术家的人的典型想法。他们觉得假如离开了迷药和那种疯狂的生活,就写不出这么多东西,就不会有灵感。事实却并非如此,“最后我算了一下,对我而言,这只相当于一年创作不到三段文字,因为约莫十年内,我只写了两个短篇和37首诗。”

在给编辑打电话两年后,《耶稣之子》完成,这本以他自身经历为灵感的短篇集为他赢得了“作家中的作家”(writer’s writer)的声名,他被誉为威廉·布洛斯、查尔斯·布考斯基、迪伦·托马斯的精神传人。

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酒吧、公路、二手车、破房子,或者脱衣舞厅里,读者能听到枪击声、吵骂声、诅咒声、做爱的呻吟和絮语般的喋喋不休。小说中的人物是酗酒者、吸毒者、前瘾君子,或者街头上的晃荡者。丹尼斯·约翰逊下笔如针头插进血管,机敏而精准,短促而跳跃性的叙事、快速的场景切换和对特定焦点的关注使得这本书散发出与故事主人公同样的气质,他们疲惫,悲伤,无法抑制地思考,他们观察,寻求快感,又陷入混乱。

终于,这种蘸着泥泞以笔跳着绝望之舞的小说,逼着评论家祭出“肮脏现实主义”的专有名词。丹尼斯·约翰逊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将肮脏带入文学中。

后来,约翰逊由“罪恶的享乐主义者”变成“生活的公民”。戒酒成功后的他创作力惊人。作为创意写作班的老师,他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课下他也热衷于讲故事。约翰逊的经纪人Nicole Aragi回忆说,他在每一通电话里都至少会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外界的赞誉纷纷涌来,丹尼斯·约翰逊却以一种跟他文风类似的风格,与这个世界保持着距离。在被问及是否担心新出版的作品不成功时,他说:“这一点我以前倒从未想过。不过,既然现在你问了,我想说,对我的书是否会成功,我毫无兴趣。”

2007年,他的长篇小说《烟树》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当时他正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地区为下一本小说准备素材,并未出席颁奖礼,“失去了这次在众多作家面前穿燕尾服的机会。”

2017年9月2日,美国小说奖的颁奖典礼将在华盛顿会议中心举行。这一次,丹尼斯·约翰逊又将缺席,两个月前,他的去世将使这次颁奖成为美国小说颁奖史上最悲伤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