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关于文如其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姜虎成  2017年09月15日09:00

  读文,如读人。人,有时藏在文字背后千呼万唤,始难出来。钱钟书先生一直躲在书里,或文字里不出来不敢出来,大约是怕与读者见面。为什么呢?文字里的美况,是作者刻意修饰的美丽和美好(当然也包括美丽和美好的容颜和心灵)。一旦真人走到书籍和文字的前台,大有煞风景之状。老钱干脆以一句似是而非的幽默话,搪塞之。想必这句幽默话,但凡读过老钱文的人,是知道的:“假如你吃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鸡蛋是文章,老母鸡是老钱,老书呆子只好犹抱琵琶半遮面地退避三舍。

  读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的各等主角儿:那些或风流倜傥、那些或妩媚缱绻、那些或骁勇善战、那些或英姿勃发、那些或才华横溢、那些或婉婷闺秀、那些或千姿百态的文学形象、会以呼之欲出的姿态和神态呈现在眼前。读音叹为观止的同时,总想见见作者本人。以为写出的此等文章和著作的作者,大约应该与作品中的文学形象相匹配。想象文章和著作的文学形象时,时不时会联想到文章和著作的作者。

  读《红楼梦》,似乎要把曹雪芹与贾宝玉捆在一起联想。想必老曹也应该是宦家八旗子弟,也应该是腼腆多情的情种,还有黛玉娇羞忧郁的情结。再来观瞻老曹写完这本书后的生存窘境和命运窘态,大约要倒吸一口气。老曹写完这本书之中,曾不止一次向邻居乞讨粥吃,且是蓬头垢面地乞讨粥吃。如果得知老曹沦落此等天地,是不是会影响读者对该书的情绪和情结呢?类似于《红楼梦》作者这样的尴尬,其余的三大名著的作者也不例外。

  如此看来,无论是古今中外的文章和著作的作者,都会被读者臆想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作者创造的文学形象,并不等于作者如作品中的形象。但是,作者在塑造文学形象时,并不排除掺和了他们个人的经历和阅历,以及个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可以这样说。读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时,基本上是在读这个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是在读这个作者的为人和处世态度,还有命运的多维性。

  有些作者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有些作者命运多舛,坎坷艰难。有些作者相貌平常,形容猥琐;有些作者形容枯槁,身体残缺。但并不妨碍他们才华的出众,并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中外文学史上,那些大多数经典和传奇色彩的作品,恰恰出自相貌平常,或者身体残缺,以及形容枯槁的这一类作者群。他们正对应的世俗的一句老话:其貌不扬,海水不可斗量。

  还有一种现象是: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人格是分离的,还有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的分离。也就是说作者是作者,作品是作品,人物形象是人物形象,他们之间没有裙带关系,没有链接关系,各自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于作品之中和作者的为人处世和处事之中。也就是:说作者可能是个正人君子,可能是个玩世不恭的人,可能是个放荡不羁的人,可能是表里如一的人。作者的人格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人格的分离,或表里如一,在文学史上一种正常现象。

  在我个人的审美趣味判断中,我以为重要的是作者的性情能够保持原生态的写作状态,进入写作的过程中。这既是文学审美的原则,也是写作过程性的原则。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现象告诉了我们:那些能够被传颂和传承的作品,大多来自于作者的率性而为而文。他们不刻意去为权谋,恣意表达真情,抒发性灵。由此推断,具有审美性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与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统一的一个整体。因此,读文即是读人。所谓文如其人,在这里找到了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