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立言立行 为未来记录历史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 项江涛  2017年09月20日12:23

冯骥才新著《激流中》

9月19日,“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开幕式,来自海内外文学界、艺术界、文化保护等各界人士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文学界的老朋友平时都称他‘大冯’,是因为他身材高大。在此,我也想说,他的生命和事业确实是大的,是辽阔的。冯骥才是著名作家,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画家,更是一位文化遗产的执着守护者。这些年来,他奔波劳碌,既致力于深入田野的普查和抢救,又不知疲倦地向公众宣讲和呼吁。他对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强烈责任感。他身体力行的示范和推动,感染和带动着越来的越多的人,有力地促进了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

冯骥才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伤痕文学登上文坛,开拓了“文化反思小说”的道路,并竖起“津味小说”的大旗,《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挑山工》《珍珠鸟》等散文名篇入选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几代人的心灵。除小说、散文、随笔、游记外,冯骥才还著有剧本、散文诗、创作谈、评论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其创作体量巨大,洋洋数百万言。近年来所著《俗世奇人》被誉为“小小说”的典范,其中多篇已进入语文教材,仅作家出版社的版本销量就已突破200万册;他的《凌汛》《炼狱·天堂》等新作更为中国的非虚构写作立下标杆。

在文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冯骥才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成就,甚至影响更加深远、意义更加重大。他对文化的觉知、判断、思考、行动和倡引,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下最重要的文化学者之一。“文化的先觉者应该是率先的行动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冯骥才就出于作家的时代敏感与社会责任,发起对天津老城和小洋楼的抢救,这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第一次自觉的文化行动。进入本世纪,中国民间文化在社会转型期遭受重创,冯骥才更毅然放下文学和绘画两支笔,转身为民间文化上下奔走呼号。由他倡议和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历时十三年,对中华大地上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地毯式普查与盘点;由他首倡、国家四部局联合开展的中国传统村落普查,在全世界都史无前例。他还以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的身份,站在国家文化战略的高度,推动文化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遗产日的设立、《非遗法》的制定、四大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期等等,都有他的努力与贡献。

与会者认为,冯骥才的所言所行,总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文化焦点话题。无论从事文学还是文化遗产保护,他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从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角度出发,关切当下最紧迫的现实,并付诸实际,为大量遗产留下珍贵而翔实的历史记录。

借研讨会召开之机,为促进天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加强学校的人文教育,提高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师资力量和学术建设,特聘请俄罗斯学者罗季奥诺夫、科罗博娃以及法国学者布鲁诺·绍费尔-伊瓦尔为天津大学客座教授;聘请中国学者刘铁梁、苑利、李辉、王尧、周立民为天津大学兼职教授。研讨会现场,天津大学校长钟登华亲自向几位教授颁发了聘书。

此外,冯骥才非虚构新作《激流中》、演讲集《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随笔集《为文化保护立言》、观点集《冯骥才文化保护话语》、散文随笔集《竖读》等多部新书还将随着研讨会的召开出版发行。

据悉,研讨会历时两天,来自海内外50余位学者齐聚天津,共同研讨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并深入当今中国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展开对话。

本次研讨会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