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宁颖芳诗集《倒影》:仰望星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罗拱北  2017年10月17日12:45

宁颖芳诗集《倒影》分为“星空”“月光”“花语”“淡墨”“如果”五部分,一共收录了她近年来创作的121首现代诗歌。纵观这部诗集,我觉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她的诗歌意境优美。有人曾经说过,“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璀璨的明珠。”顾名思义,皇冠上的明珠,一定是纤尘不染晶莹剔透,才有可能让皇冠熠熠生辉,才可能让万流景仰,让人一望即能产生美感。而要得到这样的明珠,不经过千淘万漉决难如愿。诗歌既然被誉为“明珠”,首先要自身形式要美,也就是要具有语言美,让人读后觉得是诗歌的语言。而诗歌的语言一定是靠纯净明快来赢得读者。近年来,纯文学作品日渐式微,作为“明珠”的诗歌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就是部分人觉得诗歌创作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来得容易,以为分行就是诗歌,而根本不对诗歌的语言和内涵加以锤炼,以致“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等口水话“诗歌”喧嚣一时,让读者对当代诗歌倍觉反感、抵触甚至恶搞。读宁颖芳的诗,首先让人觉得语言明净。她惯用短句,用当代通俗语言构造诗歌意境,全书找不到一个晦涩难懂的词语。她把那些看似平常的词语精心梳理和过滤,删去枝节和繁琐,用凝练的语言去呈现一个又一个鲜明的意象,让人读后回味隽永,感觉确实是诗的语言。其次,她的诗意境优美。她注重诗歌思维的跳跃性,但是又在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精心设置关联和逻辑,所以整首诗歌看上去完美而活泼。浏览这本诗集的题目,不难发现她的诗有具象,如《五月的藤蔓》《香水》《一株桃花》《在咸阳》,也有抽象,如《空白》《乌有之乡》《像闪电一样》《如果》,但无论具象抑或抽象,读者都能从每一首诗中体会到作者的独特匠心,曲终人散,余音绕梁。

二是她的诗歌感情真挚。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曰:“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爱尔兰作家、诗人王尔德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迸发,其源泉是静静的回想的感动。”情感是诗歌的生命,要想通过极短的篇幅打动读者,必须要具有强烈的情感。宁颖芳的诗歌正是这样,充满了浓厚的主观色彩。她总能赋予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以饱满热烈的情感,即使要托物言志,也要努力找到二者的最佳结合点,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在看似平淡的句子里,自然而然地揉进自己的独特体会,从而使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如《花苞》这首诗一共只有十一句,其中后六句“生命里充满了爱的喜悦,如婴孩的嘴唇一样纯净。呢喃、微笑和哭喊,都是生动而美好的。我也忍不住停下来,看着这娇嫩的花苞,就像看着自己早春里降生的女儿”,读完这首诗,作者那种对花苞的喜悦、进而对春天的期待和热爱之情扑面而来,让读者禁不住产生一种要拥抱春天的强烈冲动。

三是她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人生哲理。宁颖芳的这部诗集,没有一首惊天动地的重大题材,从头到尾都是我们市井百姓的日常见闻或是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但是她却有一颗丰富而敏感的内心,善于从平凡之处抓取那些感人的细节,并赋予它们深刻的哲理,但是这些哲理又不同于空洞的说教,它深藏于诗人平静安宁的笔触下,需要仔细琢磨才能领会。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 如《看戏》中一段,“它有高潮、悬念、奇迹和温暖的细节,省略了岁月里的重复、多余、空洞的流水账。更重要的是戏很短暂,让你来不及绝望就画了句号!”表面上是写戏剧,我们都是谈笑风生的观众,实际上这何尝不是对每一个人一生的描绘,有多少人在虚幻、冗长和碌碌无为中耗尽了一生。再如《中年》,“一张纸写满一半,我在窗前停下来,看到一根蜡烛也刚燃到一半,摇曳的火苗,像是起伏的半生。上坡、下坡,爬山、过河,在茫茫人群里,继续追赶着日月。左手是母亲的药片,右手是女儿的土豆。”细品之下,那写了一半的纸、燃到一半的蜡烛,多么像人到中年的尴尬处境,上坡、下坡,爬山、过河,何尝不是中年之舟载浮载沉。类似写实的笔法,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宁颖芳的诗,不喧闹,不张扬,自始至终流露出一种安静和舒缓,她描写人间烟火又与人间烟火隔岸相望,因而她的诗有一种超脱名利的高远气象。她的诗,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寓意抒怀,都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给人以鼓舞和信心。如《在文字里漫步》,“一个人独行或者和相知者对饮,多么好!你看,这里其实什么也不缺:大米、青菜、苹果,还有红酒、绿茶、咖啡、药片……当我起身,关上最后一扇窗,月色还是那么干净,我又幸福地过完了一天!”无论现实多么浮躁,无论生活多么繁琐,作为一个热爱文字的人,从她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仿佛看见自己的影子。

她就是用这样深沉凝练的笔触,擦拭着生活中不断落下的尘埃,让世界变得澄澈、透亮。

(罗拱北,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在地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专业文学网站发表文章200余篇,2016年出版散文集《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