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构建大北京文学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杨 鸥  2017年10月18日09:45

由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等举办的“第二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北京文学力量”主题活动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就北京文学与中国文学发展中的诸多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指出,北京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几百年来中国文学的高峰都与北京有关系,大批作家从全国各地涌入这里,以北京为题材的小说数不胜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北京地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再次形成热点。但这些年来关于北京文化的创作表现有了变异,不再是以地域文化为特色的表达方式,它变成一个概念和一种修辞。在叶广芩的笔下,北京又一次回到了有地理感、有故乡感的书写。所有对这座城市的表达都有它的合理性,关于北京的书写必须是多样的、丰富的。

评论家白烨认为丰富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是北京文学的特点,在纯文学板块之外还有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很多板块。以《十月》杂志为主的北京文学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新、前行和时代密切联系的精神。北京的小说创作这些年保持强劲的势头,如王蒙的《这边风景》、刘庆邦的《黄泥地》、刘心武的《飘窗》、徐则臣的《耶路撒冷》、杨绛的《洗澡之后》、张悦然的《茧》等,都是力作。北京作家代际衔接比较好,从王蒙这代“30后”到“90后”七代人都在写,年轻作家成长特别快,体现在“70后”的成熟和“80后”的成长,标志着北京文学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家孟繁华表示,五年来北京的文学创作成就很大,北京作家的气象、格局比较大。比如格非的《望春风》、付秀莹的《陌上》,写乡土时有一种历史感,艺术性地塑造变革时期乡土中的人。刘庆邦的《东风嫁》发现了乡村变革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年轻作家石一枫的作品《世间已无陈金芳》《特别能战斗》等敢于直面当下中国的精神难题,做了非常了不起的探索。

评论家刘琼认为,北京有多种文化的融合,对北京的书写有新旧的变化,显示了创新与活力。宁肯的《中关村笔记》非常典型地写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在北京生活的诸多人群都是移民,关于移民的书写存在着“北京梦”,北京梦也就是中国梦,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对北京梦移民梦的书写,是新的京派文化的一种表达。生活在北京的作家除了书写北京故事,还有中国故事的北京书写,属于望乡型书写,如刘庆邦的《黑白男女》,格非的《望春风》、梁鸿的《梁庄》、付秀莹的《陌上》等。关于北京以外的中国书写也是北京文学的成就。

评论家陈晓明提出“大北京文学”的概念,他认为北京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镇,要在时代巨大变化的意义上理解北京文学,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带着不同的家乡记忆和文化背景,所以这里的文学如此丰富。另外,北京几代作家以不同的对时代的回应和风格,完成北京文学的书写。老北京的老故事和新北京的新经验构成两极,有一种内在的紧张和冲突,具有巨大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