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南派电影”诠释“时代温度” 粤产电影接连登陆全国院线广获好评

来源:南方日报 |   2017年10月19日10:31

《南哥》塑造了一位心系群众、重情顾家的扶贫干部形象。

山明水秀的岭南乡村风光也是《南哥》中的一个看点

电影《南哥》剧照

《中国推销员》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粤产电影佳作之一。

编者按

10月17日,根据广东扶贫干部郭建南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南哥》在全国上映。“这部电影把主旋律题材拍成了艺术片,很朴实也很感人,不少观众都看哭了。”一名年轻观众走出电影院时告诉记者。

有业内人士认为,《南哥》这部影片突破了主旋律电影人物形象塑造的传统模式,尝试以散文化的叙事语言,塑造一位“接地气”的“暖男”。影片用唯美的镜头展现了广东的风景美、人性美,继承和彰显了“南派电影”美学风格,为新时期“南派电影”的革新作出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随着《中国推销员》《南哥》等登陆全国院线,“南派电影”的发展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电影的第一大“票仓”的广东,如何在影视业兴旺发展的今天重现“南派电影”的辉煌?如何在凸显岭南特色的同时,更好地“走出去”,擦亮影视文化的“粤”字招牌?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多位国内影视界权威专家,为打造粤产电影精品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陶明霞 实习生 陈蔡定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聚焦

“粤味”十足的电影“散文”

电影《南哥》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广州市广重集团下属企业的一位质检主管郭建南深入阳江市阳西县程村镇荔潭村驻村扶贫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

影片从制作班底到故事内容都“粤味”十足:影片由广东企业为主体投资拍摄,总导演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在广州土生土长的郑华,共同执导的还有两位本土青年导演潘均、王俊翔;影片的总制片人兼男主角的扮演者孙洪涛毕业于暨南大学,在广州工作生活多年,对这片南粤热土充满感情。

为了贴近真实,《南哥》剧组赶赴郭建南当年生活工作过的广州、阳江等地进行全实景拍摄。镜头既展现了珠三角地区的繁华景象,又勾勒出安静祥和、民风淳朴的乡村风光。

“作为一部扶贫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南哥》的创新突破是多方面的。”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举了一个例子,“这部影片没有用人物原型的全名作为片名,而是用了郭建南在生活中的真实昵称‘南哥’,一下子拉近了人物和观众的距离。”

《南哥》制片人、主演孙洪涛解释道:“我们首先是塑造一个‘哥’的形象,每个人都盼望身边有这样一个暖心的大哥,我也不想把他完全演成一个‘英模’人物。”林岗认为,这样的定调以及片中对“暖”字的细节表达,为主旋律电影创作做出了很好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系列等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业界对于主旋律电影的研究日益深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看来,主流价值观的多元化表现方式,应是当下文艺创作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赵卫防分析称,《南哥》在叙事上凸显了散文化的风格,以情绪的流动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影片在讲述南哥扶贫工作的推进,并没有按照寻常的时间顺序去表现其建工厂的过程,而是着眼于人性最基本的情感诉求。在投资养生蚝、建教育基金、解决供水问题等篇章中,南哥始终把他人的诉求放在第一位,“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性品格就自然而然地塑造起来了。

在赵卫防看来,散文化的电影叙事方式对于情感的孕育有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主人公一些情绪化的表现往往能逐步酝酿、积累,最终会形成一种澎湃的情感力量,一下子打动观众。“这就是散文化叙事不同于剧情叙事的独特魅力。”赵卫防认为,这种叙事方式从人性入手,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

探索

回归平凡生活,塑造可信人物

除了叙事方式的创新,《南哥》对人物形象的全新塑造手法,也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人物形象是否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信,这决定着影片的成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小光认为,近年的主旋律作品在人物塑造上逐步摆脱过去追求“高大全”的手法,而更加注重生活化的呈现,人性化的回归。

比如电影《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被塑造成一位透着粗犷“江湖味”的孤胆勇士,更加贴近其卧底的身份;《战狼》里的冷锋也不是完美尖兵,相反是个桀骜不驯、屡屡冲动闯祸的“刺儿头”,却能凭着一股狠劲在绝境里突围而出。

而纵观近年上映的粤产电影,不少新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的突破可圈可点。例如今年6月上映的《中国推销员》,影片由广东企业为主体投资拍摄,以深圳华为、中兴等跨国通讯企业巨头奋勇开拓海外市场的真实故事为素材改编。影片并没有将镜头静止在中国推销员的谈判会场中,而是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跨国商战与博弈,巧妙地与硝烟滚滚的战场交织在一起。

“《中国推销员》尝试走一条好莱坞大片的路子。”影片总策划向兵评价道。与以往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常见的主人公形象不同,《中国推销员》的主角所作出的一系列选择都是基于个人意愿,“他的主观意愿是拿合同,却被动卷入了一场混战中,而他的一系列举动又在客观上阻止了一场战争。全片中主角没有喊出什么生硬的空话,他的行为却能让观众接受、信服。”向兵说。

虽然不是一部商业大片,但《南哥》在人物塑造上却也有着相似的思路:影片中所塑造的郭建南并非一脸严肃的扶贫干部,也不是能力超群的技术标兵,而是一位整天乐呵呵的普通工人。他学历不高,人到中年仍是质检主管,职称上不去是他多年的心病;他为村民脱贫劳心劳力,却遭到诬告和怀疑……

而感情戏的加重让南哥这个人物的性格塑造显得更加立体:他不仅用心工作,也操心家庭。南哥管妻子叫“班长”,凡事都尊重“班长”意见;他跟女儿相处如同朋友,在外工作不忘晚上在电话里嘘寒问暖,吹口琴哄妻女开心。

“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设定表面上看,似乎消减了主角身上与众不同的‘光环’,但从接受效果来看,回归普通人的定位、挖掘平凡生活之中的不凡之处,这样的尝试反而让观众感到更亲切可近,让人们信服进而被人物的言行所感染。”影评人罗旭说。

展望

粤产电影优良传统亟待继承发扬

2016年广东电影票房收入达66.6亿元,同比增长6.64%,是全国平均增速水平(3.73%)的1.78倍,占全国总票房收入(457.12亿元)的14.56%,连续15年蝉联全国榜首……作为全国电影市场“体量”最大的广东,在全国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票房数据依然坚挺。

在电影创作方面,粤产精品的产出率并未能与票房需求相匹配的窘境,在最近几年有了逆转的势头:广东南方领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在广州取景拍摄的影片《我的影子在奔跑》获得第十五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影片奖;由深圳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出品的系列动画电影“熊出没”连续突破单片2亿元票房;《中国推销员》《南哥》等影片品质深受好评……这一系列的成绩引发了业界对“南派电影”发展的新思考。

在过去,粤产电影曾涌现出《南海潮》《大浪淘沙》《雅马哈鱼档》《孙中山》等一批具有时代影响力的大银幕经典。“但随着影视制作的重心转向北京、上海等地,广东电影近年来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品确实不多。”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说。

“当下许多广东企业制作的电影都缺点‘粤味’。”影评人罗旭认为,广东影视想要不断推出精品,就需要继承、创新、发扬粤产电影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总监祁海则认为,并非讲述广东的人与事的电影,就能称之为“南派电影”。在祁海看来,“南派电影”是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只有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能体现广东人和岭南文化的特性,展现广东电影人创新精神的影片,才能进入“南派电影”之列。“广东人大胆进取、敢为人先的特质,也体现在影视创作中,这形成了‘南派电影’的鲜明特色。”祁海说。

祁海举了一系列“南派电影”的经典案例:如广东乡土电影《南海潮》,跳出以往农村题材的小格局,从乡村写到城市,时代跨越30多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农村题材经典之作;《大浪淘沙》在同为知识分子题材的《青春之歌》基础上,扩大了故事的地域跨度,并增加了“武戏”,也更富有青春激情;历史题材电影《孙中山》则尝试用主人公的主观角度去看待历史。

而面对当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南派电影”如何重拾辉煌?专家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祁海认为,“南派电影”要坚守广东电影人的优良传统,从主管部门到创作人员都要提升影片选题和构思的宏观策划能力。“广东电影必须包括广东制作,不能仅仅是有广东投资。”广东南方领航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学军认为,通过打造如《南哥》这样一批粤产新片有利于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的培养。

苏宏元提出,“南派电影”要扩大影响力,必须打破地域限制“走出去”。“本土化与全球化是可以做到兼容的。我认为,过于强调两者的对立与矛盾性,实际上对文化的流通是会带来障碍的。怎样才能超越地方性,以文艺创作表现共通性的创作主题,这可能是广东文化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苏宏元说。

【专访】

《南哥》总导演郑华:

“‘南派电影’应具有更广阔的思想内涵”

没有偶像明星,没有惊心动魄的剧情,也没有重金投入的特效,《南哥》这部粤产电影凭借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表演艺术家,演绎一位平凡基层干部的扶贫故事,却成为近期大屏幕上的一个亮点。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之一,《南哥》的总导演郑华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坦言,起初接拍该片时他也曾犹豫,担心“不好拍”,结果却在采风过程中被“南哥”生平的诸多鲜活细节所感动,最终决心以“101分”的劲头,全心全意地拍好这部电影。

“南哥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我”

南方日报:接拍《南哥》是基于怎样的机缘?

郑华:说实话,孙洪涛(本片制片人、主演)去年10月份找到我的时候,我本来觉得不好拍。在孙洪涛的软磨硬泡之下,我就到了荔潭村采风。

没想到,一下来,就被这个人物打动了。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一听起我们问到郭建南,她就老泪纵横地对我说:“哦,南哥,他是个好人啊,帮我们村做了好多事!脚下这条路就是他帮忙修的。”没想到这样一个平凡的人,竟然这么有人格魅力,所以我希望把他的故事拍出来,打动观众。

南方日报:您后来又是如何解决“不好拍”这一难题的?

郑华:塑造这些人物有一个难点,因为是真人真事,缺乏核心事件、重大悬念,怎么将这些零碎的事件捶打成一个故事?重点是通过一个个细节传递共同的价值观。

南哥身边的人物,其实细细品味,都有各自的“小打算”,比方说为了卖鹅蛋故意挡在路中间的哑姑。但是南哥有一股岭南人的“闯劲”与“不服输”的心态,硬生生带着乡亲们开出一条路,闯出一片天。“要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到101分。”“扶贫做不好,我的心就放不下来。”这是南哥在真实生活中说过的话,在电影中我们也表现了他的这种个性。在他的带动下,原本“精明”的村民也都变得温暖起来。

影片专门营造了萤火虫谷,不仅是呈现这个乡村的山水之美,更寓意了像“南哥”这样的扶贫干部用一点点小能量积累起来的温暖,带来的明亮前景。

南方日报:这是一部扶贫题材的电影,但片中穿插了一些看似与“扶贫”没有直接关系的情节,您是怎么考虑的?

郑华:主旋律电影不能单线叙事,这样就拍成专题片了。这个电影虽然是扶贫题材,但我们是借用题材讲人物。所以影片分了四条线去叙述:一是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线;二是精准扶贫个人致富线;三是解决留守儿童和教育问题线;四是展现扶贫干部的具体工作与家庭、事业矛盾。

整部电影以郭建南为核心,重在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由于郭建南的“暖”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脱贫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变化。像养蚝的老板原来对扶贫干部一概不见,后来不仅让村集体参股养蚝,还主动捐助助学金。诸如此类的细节,从侧面进行烘托、反衬,让“南哥”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导演不应一味追随潮流”

南方日报:您拍了很多具有岭南特色的电影,比如有着客家围院的《等郎妹》、老广风味的《风流警察亡命匪》,这次《南哥》融入了哪些岭南元素?

郑华:南方人性格相对温和,像水的性格,慢慢地流,却有把石头磨穿的力量。“南派电影”的风格也是如此,不会特别煽情,基本上是温润的、细腻的,它追求精致和谐的画面美。因此,我们很注意呈现乡间村落那种山明水秀、萤火闪烁、稻田丰收、落日余晖等美景,这些画面不仅美而且具有震撼力,既是视觉上的,也是心灵上的。

除了造型和选景,影片的配乐也都蕴含岭南风韵,力求让人百听不厌。如主题曲《无怨无悔》,前奏部分有一段岭南民谣。而演唱这首歌的歌手毕晓笛也是少有的坚守在广州的老歌手,他的嗓音有如流水,很有岭南味道。

南方日报:作为成长于广州的导演,您认为“南派电影”在创作中应如何实现突破?

郑华:广东可挖掘的题材很多,但现在“南派电影”创作力量较为薄弱、青黄不接,应该多吸纳年轻人参与,让年轻团队在创作实践中成长。《南哥》是我和两位青年导演王俊翔和潘钧一起创作的,我们在创作中互相碰撞,产生了很多火花,所以电影里也融入了很多年轻人的想法。

目前“90后”是观影的主流人群之一,许多观众喜欢大制作、大IP电影,追求天马行空的故事和炫目的画面。但如果一味投其所好,没有一定的价值观引导,仅仅靠无厘头搞笑或者视觉冲击来吸引眼球,这样的电影我不太推崇。我认为在新时期,“南派电影”除了“岭南特色”,还应具有更广阔和更高尚的思想内涵,以积极向上的内容,对人们的意识进行引导,弘扬正能量。作为导演,我们不要一味追随潮流,要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以专业精神去创作,进行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索,勇于通过突破常规的叙事模式,让主旋律电影也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