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现实主义的“江湖”——兼谈现实主义题材创作

来源:文艺报 | 陈楫宝  2017年12月08日09:15

作家马原出了一本新书《黄棠一家》。他的好友余华就马原及马原的新书做了一番点评,其中一句话就直接把我震了:这是一个老江湖写出来的书!

何为江湖?何为老江湖?是金庸笔下刀光剑影虚构的武侠江湖,还是时下流行的玄幻或科幻的未来江湖?都不是!是当下的现实,是光怪陆离的眼前,一个先锋作家对现实主义的回归。

《黄棠一家》被称为马原自回归以来转型力度最大的一部小说。黄棠,某大型公司总经理;其夫人洪锦江是新任开发新区主任;长女是摩纳哥籍富商,嫁给了斐济籍的医学专家;次女是拥有EMBA身份的大型节目策划人,嫁给了法国归侨身份的电影导演;独子是美国籍的在读高中生,他的女朋友是个有钱的神秘女孩;黄棠的母亲是一位退了休的评剧演员。书中涉及“碰瓷”、食品安全、人体器官交易、假离婚大潮等社会问题,先锋的马原此刻以现实主义的姿态站在生活现场,耐心地为我们勾勒了“黄棠一家”这个新贵家庭的真实生活状态,表达出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度关注。

这与我这些年坚持进行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不谋而合。陈晓明说马原“小说要从天上回到地下”。一场大病把马原从天马行空拉回到现实,使得他开始在意和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我写了一辈子很虚无、很遥远的方向,能不能把自己搬回到当下来。于是我就尝试着把我这些年,就是具体而微的生活里面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写一写。”马原说,《黄棠一家》是一部写实小说,里面的人和事就发生在当下、正在生活的这个世界。

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现实世界?这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源源不断生产并储藏着大量矿产的题材深渊,泥沙俱下,优质矿和劣质矿并存。中国当下的现实远超现有的想象和几乎所有的经验逻辑。现实中的任一题材都精彩纷呈,生活远比小说精彩。在社会转型期和高速发展的中国,魔幻充盈着现实,匪夷所思、荒诞无稽的人和事俯拾皆是,真相、虚假、亢奋、高傲、贪婪、卑微、孤独、绝望、心灵异化,突如其来的狂欢,与生俱来的悲凉,无法言说的哀伤,迷茫与虚无。现实在浑浊和清澈之间游离,新生的层出不穷,刺激无处不在。

对现实保持关注应该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和能力。现实也给我们作家创造了大量的无法放弃的题材。比如我,写的不是“故”事,而是层出不穷的“新”事。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对赌》写的是风投融资领域,却是最激荡的现实和当下。《对赌》创作时,风险投资这种新鲜事物进入中国才十来年,但造成巨大的全民震撼:创业融资,上市套现,一夜暴富,昨天还是一个讨生活的普通人,转眼间开着特斯拉,住着别墅,频繁出席于“海天盛筵”的豪华派对……关键这并非个案,并非凤毛麟角,而是具有普遍性,这种发迹的创富故事从神坛上回到人间,真实案例就在你我身边高频次上演。如果你有幸参与创业,你会在某一天的饭局上,十个人至少有七个声称是做投资的,他们不约而同地追问你的项目,追问你是否要融资,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好项目,另外一个正在募集成立基金,还有一个在酝酿着创业融资……物质和货币的浓厚气息直接刺激着荷尔蒙,就像高度烈酒,暴烈而赤裸。那时我正在创业,公司融资,身陷创业圈和投资圈漩涡局,实际上,在中国玩风投融资,“无论你是白子还是黑子,你都已经站在了天堂和地狱的入口”,丝丝入骨,痛感和快感并存,真切。稍微有着文学触感的人,都会涌起创作的冲动。

年轻时迷恋魔幻现实主义,迷恋现代派,迷恋法国小说,不好好讲故事,实际上,迷恋别人的收割机,不如打磨好自家的镰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土地上最好的文学风景,是中国式的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学的根。拥抱生活,反映现实。真正的力作,应该是反映社会矛盾的。

不少作家忧虑创作题材问题,发愁写什么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适合写作的题材无所不有。当然,我们在创作现实题材的小说作品时,会遇到很多创作困境。

现实题材究竟能写到什么样的程度?这简直就是天问,也正如此,现实中诸多桎梏是导致不少作家对现实无视或者说避走他路的主要原因。

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是否具有持续的文学生命力?本质而言,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是考验作家笔力和思想力的问题。一部好的作品,不能停留在浅层次地摹写,而是深入到生活里面的透析。只有对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经历过、深入过,对生活了解透彻的人才能写出有价值的内容。

即便如此,生活节奏太快,变化日新月异,现实题材的写作,“新”的故事是否赶不上时代的节奏?因为许多新生的和前沿的事情,也许很快就被生活抛弃而变旧了。并且,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一切都在破坏和重建中,尚未建构一个稳定的形式感和规范感,总是在飘逸和转动中,新旧更替太快。但是,大胆地进行小说创作吧,小说可以试图解决上述困境。小说本质与事情的新旧无关,跟你发现的新旧有关;小说最终靠的还是伟大的发现和想象力。

如果机械地照搬生活,刻板地描摹日常,鸡毛蒜皮,家长里短,是没有多少审美情趣、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其间,作家的虚构能力就开始着力,基于现实逻辑之上的想象力,大胆讲故事、描述细节,以讲究的叙述和语言建构一个完整、牢固、可靠的文学世界。这样的文学世界,恰恰是读者感受不疏离、乐于阅读、欣赏,甚至获得精神愉悦的世界,在强代入感的现实里看到希望和温暖,看似日常却直抵内心。

余华说,解放前有句老话:十年修成一个举人,十年修不成一个江湖。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举人也需要江湖。我乐意用自己的手笔,写透身边的商业“江湖”,成为一面镜子,或描绘当下的历史,能给后人些许镜鉴,足矣。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高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