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座红色的丰碑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席珍  2018年02月07日13:49

碑字犹在西路军,翻书读罢泪沾襟。

由李文信同志编著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建设典述》一书,双手捧览,让人起敬之心,不禁油然而生,它岂止是有一种沉甸甸的份量,它是有着一首咏诵华章而又静朴的诗,赋予了一种的生命的质感。红色的封面镶嵌着巍峨的祁连山,在雪海重波的千里云际中,插着一面浮雕的军旗,在旗帜的衬映下由九人组成的冲锋阵势,是代表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两万一千八百个将士的宿影。它不仅仅是一幅巧手天工的平面设计,它更是一首如诉如泣的壮歌,更是矗立在时空中的一座丰碑。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面对纪石功名,朔吹思入迥戍,层峦唤出高节;何以云日隐层阁,仰望千寻起。正因建立不世之功,必有朝花夕拾之举。纵览巨著《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建设典述》之纲目,主要有“建议文件”“建馆综述”“史料选载”“理论研究”“调研访谈”等,可谓品类之盛,这里扼腕暂舍其精华内容,亦不赘述书中记录西路军悲壮的征战历程,其辉煌战绩,犹如石磐难移,自有彪炳于军史。这里重点从书的目录索引中,就能从中窥探和发现到,在筹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的过程,其前前后后所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而事实上,的确发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纪念馆的建立,毋庸置疑的是,从付诸于行动上来讲,这是得力于各级政府、部队,相关在职领导,离退休老干部和方方面面的社会组织机构大力支持的结果,但还要在这里重点叙述的是,透过这本书的一些记录,自始自终,从中能够看到了为建立这座纪念馆,由倡议到落成,其过程有一个身影奔走于中间环节,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正是本文所述为何久久不能平静之所在。李文信同志,此时的他,虽然委以公身,但有着自己专属的工作,从筹划建馆工作开始之日,更多的是利用了七年的业余时间来完成,而且退休后仍然不忘收集整理文稿,并亲自撰写和校勘,一直到付梓出版。从书目中看,有八十三份向有关部门的倡议书、建议书、报告和与有关单位往来的信函等,其事涉及面之广,单位之多,且内容之复杂,程序之繁多,尤其是向有关单位募捐资金之繁琐,其力不可用“劳苦”二字所能比拟,如果要用“身心疲惫”而喻之亦不为过,况未曾有过丝毫的知难而返,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这些对于置身于外者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或许有人问,他与他一起的“行者”们,何以蜂劳而不辍,何以雁荡而无舍呢?这正是答案之所在!

若相遇,可相问,于何处,何者为?李文信同志所作所为,概之有三:一者,他曾军旅生涯在凉州,昔日的戎衣由汗水浸入了身躯,其入血入骨入髓之情,恐欲解又之不肯相脱。然虽“解甲归田”经年,依然可谓一日为伍,终身为兵,何况是时轮曾滑过了二十四个春秋。魂牵梦绕的红星,一度照在心头,以为情怀。值此之际,辗转反侧,思忖着如何将此事参与其中,引以为幸甚至哉。二者,凡有大境界者,往往是把干好本职工作的过程,视为自我修行和悟道的过程。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不利己而不为。苦与乐,将其接纳消化于无形;得与失,将之置于自然与平静之中。正如就像他在后记中所言:“为完成西路军老战士、老将军的深切嘱托,伴着神圣的义务和责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再者,如果按照世俗所言的“小富即安”的话,他没有追逐物质之享,作为一个厅级官员,怎奈也到不了衣食不周吧!料以其敦颐朴实之心,其志也远,其情也深。寄于前辈创业非易之想,翘望后来者当自强之盼。既便是“老骥伏枥”,亦是“尚思为国戍轮台”,让一座红色的丰碑,寄托后来者,不忘初心,风物长宜放眼量,风知劲草明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