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冯骥才倾情构建着灵魂的巢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楠舟是笔名  2018年03月01日11:42

2018年2月,笔者阅读了中国当代散文集《灵魂的巢:冯骥才散文》,冯骥才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4年1月,全书共分时光等六编。深深感到冯先生构建灵魂巢的三部曲。

一. 周庄初识灵魂的巢

冯骥才先生说,知识界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大众认识这些文化的价值,特别是精神上的价值。

作者在第三编"灵魂的巢",第四编"挽住我的老城"之中,选录了有关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底蕴的散文。

"为周庄卖画"一文,真切表达了作者挽救灵魂的巢,挽住我的老城的纯真之美。

1991年冬天,冯骥才首次走进周庄一老宅,即江南巨贾沈万山的故居。那时候,周庄尚未开发,却有了一点点文化的觉醒。周庄刚刚度过九百年的生日,村民们还在村口立了一块纪念碑呢。

迷楼。当年这里是个茶馆。柳亚子的南社诸友常聚在这里活动,被人误以为这些才子们叫茶馆主人的一个美丽又娇好的女儿迷住了,还闹出一些笑话来。我说:“看来周庄无处无故事。”这话本该引来文物员更得意的表情,谁料他面露一丝忧愁,还叹了口气。我问他是何原因。这原因出乎我的意料!原来迷楼的主人想拆掉房子,用卖木料的钱去盖一座新房。这是此时周庄流行起来的改善生活的一种做法。很多老房子就这么拆掉了。我一怔,马上问道:“这座小楼的木料能卖多少钱?”文物员说:“三万吧。”我便说:“我来出这笔钱吧。现在正有两位台湾人在上海的画展上想买我的画。我不肯卖,但为了这座小楼我愿意卖。一会儿回上海马上就把画卖掉。咱把这迷楼留住。”吴芝麟笑道:“大冯也被这迷楼迷住了。”我也说着笑话:“茶馆老板的女儿至少也得一百岁了吧。”然后认真地对芝麟说,“这房子买下来就交给你们报社吧。今后再有文人来游周庄,便请他们在楼里歇歇腿,饮点茶,吟诗作画,多好。你们就拿这些诗画布置这小楼。”文人的想法总是理想主义的。朋友们说我这个想法极妙。当日返回上海,联系那两位台湾人,把两幅心爱的小画《落日故人情》和《遍地苏堤》卖掉,得款三万五千元,马上与周庄那位文物员联系。没想到事情不顺,过了几天才有回信。原来房主听说有人想买这座迷楼,猜到此楼不是寻常之物,马上把价钱提高到十万以上。我一听便急了,还要再卖画,吴、肖二友对我说:“这房子买不成了。等你出到十万,他会再涨价。不过你也别急,你不是怕这房子拆掉吗?这一买,一不卖,反而不会拆了。”此话有理。如此迷楼还立在周庄。我写此文,不是说我曾经为周庄做过什么努力——我并没为周庄花一分钱的力气,倒是在周庄遇到的事令当时的我惊讶地看到,在经济生活的转型中,我们的精神家园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无声地松垮了。

一个看不见的时代性的文化危机深深的触动并击醒了我。使我的关注点移到这非同寻常的事情上来。由此,才有了三个月后,我在宁波为了保护贺秘监祠的第一次真正的卖画捐款。

作者的文化保护是从周庄为起点的。从周庄思考,从周庄行动。

这就是冯骥才倾情构建灵魂的巢之始吧?

二. 家庭遗产和城市遗产

巴黎,作者和建筑历史学家罗叶关于城市文化问题的交谈,被安排在他的家中。待到了罗叶家,才知道这是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主人得意说,这些老式家具是家庭的遗产。

作者的"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一文中说,有一种说法:到美国去看新的,到欧洲去看老的;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在美国想未来的事,在欧洲想历史的事。如果世上的任何道理,都是在讲事物的一个侧面,我看上边的说法没错。欧洲的名城全都浓浓而优美地充满着历史感,尤其是雅典、罗马与巴黎。

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文物是指名胜古迹。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更多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之所在。就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但要保护起来并非易事。

巴黎人为自己生活其中的文化而骄傲。我遇到一位城市保护专家,一句话把我的思考引向深入:“城市的精神重于它的使用。”

这也是冯骥才先生倾情构建灵魂的巢之思吧?

三. 民间审美漫步

作者犮问?那些出自田野的、花花绿绿的木版画,歪头歪脑、粗拉拉的泥玩具,连喊带叫、土尘蓬蓬的乡间土戏,还有那种一连三天人山人海的庙会,到底美不美?

生命之美是民间审美的第一要素。民间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包括审美语言、审美方式与审美习惯。民间审美又是一种民间情感。懂得了民间的审美就可以感受到民间的情感,心怀着民间的情感就一定能悟解到民间的审美。民间审美的重要特点是地域化,也就是审美语言的方言化。

这是冯骥才先生倾情构建灵魂的巢之美学思考吧?

笔者深深体味着冯骥才先生倾情构建灵魂的巢之思之行,阅读中,一步步走近这位时时令人感动作家的文化情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