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心怀人民 情系新疆 ——读王蒙写伊犁的散文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振凯  2018年04月24日15:46

王蒙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有煌煌45卷《王蒙文集》问世。他在散文创作领域也卓有建树,邵荃麟称他“很会写散文”。从12岁创作的散文《春天的心》开始,他发表了大量的散文作品,有散文集《橘黄色的梦》、《访苏心潮》、《王蒙新疆小说散文选》、《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我的喝酒》、《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等多种出版。1979年,王蒙从新疆回到北京后,有不少写新疆的散文作品问世,后大多收集在《王蒙新疆小说散文选》一书中,如《萨拉姆,新疆》、《伊犁风情·前记》、《故乡行——重访巴彦岱》、《在伊犁·后记》、《伊犁,我没有离开你》、《奶茶》、《满面春风的克里木·霍加》、《哭老铁》、《又见伊犁》、《永远的美丽》、《新疆的歌》(两章)、《四月泥泞》、《我们“大队”的同事们》、《在公路上》等。这些散文都是写新疆的,写新疆的土地,写新疆的人,写新疆的事,多为忆旧,重在抒情,是作者的心灵信史,十分好读。应该说,这些作品,在王蒙的整个散文创作中是有很重的分量的。

《萨拉姆,新疆》就是一篇绝好的散文。它写于1980年,即王蒙回到北京的第二年。从1963年到1979年,从29岁到45岁,王蒙在他的第二故乡新疆度过了十六年,这也是他生命的最好时光,王蒙认为“在新疆的这十六年,就充满了欢乐、光明、幸福而又新鲜有趣的体验”。自然,他刚到巴彦岱的时候也有过短暂的孤独,“陪伴我的只有自己那个小小的行李卷和梁上做巢的新婚的一对燕子”。

远离新疆,情系新疆,《萨拉姆,新疆》这篇千字短文,从头到尾是真情的吐露,真切感人,使读者从中领悟一些做人的道理。

《故乡行——重访巴彦岱》是1982年1月王蒙为《伊犁河》杂志写的一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伊犁的深情眷恋。王蒙是1965年4月来到伊犁的,1973年中秋节后他把家从伊犁迁回乌鲁木齐。他在伊犁度过了七个春秋,可以说,伊犁是王蒙心中一个永远的情结。离开伊犁后二十多年来,他几乎每隔三四年就要回“第二故乡”访问一次。

王蒙永远忘不了他在巴彦岱二大队时的房东阿不都热合曼老爹和赫里其汗老妈,还有支部书记阿西木·玉素甫,“巴彦岱的一切,永远装在我的心里”。在那些日子里,他和巴彦岱的父老乡亲们同呼吸,共患难,他忘不了他(她)们的情意,万分感喟:“心连心、心换心啊!此心此意,夫复何求?”虽然王蒙曾经是巴彦岱二大队副大队长,但他所以来到这里的本来“身份”,巴彦岱人是一清二楚的。就是在那“浩劫”的年代里,巴彦岱人对他也是爱护的、理解的、公正的,这真是一种良知、理性指使下的公道,难能可贵。许多人对王蒙几乎是精通维吾尔语的事实感到十分惊讶,想必与他们之间的那种融洽的氛围是分不开的,他和维吾尔同胞之间是相知的。

惜别巴彦岱,王蒙写下了动情而美丽的文字,字里行间充满了血泪:“我将带着长逝者的坟墓上的青草的气息,杨树林的挺拔的身影与多情的絮语,汽车喇叭、马脖子上的铜铃、拖拉机发动机的混合音响,带着对维吾尔老者的银须、姑娘的耳环、葡萄架下的红毡与剖开的西瓜的鲜丽的美好的记忆,带着相逢时候的欣喜与慨叹交织的泪花、分手时的真诚的祝愿与‘下次再来’的保证,带着巴彦岱的盛情、慰勉和告诫,带着这知我爱我的巴彦岱的一切影形声息、这巴彦岱的心离去,不论走到天涯海角……”这真真切切的故乡情,一片冰心,日月可鉴。

《伊犁,我没有离开你》是王蒙给《伊犁游记》写的“代序”。文章不逾千字,但表达了作者对伊犁的深厚感情。开篇第一句就说“人们说伊犁很远,伊犁是边城,我却觉得伊犁很近”,接下来又说“伊犁,你永远在我身边,永远在我心里,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他反复呼唤伊犁,一提起伊犁,心里就热乎乎的。人们不禁要问:伊犁之于王蒙,二者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在文章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做出了明白无误的回答:“伊犁是什么呢?它是一个州,一个小城,一种生活情趣,一段激动的历史和险要的位置。它又是一种幸福,一种满足,一种永远令人骄傲的家乡的美丽。”王蒙在伊犁的那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在生命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伊犁给了他温暖、理解、呵护,还有考验,使他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混沌状态中能够做出清醒的选择,因为他视伊犁为自己可爱的家乡。

生活是源泉,人民是母亲,这是文学创作的一条不可移易的规律。作家王蒙写伊犁的这些散文作品正是践行这条规律的极好例证。这绝非一种做给人看的姿态,而是一种自始至终真心实意的创作过程。在这些作品里,作者完全是平民视角。他写伊犁,为的是表达对人民母亲的感念,表达对美丽故乡的感念,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王蒙散文的语言既平易,又灵动,充满了激情,字里行间透露出智慧、灵性,对生活场景的描摹尤为动人,这与作家的平民生活体验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