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陕西三位青年作家走进高校漫谈陕西文学

来源:西安晚报 | 张静  2018年05月25日16:19

22日晚,陕西省三位青年作家马慧聪、马召平、宁颖芳应邀走进西安交通大学,进行了题为“诗歌三人行:民族文化自信与陕西文学传统漫谈”的座谈。此次活动开启了“N位青年作家漫谈”新模式。

围绕“文化自信、陕西文学传统”这个主题,马慧聪首先谈到文化自信,他说美好生活是大家向往的,个人成长的任何阶段,物质和精神都是缺一不可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显得更加重要。马召平表示,即使是将来搞科研、搞学术,如果爱上艺术、爱上文学,对一个人事业的发展、人格的修养都大有益处,因为文化就渗透在我们中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汲取并传承下去。宁颖芳认为,唐诗宋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她了解的很多国外大诗人,如博尔赫斯、庞德、帕斯、聂鲁达等都非常向往中国,因为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特别对中国的古诗词非常喜爱,他们笔下的作品大多都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那么作为中国人,作为热爱文学的青年一代,更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在谈到陕西文学传统时,他们三人一致认为,陕西作家历来善于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进行创作,大多以乡土题材为背景,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红柯等多位陕西作家积极投身文学创作现场,先后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仅茅盾文学奖陕西就有三人获得。他们之所以取得非凡的成就,一方面是时代造就的,另一方面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陕西历史厚重,文化资源丰富,在这块皇天后土上生活,很多陕西作家俯身泥土,不畏艰难,拼着命一样的创作,非常值得钦佩。近几年,一批“80后”“90后”陕西作家纷纷涌现,他们学历高、阅读量大、涉猎面广、思想敏锐、乐于创造,为陕西文学带来新的气象,增添了新的力量。总体来说,陕西的作家属于严肃写作,是尊重内心的写作,也正符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写作方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写作过程中,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达到了文学创作的理想境界。

在谈论诗歌时,三位嘉宾妙语连珠,各抒己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我们除了苟且的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在我们工作学习中,诗歌起到抚慰人心的作用,是精神的需求。而对生活敏感度的把握,对一个诗人创作的影响很大。我们常常疲于各种生活压力,很多人都觉得日子平淡,毫无诗意可言。在各种流派、手法出现的时候,一位诗人应该保持自觉、清醒状态,不偏执、不赶潮流,坚决把生活放第一位,把创作放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