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马瑞芳:宽厚幽默大师兄李希凡

来源:齐鲁晚报 | 马瑞芳  2018年11月15日07:50

毛泽东赞赏过的“小人物”

2010年北京电视台编导打电话,邀我参加新版《红楼梦》电视剧全国首映式。我回答:已给你台做数集《红楼梦》节目,跟李少红导演做过对话节目,首映就不去了。

编导说:难道跟李希凡、冯其庸、张庆善做谈话节目也谢绝?

我一听,跟李希凡大师兄同台,求之不得,哪敢不去?何况还有冯先生!两位先生德高望重,多年对我提携有加。庆善是中国红学会现任会长,对我亦多有帮助。

北京电视台安排李希凡携“林黛玉”、我跟“贾宝玉”走红毯。接着拍谈话节目专家出场,八十四岁高龄的李希凡刚迈出台口就摔了一跤,脸上青了一块,敷冰袋后上场侃侃而谈。新版《红楼梦》电视剧虽受观众诟病,但在冯、李二位红学泰斗眼中,因忠于原著,可施以援手。

我叫李希凡“大师兄”,其实我读中学时他是我的心中偶像。

1960年我考大学,三哥苦口婆心劝阻我考中文系,认为没前途。但我自幼喜欢文学,立志考山东大学中文系,因为那里有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还出了毛主席命名的“小人物”。“小人物”李希凡、蓝翎《红楼梦》研究开创了用唯物史观研究古代文学的先河。

“我希望你搞‘教授文学’”

1980年首届蒲松龄研讨会,我第一次见李希凡、蓝翎。我参会带去一篇散文,拟题《万花筒中看老九》,请他们指教。李希凡在饭桌上坦率谈话:

“你写成仿吾校长对学生严格要求,有什么必要涉及他和鲁迅先生不和的事?成老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宾说鲁迅搞宗派主义,这样说不对,你替成老辩护,会引起争论。写散文何必对没深入研究的事乱发议论?这样做是问题弄不清,稿子在报刊通不过。你文笔很好,但字句过于尖刻,不要在无济于事的句子上惹人不满。”

我刚起步写散文,如何把握文章分寸没准星,听这番话,茅塞顿开。

他又说:“你写冯(沅君)先生似乎小气,实际她必要时很大方。我给你补充个细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姐夫上了国民党黑名单,组织上送他去解放区。我正在旁听冯先生的课,姐夫走了,我和姐姐生活困难。冯先生和陆先生送来二十块大洋说:帮点儿小小的忙。那可绝对不是小忙!还有,童书业老师这段,你写他不修边幅,我不大喜欢。蓝翎也看了,跟我一样看法。”

李希凡的姐夫是历史学家赵纪彬。李希凡二十岁前一边帮他查资料、抄文章,一边旁听陆侃如、冯沅君等老师的课。1954年李希凡、蓝翎批评俞平伯的《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在北京报刊碰壁,投稿《文史哲》,经华岗、杨向奎、陆侃如、冯沅君等编委讨论后发表。不久,这篇文章引起毛主席重视。

我写篇四千字散文,给当代大批评家劈头盖脸找出这么多毛病!有点儿脸上挂不住,犹疑地问:“您觉得我还可以写点儿什么吗?”

“可以。你文思敏捷,可以继续写。但要注意:一是不要用杂文手法写散文,要尽量用形象东西反映事物,不要急于把你的看法塞给读者;二是,你文笔虽好,切记不可以文害意;还有,文章题目得改。你写知识分子奉献精神的严肃主题,题目不要这样开玩笑。”他接着说起我提供大会的论文,“你的词还不少,但以后要尽量写得朴实,当然朴实并非不要艺术性。”

李希凡回到北京,马上把我的《鬼狐史与青云路》发表在《人民日报》刊物《战地》(次年更名《大地》)上,亲自加编者按。经过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散文,修改后以《名士风采录》为题,隔一期发出。童书业教授那段,我坚持保留,得到容忍。

李希凡寄样刊时附信:“我希望你搞‘教授文学’,因为生活就在你脚下。”

李希凡虽提携后学,但对文章要求严格。我寄他又一“教授散文”,受到毫不客气的批评:“此篇似不佳,大学长只好退稿,不佳处在于太零散,虽然散文可写几个镜头,但也还要写出主要东西。写人几笔给人留下较深印象。此篇闲笔太多。好在人就在你身边,观察观察,重写!”不久,我写留学生的散文得李希凡青目,认为我写校园文学在学生写老师之外多个新领域:老师写特殊学生。接着,袁鹰主编的散文丛刊来约稿。冯牧主编的刊物发我写吴富恒校长的报告文学。

人生路很长,关键处只几步。李希凡在我三十几岁初涉校园文学,写什么、如何写满头雾水的关键时刻,高明点拨,有力提携。我至今牢记他信中两段话:

“一个作家最怕让别人对自己的作品只说好不说坏。”

“大师兄一辈子没得过文学奖,还不是照样拿笔?”

后来李希凡两次参加我的作品研讨会:1999年“新儒林长篇系列第三部《感受四季》研讨会”;2013年“《红楼梦风情谭》《金瓶梅风情谭》出版研讨会”。《李希凡文集》收进两篇分别评我的散文和小说的文章。

1993年我的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问世,虽受读者欢迎,得到吴富恒、陈荒煤、赵俪生三位八十高龄、不同领域权威首肯,学校里却有人“对号入座”。李希凡写文章有理有力做“典型论”普及,说:“像鲁迅说的:作家的艺术概括,即使不用某一个整个,但一肢一节总不免和某一个相似。人的生活和心灵也还有规律性的现象,一部大书写了那么纷繁复杂的生活,必然要有所概括,这应当得到谅解,而不要以为是对自己的触犯。”大学长发话,飞短流长很快销声匿迹。

有傲骨而无傲气,平等善意对待晚辈后学,严要求,真爱护,指点迷津,助力起跑。李希凡有这样的大胸怀、大气度,源于他自己有大学问、真学问、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