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宝黛钗云们的青春 ——从《红楼梦》第七十回说起

来源:红楼梦学刊 | 袁春波  2018年12月12日07:55

有人说,《红楼梦》写一个大家族的由盛转衰,可盛衰只是故事的背景;有人说,《红楼梦》写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可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其实,《红楼梦》也可以理解为一首青春之歌,它写一个男孩拒绝成长的故事,写宝玉及黛玉、宝钗、湘云那些女孩们无比宝贵的青春。而且,他们的青春之歌会常常唤起读者对青春往事的记忆。

读《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时,凝望着走来走去的宝黛钗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人物都是主角,每一段青春都熠熠生辉。青春,才是《红楼梦》的主角;其他,只是背景,只是局部,只是线索。

本回书在宝玉“因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连连接接,闲愁胡恨,一重不了一重添,弄得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症”(《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第1版:786页。下文凡引《红楼梦》文字均自此版本)的情形下开始。十几岁的孩子,在熟悉的人群里出现了这种种情事,是怎样的心情;十几岁的孩子,心灰意冷已经少有,自杀殒落何等悲凉,这会让人想到青春易逝的无奈、生命无常的忧伤。在这里,青春的哀伤四处弥漫,重重地压在宝玉的心上。宝黛钗云们,将如何走过他们的青春呢?

一、皮闹:他们的青春真任性

人生是悲欣交集。多苦,生活都得继续,人总不能哭泣着度过一生。曹雪芹先生笔锋一转,大家要逗宝玉玩笑。于是,晴雯、麝月、芳官(那个被称作雄奴的)等人的皮闹开始了。两个大的欺负一个小的,怎么成?宝玉加入了战斗的行列,与芳官结盟。由他们滚在一处的文字,可以想见当时肆无忌惮的情形。

《红楼梦》里这样写皮闹的好多场景,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墨雨遂掇起一根门闩,扫红锄药手中都是马鞭子,蜂拥而上。贾瑞急的拦一回这个,劝一回那个,谁听他的话,肆行大乱。众顽童也有趁势帮着打太平拳的,也有胆小藏过一边的,也有直立在桌上,拍着手儿乱笑,喝着声儿叫打的,登时鼎沸起来。”(103-104页)鸡飞狗跳,沸反盈天。第三十回这样写宝玉踢错了袭人,惶惶不安:宝玉听说,果然持灯向地下一照,只见一口鲜血在地。宝玉慌了,只说:“了不得了!”袭人见了,也就心冷了半截。(326页)第三十一回晴雯撕扇之后,笑倚床上,说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罢。”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332页)那时的宝玉晴雯,哪里去想什么“半丝半缕,物力维艰”。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留下了多少青春欢笑……

读到这些,你可能会忍不住笑笑,自言自语,青春,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不计后果。也许,你会想,那时候我也这样嘻闹过。只是,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青春,那样轻松随意,自由任性,可惜,它一刻不停地慢慢走远。

二、诗词:他们的青春很高雅

更热闹的事情来了,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林黛玉等人要重建桃花社了。林黛玉先有一首《桃花行》:“……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788页)桃花是关联着人的文学记忆的,要令人想起《诗经》里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想起青春儿女的容颜;想起“去年今岁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可爱,随之生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怅惘。尤其不能忘的是第六十六回尤三姐自刎时那句“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桃花的绽放是生命的绽放,桃花的憔悴凋零不正是青春生命的凋零殒落吗?也许宝玉正是念及此节,读着诗,痴痴呆呆滚下泪来。林黛玉满怀兴致地抒写易于憔悴、易于凋零的青春,她是在悼念还是自伤?宝玉的眼泪,是同情还是哀怜?梅艳芳唱的一句叫“哀伤统统带走,任风里是谁”,在这里,是不是可以换一种说法——“青春统统带走”呢?“韶华到眼轻消遣,过后思量总可怜”,说的也就是这个理。

时值暮春,桃花是过去了,桃花诗也不是人人能写好的。柳花飘舞,史湘云偶成一小令,调寄《柳絮词》:“岂是绣绒才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791页)以下黛玉的《唐多令》,宝琴的《西江月》,宝钗的《临江仙》,无非青春闲愁,但各有各的个性。宝钗的词好气力,“……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793页),多有正能量。

这一节,一来说说活动,他们相当于来一个诗歌创作大赛,诗歌是属于青春的,能写诗,再老的人,心里也有青春在。二来说说闲愁,小孩子,动不动这样愁那样愁的,世上哪有这么多愁。对不起,闲愁也属于青春。天空,小孩子的心事,都叫人捉摸不定。成人有批评的权利,孩子有闲愁的自由。三来说说作诗时各人的表现,宝玉自己作不出,却能帮探春的续出来,多可爱。

小说中多处写到宝黛钗云们写诗填词,第十七、十八回的试才题对额;第三十七回的偶结海棠社,夜拟菊花题;第三十八回中的螃蟹咏和菊花诗;第四十八回更有香菱“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在诗词里,他们度过了许多快乐美好的时光,诗词也点亮了他们的青春,给他们的青春贴上了“高贵”“高雅”的标签。

三、功课:他们的青春也无奈

好事多磨,正商量着改“海棠社”为“桃花社”的事,遇上探春的生日,于是改期至初五。又不巧,贾政书信到了,六七月回京。

长时间外出的爸爸将要回来,众人“喜之不尽”。宝玉呢,家庭作业尚未完成,自己亲检一遍,实在搪塞不去,决定好好补补。儿子应对父亲归来,心里想的是如何“搪塞”,这是做父亲的第一重尴尬。这时候,母亲疼儿子了,“临阵磨枪也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790页)生怕赶出病来。祖母呢,也说怕急出病来。探春、宝钗挺身而出愿做枪手,“老太太不用急,书虽替他不得,字却替得的。我们每人每日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就完了。一则老爷到家不生气,二则他也急不出病来。”(790页)注意,妹妹表姐愿为枪手,共同搪塞,这是贾政的第二重尴尬。还有第三呢,“贾母听说,喜之不尽”(790页),做祖母、做母亲的这样宽容着孩子,是不是贾政的最大尴尬呢?

如果今天的孩子,爸爸外出将要回来,是不是也紧张着功课;假期快要结束,作业还有一大堆没有完成,又是怎样的心情。这一些情事,只属于青春。青春年少,几个小孩在一起,就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在好朋友当中谁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曹雪芹在这里会告诉你,好不是放在嘴上,而是挂在心上,表现在行动上、细节中。看看此时黛玉的做法吧,不起诗社了,不用外事去勾引贾宝玉玩了,也来做枪手代写字,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宝玉十分相似”(791页)。你说,读了之后总该知道如何识别最要好的朋友了吧?宝玉正天天用功时,可巧,近海海啸,糟蹋了生民,父亲要去查看赈济,七月底放回。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宝玉又把书字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现在读书的孩子,家长老师功课督促得紧,就抓紧点;松,就松下来,也是常有的事。

读书,确实是古今许多孩子觉得很无奈的事。这里,借宝玉读书的事再来说说。《红楼梦》一书中,最把宝玉读书当大事情的是贾政。本书第九回宝玉上学前,贾政耳提面命,还声色俱厉地要求李贵:

贾政便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见外面答应了一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奶姆之子名唤李贵,因问他:“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账!”(98页)

看重宝玉读书上进的,第二人该是元春。第十八回中这样写道:

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每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待之不同。且同随贾母,刻未相离。那宝玉未入学堂之先,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教授了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了: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形有如母子。自入宫后,时时带信出来与父母说:千万好生扶养,不严不能成器,过严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忧。”(184页)

元春对宝玉,实在是眷念切爱之心,刻未能忘。而把宝玉读书当事情认真准备的,则是袭人。很多时候,甚至让人觉得,袭人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且看下面这段文字:

袭人笑道:“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终久怎么样呢。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顽闹,碰见老爷不是顽的。虽说奋志要强,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这就是我的意思,你可要体谅着些。”袭人说一句,宝玉答应一句。(97页)

关于读书,能这样去叮咛,除了做母亲的,还有谁会说得出来。

袭人又道:“大毛衣服我也包好了,交出给小子们去了。学里冷,好歹想着添换,比不得家里有人照看。脚炉手炉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着他们添。那一起懒贼,你不说,他们乐得不动,白冻坏了你。”(97页)

从读书到身体到生活,这般无微不至的关心,除了母亲,还会有谁?可惜,袭人的出发点,也仍然是搪塞。

这样的家境,这许多关心,宝玉何以那么反感读书,何以读不好书呢?除了自己的不喜读书外,外部因素同样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第七十五回贾赦连声赞贾环的一段话可以想见:

“这诗据我看,甚是有气骨。……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功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赏了他许多玩物之后,因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860页)

琏、环、蓉、蔷,那么多子弟不爱读书,不用好好读书,又如何要求贾宝玉必须读好书呢?青春的无奈,有不得不做的事,有尽力做也做不好的事。就像读书,无奈,原因在自身,也在环境。

四、游戏:他们的青春有情趣

更可爱、可乐的事情还在后面呢——放风筝。放什么样的风筝,怎样放风筝,为什么要放风筝,它带给人哪些乐趣,第七十回末千余字曹雪芹为我们津津有味地道出。“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你和你的孩子放过风筝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的孩子散学归来,天还早吗?即便早,他或她,是急急匆匆地吃饭、上辅导班、做作业,还是放风筝呢?游戏,属于青春;很多青春,已只剩下网络游戏与功课了。

再看看宝玉,把放不起的风筝恨得掷在地上,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794页)一句话,道出了他的性情。还有黛玉的不忍,再听听紫鹃祈祷“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795页),她对黛玉是多么呵护,她的心又有多么虔诚。

那风筝飘飘摇摇,只管往后退了去。一时只有鸡蛋大小,展眼只剩下了一点黑星,再展眼便不见了。众人皆仰面睃眼说道:“有趣,有趣!”

和放风筝类似的游戏,如第二十二回的灯谜,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第六十二回香菱豆官蕊官的斗草,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确有趣。作家王充闾在他的回忆散文《青灯有味似儿时》中写道:

人,有记忆的功能,但也存在着善忘的癖性。本来,任何人都是从童年过来的,游戏本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贪玩,淘气,任性,顽皮,原属儿童的天性,也是日后成材立业的起脚点。记得德国一位哲学家说过:“孩子是通过游戏变成大人的,游戏让人成了人。”可是,现在的父母亲,一经步入成人行列,许多人便会把自己当年的情事忘得一干二净,习惯于以功利的目光衡量一切,而再也不肯容忍那些看似无益、无聊的儿时游艺了。

今天的学生,如果以“趣”为题写作文,作文中会写出有趣的生活吗?我不知道,只能希望他们过得有趣,能找到乐趣。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多快乐的游戏终要结束,风筝飞走,这一回也就结束了。宝黛钗云们的青春,任性、高雅,有无奈,有情趣。世间所有的青春,不都是这样的吗?风筝飞去,可以再放飞;人们宝贵的青春呢?正拥有青春的人们,一定要想想冰心老人的小诗:青春的书页已经翻开,请珍重地书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