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北京,分享辽阔的草原美学风景 ——草原文学名家作品签赠会在中国作家馆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  2019年08月21日18:51

8月21日下午,草原文学名家作品签赠会在中国作家馆举行

草原文学名家作品签赠会

8月21日下午,由内蒙古文联、作协主办的“草原文学名家作品签赠会”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中国作家馆举行。内蒙古知名作家特•官布扎布、肖亦农、艾平、满全来到活动现场,与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创作体会。

作家艾平与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创作体会

对于内蒙作家来说,生养他们的草原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坐标,更是独特的美学空间与哲学空间。作家艾平谈到,草原不仅给了她健壮的身体,也给了她辽阔的胸怀,草原天人合一的境界有着很深的哲学内涵,新鲜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整个草原都可以视为一个巨大的文学意象,时刻笼罩着她全部的作品,是她对文学全部的感情和愿望。“我在被大雪覆盖的草原上慢慢行走时,或在晴朗日从一片碧绿的草地上躺下,面向钢针一样的阳光,闭上眼睛默默冥想时,我清晰地知道,必须要感恩草原、终生不忘。”艾平是呼伦贝尔作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写作草原上的生灵,在她笔下,无论是一棵牧草、一只羊羔还是变幻的人事,都倾注着爱意和灵感。有论者认为,艾平的散文有着草原的胸襟和气度,充满草原的哲学和智慧,传达着草原的神性。

作家肖亦农与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创作体会

汉族作家肖亦农出生在河北保定,作为知青来到内蒙古,并在此定居、写作。对肖亦农来说,蒙古语明快的风格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趣,但语言上的不通成为他跨文化写作的最大困惑。不过,一个作家的天赋让他敏锐地发现了人们在彼此交谈时的生动表情,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是超越民族差异的文学表达,肖亦农将熟悉的表情与陌生的语言结合起来,写出了一部部既丰沛又细腻的文学佳作,其长篇小说《黑界地》、中篇小说《红橄榄》《灰腾梁》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作品先后获得内蒙古索龙嘎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荣获全国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在满全看来,肖亦农的长篇小说新作《穹庐》是延续了他一贯艺术追求的优秀作品,小说全景式展示了1920年前后布里亚特草原的峥嵘岁月和布里亚特人一路八千里征战回归祖国的史诗性征程,描绘出了一幅宏远的历史画卷,宛如中国版的《静静的顿河》。

作家特•官布扎布与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创作体会

作家特•官布扎布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学脉络,发现70年来中国文学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主潮,而内蒙文学在此基础上还传承着英雄主义的精神。“内蒙古作家提供给广大读者的既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追求,同时又有英雄主义的底蕴。”在特•官布扎布看来,内蒙古作家擅长在长篇小说中展示英雄主义情怀,体现现实主义关怀下的历史虚构,而中篇小说和散文则注重表达对草原文化的深入思考,以及游牧生活转型时期的历史困惑。他谈到,和祖国内地的作家相比,内蒙古作家可能不甚注重文学技法,但在内容上却更多了一份植根心底的热情。在历史文化的当代化迁移中,特•官布扎布提倡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经典与大众相对应的理念,主张坚定文化自信,让古老的文化为现实的存在发挥正向作用,“希望广大的读者多多关注内蒙作家作品,让草原文学的阳光雨露洒向四面八方。”

作家满全与现场观众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创作体会

内蒙作协主席、作家满全著有诗集《温馨时光》《飞鸟集》,曾荣获全国“朵日纳”文学奖、蒙古国作家协会“文学贡献”奖等。同时,满全还是一个优秀的文学评论家,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满全总结道,内蒙文学不同于其他省市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基因,其主要特征大致有三:其一是独有的草原基因,草原不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空间概念,同时还具备美学价值属性,草原作为母题意义上的文学资源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内蒙古作家;第二,数十个少数民族生活在内蒙古草原,民族基因深深浸透着这片文学沃土,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尽相同的文化、习俗和价值取向,所以内蒙古文学是天然的多样性表达;第三,作为祖国边疆的内蒙古有着特殊的边疆基因,边疆和中部地区的思考方式、生活状态完全不同,这些不同的文化基因塑造了内蒙古文学的特殊性。

对谈结束后,四位作家还为热心读者签赠了自己的代表作。

作家为热心读者签赠自己的代表作

作家为热心读者签赠自己的代表作

摄影:王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