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弗莱彻:筚路蓝缕译唐诗

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严晓江  2019年10月14日15:56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品。自19世纪起,一些西方汉学家开始译介唐诗。其中,英国外交官弗莱彻(W. J. B. Fletcher,1879—1933)是最早出版唐诗英译专集的译者。20世纪20年代前后,上海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弗莱彻的《英译唐诗选集》(Gems of Chinese Verse)以及《英译唐诗选续集》(More Gems of Chinese Poetry),而后这两部译著在英语世界多次再版,其精华本《英译唐诗精选》(Selected Chinese Poem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Verse)2019年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发行。弗莱彻的唐诗英译专集堪称唐诗西传史上的里程碑,对中国古典文学融入世界文学宝库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尊崇和虔诚态度仰视唐诗

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文化在西方世界处于边缘状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弗莱彻钟情于唐诗,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译介,首次较为系统地向英美读者展示这一独特的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热爱,正如他在译著题词“致大唐”(Dedication: to Tatung)中所言:“我的心从未如此激动,我的胸膛从未如此充满激情,我知晓的艺术或许从来没有带来这些古代思想的精华。”可见,弗莱彻最为看重的是唐诗中渗透的中华文明思想精华,那种生存智慧、德本精神、人文情怀对于当时西方社会出现的环境恶化、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等种种弊端来说,发人深省。

弗莱彻从1908年开始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时间长达20余年,潜心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对唐诗的鉴赏眼光有其独到之处,这主要体现在选译篇目契合中国的主流诗学观和价值观。弗莱彻十分钦佩“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在他看来,李白诗歌折射出熔铸在中国人骨子里坚忍不拔、昂扬奋发的生生气脉;杜甫诗歌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仁爱、刚毅、自强、包容的文化品格。在其英译的280余首唐诗中,李白和杜甫诗歌分别占53首和75首,正文之前还附上了译者创作的小诗“致李白和杜甫”(To Li Po and Tu Fu)。弗莱彻突破时空藩篱,与千年之前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诗人神魂相交,感悟其人格风范和艺术造诣,他对李白、杜甫诗歌的重点译介大大推进了中国主流诗人走入英语世界的进程。

以格律体和“戏剧独白诗”形式重构唐诗

弗莱彻的唐诗英译主要涉及古体诗、绝句、律诗。他充分考虑英美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借用维多利亚时期常见的格律体诗歌形式重构唐诗,使唐诗的音乐美得以体现。陈子昂的古体诗《登幽州台歌》抒发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原诗句式长短参差,抑扬顿挫。译诗形成“aabb” 的尾韵形式,前两句的“see”和“me” 押韵,闭合音节显得急促,契合诗人那种因看不见古之贤君、望不见后世明主而生发的愤懑之气。后两句的“I”和“cry” 押韵,音节相对舒缓,仿佛诗人的长吁短叹,一种慷慨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孟浩然的五言绝句《宿建德江》刻画舟宿暮愁、明月伴人的意境:“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绝句不要求押韵,但每行字数一致。译诗形成 “abba”的尾韵形式,第一、四句的“tired”和“side” 押韵,第二、三句的“back”和“black” 押韵,每行的音节数相同,呼应原诗的每行五个汉字。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表达诗人对诸葛亮才德的崇敬以及功业未竟的感慨:“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律诗固定为八句,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译诗也为八句,每行音节数趋同,结构工整。前四句的“K’ung-ming”“dim”“spring”“him”以及后四句的“great”“fate”“twain” “rain”形成“ababcdcd”的尾韵,节奏铿锵,朗朗上口。弗莱彻是早期西方汉学家中倡导韵体译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并不拘泥于原诗韵律,而是遵循英语诗歌特点,使读者产生亲和感和认同感。

此外,弗莱彻借用维多利亚时期盛行的“戏剧独白诗”形式,展示说话人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营造身临其境之感。崔灏的五言乐府《长干行》描述人生当中萍水相逢的一幕:“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原诗以第三人称“君”和“妾”落笔,仿佛一曲男女声对唱。译诗则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以直接引语呈现人物独白,声态并作。“Oh, pray you, Sir, where do you dwell?” 首句是一个泛舟水上的姑娘偶然听到邻船男子乡音之后的问话:“公子,请问您住哪儿呀?”姑娘急于停船搭讪,可见其内心孤寂、渴望遇到同乡,同时也为这样的偶遇暗暗惊喜。“But you did I never yet know.” 末句是男子朴实、含蓄的应答:“我与你从小并不认识啊”,暗含今日幸会、相逢恨晚之意,中国古人内敛蕴藉的情感溢于言表。可见,这种口语化的独白有助于产生闻其声而知其人的效果。

以意象并置和心物合一再现唐诗

唐诗意象组合的灵活性折射出中国古诗的奥妙之处。弗莱彻沿用意象并置,使译诗凝练、直观。李白的《月下独酌》是饮酒题材的千古名篇,首句“花间一壶酒”被译为“One pot of wine amid the flowers”,译者选择相应名词及其辅助手段,体现原诗物我互为的特点,浓缩的信息量超出单个意象之和。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之冠”,首联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描摹诗人登临高处、秋风萧瑟、猿声哀鸣的景象。“风急天高”用“The wind so fresh, the sky so high”表达,保留了原文结构,“the wind”和 “the sky”这两个意象串起秋日登高之景,引发读者的想象。后置形容词“so fresh”和 “so high”增添了节奏感,并且由景至情,情景交融。“意象并置”在很大程度上与英美意象派诗歌相得益彰。

唐诗往往将物赋予人的情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运思方式。弗莱彻深得“物触心感”之要义。李白的《送友人》情深意切,“孤蓬万里征”一句道出了依依惜别的惆怅。“孤蓬”喻指游子的漂泊之旅,该词被译为“your lone sail”,用“lone” 修饰“sail”,既是对独自远行的客观描绘,又是主客双方孤寂落寞心情的体现。今日一别,友人就像那随风起落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弗莱彻将“落日故人情”译为“Yon sinking sun recalls departed days”,勾勒了一轮红日缓缓西沉,似乎不愿离开的情景。无灵主语 “Yon sinking sun”与有灵动词“recalls”搭配,是将人的恋旧、思念、祝福之情倾注于落日。物及于心、心深入物的美学体验给英美诗歌注入了中国古诗的新鲜元素。

作为唐诗英译专集的滥觞之作,弗莱彻译本标志着英语世界的唐诗译介从起步阶段逐步向纵深阶段发展。虽然译者在典故考证与文化阐释等方面或多或少淡化了中国文化色彩,但总体而言,弗莱彻通过多元化探索使唐诗跨越华夏疆土,这对当今中国古诗对外传播依然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社科英才”资助课题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