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首届方志敏文学奖侧记:文学之花绽放在红土地上

来源:江西日报 | 钟秋兰  2020年01月19日09:28

首届方志敏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

2020年1月9日,首届方志敏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南昌举行,经评审,12部作品获奖,其中,陈敬黎的《汀泗桥》、梁衡的《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刘益善的《中国,一个老兵的故事》分获小说类、散文类、诗歌类大奖;首届方志敏文学奖征集作品分散文、小说、诗歌三大类,经过3个月的征集,收到来稿400余部,可谓成果满满。

方志敏文学奖作为江西省唯一的综合性文学大奖,它的诞生对江西省文坛影响几何?

成就:获奖作品分量重,参与面广

2019年12月8日,经过终评委整整一个月的审读、讨论、多轮投票表决,首届方志敏文学奖终评工作在人民文学杂志社落下帷幕。梁衡、刘益善、陈敬黎等12位作者的作品获奖。

首届方志敏文学奖征集作品分散文、小说、诗歌三大类,自2019年8月12日启动以来,收到来稿400余部(篇),投稿者来自海内外,既有久负盛名的知名作家,也有初涉文坛的文学新人;作品既有长篇和文集,也有单篇;既有红色主旋律作品,也有其他内容和风格多样的各类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主题都是弘扬我们这个时代的奋斗精神、革命精神,其中有很多是写革命烈士题材的,特别是写方志敏题材的,充分体现了方志敏这个人物身上的革命精神在文学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的作品要么书写革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包括一些普通战士,要么书写我们的现实生活,反映我们当下广大人民群众奋发的、有为的、幸福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状态,我认为我们这次评奖是很成功的。” 中国作协副主席、首届方志敏文学奖终评委员会主任阎晶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他认为,首届方志敏文学奖办得很有意义、很成功。

“文本复杂,体量大,书写了一个难以把握的题材和一段复杂变化的革命历史,生动塑造了一批革命者形象,再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题材新颖,信息珍贵。《汀泗桥》这种具有中国文化根性的写作,是对中国故事讲叙方法的一种探索”,评委如此评介作家陈敬黎获首届“方志敏文学奖”小说类大奖的小说《汀泗桥》。

作家、诗人程益善的诗集《中国,一个老兵的故事》获得诗歌大奖,则是因为讲述了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的96岁老共产党员张富清的英雄事迹。诗人在五月的一个早晨出发,驱车一千二百里,过荆州,经宜昌,穿恩施,到达英雄所在地,不仅深入到英雄家乡,还以一个诗人的敏锐和热诚深入到一位英雄朴实的内心世界,并以诗歌的形式将英雄的美好情怀和大写的人格表现出来。全诗结构严谨、情绪饱满,语言流畅,把英雄廉洁、忠诚的品质和高尚情操呈现于读者面前,充分显现了一位诗人的真挚爱国情怀和高超艺术水准。

影响:打造地方文学品牌,让世界了解江西

让历史连接现实,让现实照亮未来。放眼整个江西,虽然曾经举办过谷雨诗歌奖,但那是单类奖项,而且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方志敏文学奖则是江西省目前唯一的综合性文学大奖。

“我们不是为了评奖而举办活动,我们要充分发挥方志敏文学奖引导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为横峰、上饶乃至江西的文学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横峰县委书记饶清华说。

中国作家网、《人民文学》和《当代》杂志对评奖活动作了重点关注;江西人民出版社则第一时间刊发该社出版的小说《方志敏》、《大地庄严》荣获首届方志敏文学奖的消息。趁着方志敏文学奖的东风,该出版社还对长篇历史小说《方志敏》加印1000册;《解放军报》约写《方志敏》书评,获奖的社会影响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江西作协主席李晓君认为,方志敏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江西的文章节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方志敏文学奖是首个以革命家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体现了江西的革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对江西的红色文化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英雄是闪亮的坐标,红色文化是江西独特的文化品牌,如何让青年一代传承好红色文化?设立方志敏文学奖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诗歌类大奖获得者湖北作家刘益善则认为,当下,非英雄写作比较泛滥,缺少大气和英雄情怀的大作品,方志敏文学奖可以打造成中国革命英雄文学的大奖;对江西而言,方志敏文学奖对江西的文学提升、江西文学地域性创作影响会很大,对本地作家的文学创作会有明显的提升与促进。

“江西没有设立、承办过面向全国的文学奖,高质量、高品质的文学活动不多,没办法让外来者了解江西的文学现状,我们很少有全国视野,设立‘方志敏文学奖’是‘红色文化’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尝试,能够培育地方文学品牌,激发江西作者的热情;借助‘方志敏文学奖’的设立,对我省文坛来讲也是有益的推介。”致力于写作地域文化和地域历史、通过文字描写呈现饶北河流域的“清明上河图”的我省作家傅菲如是说。

而可喜的是,借助方志敏文学奖这棵“大树”,文学的枝蔓已经开始生长散开——由中华文学基金会参与建设的方志敏文学院在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设立。就像鲁迅文学院、茅盾文学院的设立意在“教书育人”一样,它将承担起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学的研究、传播、传承的功能,让文学创作者到方志敏的家乡感受先烈,让江西的红色文学在全国都有一个平台和“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