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冯雪峰:一团炽烈的火

来源:文学报 | 李俏红  2020年01月19日07:56

“冯雪峰就是从这个门槛迈出去,沿着这条小路走出去,然后走到北京、上海,走到延安,走上风风雨雨的革命征程……”站在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的冯雪峰故居前,冯雪峰的侄子冯潮忠这样告诉我。小屋很安静。这是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四合院,平时由冯潮忠看护。有人来参观,他把门上的锁打开,领着人进去,主动做讲解员,人走后又把门锁上。

冯雪峰故居坐北朝南,高大的院墙上有一道墙门,门额上写着“为善最乐”四个大字。旁侧镶着一块石板,石板上面是作家丁玲的题词:“雪峰故居”。故居是个四合院,就像我们儿时住过的众多老宅中的一幢。中间一方小小的天井,冯潮忠说,这屋子是冯雪峰出生那一年造的。

冯雪峰从小天资聪颖,虽然9岁才得以上学,却是当时这个农民家庭唯一的读书人。他聪颖好学,看书过目不忘,小学毕业后,他背着家人偷偷跑到金华投考金华中学,以第一名被录取。不久,他又以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上了金华省立第七中学。1921年他考入浙江第一师范,再从杭州走到上海。1925年,他开始“北漂”——在北大当了一名旁听生。故居的板墙上挂着他当年考入浙江第一师范时的照片,18岁的他双目炯炯,英气逼人。

在“北漂”时,冯雪峰以惊人的毅力自学日语,没有多久,他就能翻译日文的诗歌、散文、小说和进步的文艺理论。1927年,年仅24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后在上海经柔石介绍认识了鲁迅,从此更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发表了译作《花子》《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并奉党组织之命,与鲁迅先生商谈,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实现了进步作家的大团结。在上海,他在一边逃避通缉一边翻译作品和创作,满腔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信仰中,希望通过这些作品唤起国人的觉醒意识。

去年9月,我站在金沙江畔,想起冯雪峰是现代史上唯一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作家。长征路上,他不仅要打仗,还要搞宣传、筹购军粮,同时还要投入战地采访与记述,甚至一度在征战中迷路失联。如此种种,长征成了冯雪峰一生最难以磨灭的记忆,而且他一直想把长征的经历和故事写成长篇小说。

1937年冯雪峰回到了老家,他开始静心创作反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小说《卢代之死》。1940年,这部关于长征的小说初稿基本完成,约几十万字。正当他感觉一大心愿即将完成时,却突然被国民党暗中逮捕,押送到了江西上饶集中营。“被抓前,大伯曾交代家人,家里阁楼上的几担米要好好看管,别烂了。其实那里藏的就是大伯写好的书稿!”冯潮忠说,不幸的是后来这些手稿还是全部丢失了。

冯雪峰墓位于故居后面的小山坡上,顺着故居屋后桂花树边的石子路上山,穿过一个小湖之后,几十米就到了墓地。冯雪峰与妻子一同葬于此处,他的墓很特别,没有墓碑,青草丛中有三块大石头,呈“品”字排列。墓的一侧是他爷爷奶奶和母亲的墓,不远处是父亲的墓。据说魂归故里是冯雪峰的愿望,因为年轻时奔波在外,没能好好尽孝。他希望死后能葬在长辈们身边,永远陪伴他们。

冯雪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坚守的一生。他相信真理、敢于直言、忍辱负重,他是信仰的坚守者,也是文学的坚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