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要写出饱满而深刻的人

来源:文艺报 | 桫椤  2020年07月10日09:04

今年是我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社会凝聚合力,助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场战役是一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从未有过的彻底的“翻身仗”,更创造了一个“中国奇迹”。而由扶贫工作和脱贫进程引起的社会叙事话语变化,也将这场真正的人间喜剧锚定在了中国人的情感、精神和审美坐标中,从文化的角度确证了脱贫攻坚战役的伟大意义。脱贫攻坚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文学的主战场之一,那里既有人民群众与自然环境和生活观念进行斗争的火热场面,也有诗人、作家们的凝目观察、沉静审思和激情书写。从文学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审美观照而言,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当下文学创作所要面对的重要生活现实和叙事语境。

中国文学从未缺席重大历史和时代现场。近5年来,伴随脱贫攻坚吹响决战号角,除了作家自发写作外,各地纷纷组织主题创作,很多文学媒体也开辟专栏,集中推出脱贫题材作品,一大批优秀作品发表或出版,例如关仁山的《金谷银山》、忽培元的《乡村第一书记》、李明春的《山盟》等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则有欧阳黔森的《看万山红遍》和李春雷的《一场特殊的精准扶贫》等。这些作品以鲜明的时代背景、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饱满的叙事张力,对脱贫攻坚战进行了从个体到群体、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和多角度反映,以文学特有的方式记录着伟大的时代变革。但是,在脱贫攻坚的文学书写中,具有经典气质、强烈拨动社会情感心弦、被广大读者争相阅读的精品佳作仍然较少。这固然与当前文学置身的媒介环境有关,但最关键的还在于作品自身缺乏足够的艺术感染力,更有一些作品存在对时代整体背景把握不准、把脱贫攻坚过程简单化、人物形象不够真实等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说,脱贫攻坚是一项以实践性为根本特征的政治工作,但其目标并不在于“打赢攻坚战”本身,而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和生存境遇,使他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幸福。这就决定了脱贫攻坚战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人”,取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要素和胜利成果最终受益者,都是“人”而非其他。因而,我们对脱贫攻坚战的认识,也要返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上来。文学创作如果离开“人”去谈论“脱贫”,把人当作扶贫、脱贫故事的附庸,会偏离脱贫攻坚的轨道和方向,也脱离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出发点。从人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现这场战役的胜利取决于两股力量,一是贫困人口自身的力量,二是帮扶力量,组成两股力量的具体的人,都是脱贫攻坚战役的“参战主体”,也是文学书写中的主要表现对象。在文学创作和日常生活中,关于脱贫也存在着两个视角,即“扶贫”和“脱贫”,前者是帮扶人的视角,后者则是帮扶对象的视角,但无论哪种视角,“贫”都不是主体,只有“人”才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确认并尊重帮扶对象和帮扶人的主体地位,写出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意识,是文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创作出好作品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要肯定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价值。解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问题,摆脱贫困的束缚,这首先出于人的生存需要,是每个个体最基本的愿望。正是在劳动和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并成为促进人类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所谓主体性,是“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其“核心是人的能动性问题”。中国人民怀有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我们应当看到,正是每个个体为了实现过上好日子的愿望而用主观能动性去改变生活条件的艰苦实践,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党中央做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决策,不仅体现着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因为契合了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所以才能够得到全社会尤其是生活困难群体的拥护。用审美的方式呈现脱贫攻坚战役片段、局部或全局性场景,不只是表现扶贫工作主体被动地落实和享受扶贫政策,而要始终站在人的立场上,写出人民为谋求幸福生活、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以及自觉努力的过程、切身的真实感受。

脱贫攻坚题材创作要呈现人作为精神主体的丰富面向。作为实践主体的精神表现,人的主体性同时包含着精神主体价值,意即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认识对象建立起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客观世界是被认识、被改造的对象。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认识客体,这种“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是人作为精神主体的生动表现。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对生活的感受是丰富的、复杂的和活态化的,而不是简单的、片面的、抽象的和机械的。文学作品应当表现出无限丰富的性格面貌和主体精神。脱贫攻坚在向贫困宣战的同时,也在向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宣战”,无论是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极恶劣自然环境中的居民搬离原住地实行搬迁式扶贫安置,还是通过城镇化的方式使农民过上城市生活,都意味着他们将告别故土迎来新的生活。在这种变迁中,文学创作同样不能忽略人民的情感,呈现人作为实践主体在脱贫攻坚中丰富的精神面向,合理处理历史理性和人文情怀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把握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人,才能使这类题材的书写饱满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