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江苏文学作品与文创产品融合擦出新火花 多元表达让文学作品更有烟火气

来源:南京日报 | 王婕妤   2020年07月17日08:20

“北上”衍生文创产品——茶 徐晓亮供图

“荒漠有鱼”函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供图

要让小说情景走入生活、具象表达,原来不仅仅是影视作品才能做到。一支造型独特的茶带着大运河畔的缕缕烟火味,让历史故事走出小说;一件深藏IP创意的“荒漠有鱼”T恤,带着江苏黄河故道城市人顽强不屈的生存意志,让深厚的故道文化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近期,江苏作家的文学作品延伸而来的文创产品,悄然走到大众身边,留驻在书桌案头、饭桌之上、生活之中。文学意蕴用贴近日常生活的方式被表达出来,江苏作家作品成为文创产品设计者争相挖掘的宝藏。小说故事向当代生活渗透与延伸,文学的多元传播探索中,江苏文化人的身影尤为令人瞩目。

《一条鱼》的深度开发

黄河故道的神秘传奇走入现实日常

上周末的新华书店新街口店,无论是“荒漠有鱼”的T恤,还是《画意鱼王庄》的函册,都成为读者争相抢购的香饽饽。这一套文创产品的原型出自江苏作家赵本夫的全新长篇小说《荒漠里有一条鱼》。

从去年开始,文学搭上文创的翅膀,开始尝试进入百姓生活。但是出版类文创大都只停留在《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品牌的相关衍生上,而将一部小说中的经典场景带入现实、融合作家的墨宝,进行二次深度开发的,目前还不多见。《荒漠里有一条鱼》作为对这类创新的一次大胆尝试,给读者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家乡徐州黄河故道边流传的故事,给幼年的赵本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之后,在赵本夫笔下,许多内容得以被通过现实与虚构互相渗透的方式还原。一百多年来黄河故道荒漠中的鱼王庄人,屡经磨难,顽强不屈。一代代人始终坚守种树以改变生存环境的信念,终将荒漠变为绿洲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华夏儿女坚韧强悍、野性而自由的顽强生命力和执着坚韧的精神光辉。

“拿到赵老师的这部作品之后,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尝试这部长篇作品IP的后续文创产品开发。”该书责任编辑张雪告诉记者,这是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创开发的全新尝试,无论是赵本夫笔下展现的故事内容,还是塑造出的人物形象,都让他们找到了文学文创开发的触点。

于是,出版社将赵本夫亲自题写的“有”“鱼”打造成了定制款“荒漠有鱼”主题T恤,书有余味,夏有“鱼”味。而青年作家汤成难为《荒漠里有一条鱼》所感动,创作了一系列小说经典场景的钢笔画,以细腻线条描绘出了鱼王庄的演变过程,并将之呈现在了主题帆布袋以及精制复刻的函册中。拿到该系列文创产品的读者郑女士很兴奋:“荒原像大海波涛中的一艘巨轮,正载着它的陈年故事,缓缓驶进当下的日常……”

《北上》走出局限

运河文化借由具象表达融入“生活的味道”

文学作品被深度开发为文创作品后,在全国引起不小反响的,还有江苏作家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

这部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借由意大利人小波罗为寻找弟弟马可·波罗、追寻其弟足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的经历,讲述了几代运河人的历史变迁。小说中描写过的“小波罗烟斗”经具象呈现之后,连作者徐则臣本人都惊叹:“这就是我脑中所想象的那个模样。”书中小波罗爱喝的中国茶,被制作成了造型独特的形状,让不少读者爱不释手。

徐则臣以杰出的叙事技艺描绘了属于大运河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在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中,运河两岸的城镇与人群、悲欢与梦想次第展开,并最终汇入中国精神的深厚处和高远处。茅盾奖评委认为:“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围绕大运河这一民族生活的重要象征,在21世纪新的世界视野中被重新勘探和展现。”而无论是小说中的细节描述,还是作者希望呈现出的“运河文化”,都被极具创意地呈现在一系列多个主题的文创作品之中,将小说内容抽丝剥茧具象化。

“书中的小波罗具有中国人的特点,他喜欢喝中国茶,作品把中国的茶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波罗喝的都是好茶,太平猴魁、碧螺春、普洱茶……他喝茶时喜欢看茶叶慢慢舒展开来的样子。小波罗在喝碧螺春时,有着非常细致形象的描写,喝完一壶时,脖子上冒了一层细汗,说了声‘通了’‘透了’,这就是喝茶的境界。”《北上》系列文创作品的设计者徐晓亮告诉记者,打破文学文创局限于笔记本、手账等纸质产品的框架,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了他灵感。他将在2020年陆续推出10大产品系列,近100款新品,“君子系列、挚爱系列、吾爱系列、天赐系列、惜珍系列、大道至简、运河礼物系列、城市礼物系列等,从镇纸文房,到手作黑糖、玫瑰花酱……‘北上’联题产品从具象器物到大运河沿途18个城市的风土人情、运河文化,都包含在内。”

该系列的每一种文创产品都留存着小说中大运河畔的缕缕烟火味,但又重新走出小说,融入了“生活的味道”。“端午期间我们还推出了‘北上’系列的粽子,大众也非常喜欢。”徐晓亮说。

文学多元传播

小说故事向当代表达方式的渗透与延伸

寻根、运河、茶叶……徐晓亮将小说中的元素开发设计,使之带着现代的审美情趣,走入大众的生活。文学文创,将文学中的情景细节、内容元素,开发成文创作品,是小说故事向当下生活、当代表达方式的渗透与延伸,也是一种新的阅读形式。

“其实最初投入去做‘北上’文创,就是一种情怀,就是喜欢这部小说。”徐晓亮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读者,他希望能够搭起作者与读者之间更多的交流桥梁,“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它的思想内涵很丰厚,文学文创其实也是对纯文学更好的传播。”在徐晓亮看来,在新时代新语境下,读者与作者之间应该建起更多的互动关系,徐晓亮换了一种自己的方式,向心目中经典的小说致敬。

而文学,也应该拥有更多元的表达。对于那些或许不常看书的群体来说,优秀的文学文创产品无疑也是传播作品、吸引更多读者的一个多元渠道。“如今,传统文化内容常常被用现代的、网络的、趣味的方式重新编码,以更好地传达到受众的面前。文学也是如此。”一位资深出版社责编向记者分析,“在多元化的文化载体背景下,对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内容再包装、整合显得尤为重要。综艺节目、游戏开发是一种手段,而文学文创也是一种表达方式。”

书中乾坤大。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庖丁解牛的技艺,将其中的丰厚内涵通过文创形式一一具象呈现,甚至连其中的气味都可以通过具象呈现使读者产生更直观的感受。而好的文学文创具有独特性与排他性,也为文学作品吸引了更广泛受众,使之有再次成为大众流行的可能。

“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创作品,将文学通过更日常的生活来表现,使它成为小说的一种表达符号。我们对商业的思考也不是很成熟,但只要有人看到这件文创器物,自然而然就能想到与之相连的文学作品;只要有一个人因为我们的文创,去了解当代文学的故事和文化,我们的努力就是值得的。”徐晓亮说。

江苏作家成宝藏

文学之都滋养下的作品具有极强爆发力

从去年被认定为“出版文创元年”起,文学出版界就一直在“文学作品文创化”这条全新道路上探索。但是,无论是文学日历产品的开发,还是对唐诗、《红楼梦》、三国文化的再开发,文学出版文创都甚少涉及当代作家。如今,两位江苏作家作品的衍生品陆续在文创界给大众带来震撼,成了业内热议的话题。而省内外诸多出版社,也都因此将目光聚焦于江苏作家身上。

在徐晓亮看来,这其实不足为奇,他认为江苏作家本就是一块可深挖的宝藏地。“其实早在《北上》获得茅奖的几个月之前,‘北上’文创就已出炉。我们并非是做获奖作品,而是对喜爱的作家、喜爱的作品进行致敬。”徐晓亮告诉记者,作为徐则臣的资深读者,他对徐则臣的作品非常熟悉,这也是能够成功开发出“北上”系列文创的原因之一,“文创从业者所设计的作品,并不一定能够与作家想表达的精神世界契合。而作家也无法容忍与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不相吻合的文创产品。因此,首先达成共识的文创产品就少,更何况还要让市场满意。”但徐晓亮认为,江苏作家所拥有的大批读者群,使其在先天上就拥有不小的优势。

江苏文化土壤滋润着一批作家成长,“如今他们大多都生活在南京,作为世界文学之都,这里底蕴文化、深厚文脉滋养着作家们,创作的小说也非常精彩。”徐晓亮告诉记者,多年之前他也生活在南京,如今虽已在他乡定居,但他依旧时常回南京看看,依旧被这里的作家和文学作品所吸引,“无论在写作还是其他后续IP开发上,这里的作家和作品都拥有极强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