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嬗变》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健  2020年07月27日09:05

 

《嬗变》

作者:李健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ISBN:978-7-5171-3471-8

定价:58.00元

内容简介

《嬗变》以充分的非虚构叙事,富有质感地记录了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的干部群众,在村支书彭育晚带领下,从改变人的思想和恶劣环境入手,不惧风险,敢于担当,卧薪尝胆,通过十年涵养,培植地力,干部群众观念根本转变,文明乡风蔚然形成;穷山恶水变青山绿水,变金山银山,把一个省级特困村嬗变为全国文明村,全国脱贫攻坚示范村的艰辛历程。作者立足火热生活,沿着油溪桥村人与贫困作斗争的足迹,对乡村治理经典案例进行多角度事实呈现,就思想转变、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讴歌了彭育晚等干部群众的奉献创新精神,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油溪桥村模式”为其他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经验。

前 言

我来到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油溪桥村,很震撼,惊讶这个村的与众不同,简直是世外桃源。村容村貌,村干部的精气神,让人耳目一新。

我在这里时间越长,越觉得油溪桥村人难能可贵。深入田间地头,每天都有新的发现,一天比一天不同。去年来的时候,道路建设还没到位,今年游步路已经修好,路旁都是竹节竹片围成的篱笆,一些小路也都硬化了,农家乐,村集体生态农庄,游客接待中心实现了公司化运行,旅游配套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其他乡村的公路上,到处可见鸡、牛、羊之类横过,压死一只鸡车主得赔钱;油溪桥村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如果在公路上压死一只鸡,要找鸡的主人问责。游客丢垃圾,村干部跟在后面捡垃圾。整个村庄看不到塑料袋、烟头、矿泉水瓶子等,整齐洁净,让人赏心悦目。这里的气息随着空气流动,清新而充满希望,像革命战争时期延安带给旧中国的感觉。

天天见到省内外的单位来油溪桥村参观,学习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开发转型的经验。村里接待任务非常繁重,村干部一边接待,一边忙发展,就像奔跑的汽车轮子,不停地转,无人喊累。

油溪桥村过去是个鸟不拉屎的省级特困村,在村支书彭育晚为首的村支两委带领下,他们经历大大小小战役几百上千次,他们的敌人是贫穷,是陈旧的观念,脱贫攻坚路上各式各样的拦路虎。他们几乎两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开会目的永远是汇报工作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集体决议解决,今天的今天解决,决不后拖或上交,还有就是布置和研究新的工作,确定新的目标。面对这么多的会议,党员村组干部竟无一点怨言,他们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心情舒畅,他们认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问题层出不重,勇敢地面对才是最好的担当,只要活着,就应该去战斗,为迎接明朗的明天贡献自己的所有。至于他们想要的生活什么时候实现,他们并不知道,但他们坚信,只要每天在努力,距离目标会越来越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个人的力量就像蚂蚁,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绝对可以撼动大树。这是油溪桥村的誓言。

十年来,油溪桥村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样。他们每推进一项工作,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他们并没惧怕,坚持每天在做。

首先是解决人的问题,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培养教育,建立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二是解决村民思想观念素质问题,舍弃眼前利益,注重长期发展,不损害集体利益,不断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各项事业全面推进,在这方面走在别人前面,土地不用征收,能够义务筹工。

三是解决民主治村的问题,油溪桥村七次修订村规民约,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加强村级事务管理,把有限的钱节省下来,实现节约,规范管理,从禁赌、禁炮、酒席从简等方方面面转变村民思想观念。

四是解决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问题,十年不砍树不打猎不捕鱼,为旅游发展储蓄了资源,为十年后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景区创建,把贫瘠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五是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他们选择投入少,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入手,发展稻田养鱼,甲鱼养殖,推行经果林,开办农庄,发展旅游产业,成立公司,实现低产低效的短期产业过渡为高产高效的中长期产业。

六是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用大家的智慧和集体的资金,来解决个别人资金、技术缺乏的问题,实现互帮互助,互惠互荣,实现产业整体推进,一户多品。他们不是盲目追求效益高而忽略风险,而是尊重实际,结合自身情况,稳打稳扎,逐步向高效益产业过渡,实现零风险,低投入,高效益这样一种结构。

他们不单抓农业,还抓一二三产业服务业,实现农业支撑旅游,旅游带动农业,这么一种互利共补的模式,两手促收,两手增效。

油溪桥村嬗变成了全国文明村,国家3A级景区村。

村支书彭育晚说,全国文明村与别村的区别就是别人做不到的,我们要做到。通过这一代人努力,给下一代人留下什么,大家要思考,不要做观众。油溪桥村走在了时代的前列,迎来了机遇,也迎来了挑战。一个人赚钱不算好汉,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才是能手,建设好一个村不是目的,树立一种新时代基层组织者的时代精神才是他们的理想信念,油溪桥村为什么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因为村里采取了一些创新性举措,坚持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组干部带群众,富带穷,强带弱的发展理念,不等不靠敢为人先的进敢精神,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开发模式,并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作为村组干部,不要只盯着眼前利益,要放开眼界,敢于担当。对待贫困户,用心温暖,用行帮助;让他们充分享受到优惠,为贫困户脱贫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把中央各项政策贯彻执行到底,不折不扣,没有责任和压力是不正常的。

彭育晚的话体现了他的情怀,视界,担当。

油溪桥人从不计较自己得到了什么,政府支持了多少,而是不断寻找自己哪些没做好,哪些一定要做,把无形资源变为有形资产,把思想精神观念和模式转化为社会发展的财富。他们始终寻找今后发展的方向,探索新的理念,找准正确定位,破解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为那些没有政策支持优势,没有资源开发优势,没有区域发展优势和基础建设优势的村庄,如何让偏远贫瘠的丘陵乡村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油溪桥村在承担着一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当我跟村支书彭育晚聊到深情处时他说:“发展建设好油溪桥村不是我们唯一的目的,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治理模式,造福更多的乡亲才是我们的理想追求”油溪桥村不是产业发展之美,而是精神实质之美,事业担当奉献之美,油溪桥村精神不是用物质可以来衡量的,应是推动社会发展振兴乡村无价的财富。

油溪桥村人在用行动演义着一种精气神,展现真善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要归还一个真实的农村、农业和农民;这就是一个偏远贫瘠的小乡村用真情呼醒着脱贫攻坚时代发展缺失的精神食粮和时代赋予的责任与自信……

他们敢于自我解剖,自我纠正,自我净化,敢于向自己找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不回避过去,敢于面对现在和将来。这种基层敢于担当的时代精神,应该是我们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弘扬的精神,同时更是每一个公民的应有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国家更强大,民族更有希望。

我驻村近二个月,白天走村串户采访,呼吸新鲜空气,神清气爽;晚上住宿油溪桥接待中心,油溪河潺潺流水声,音乐一般,伴我入眠。本书只是粗略记录油溪桥村在村支书彭育晚的带领下所走过的十年历程,艰辛也好,收获也罢,说是他们所说,做是他们所做,我尽量不事褒贬,只是呈现。

世界上竟然真的有这样一个角落——油溪桥村。

后 记

我离开《芙蓉》杂志社去了西藏,然后从那高高的雪山之巅回到故乡新化,无论是肉体还是心灵都有种失重的感觉,有时在家里走着,分明看到坚硬的墙壁还在很远的地方,可是,却突然“砰”的一声撞上了,头晕眼花。坚硬的墙壁好像置于波动的流水中,不停晃荡。我找不到路径,只好静止不动。站了一会,房子里的家具包括茶杯渐渐清晰起来。

从喧嚣中脱身,我打定主意想回到安静里去,找到写作状态中的我。

我的心也仿佛置于流动的水中,怎么努力都不听使唤,无法静止。

这可能是流浪的惯性使然。

平时找我看稿提意见的人仿佛约好一样,不见了,我感到轻松,有时心头也掠过一丝孤寂。这个时候,冷水江市作协组织去油溪河漂流,邀我参加。

有朋友惦念,我很感动,欣然应往。

油溪河很多年前就入过我的小说,是一种半生熟的关系。我出去流浪近二十年,终究陌生了。

我的父亲在油溪桥那一带工作,我跟他去玩过,印象中穷山恶水。但我们漂流时看到的村庄,干净整洁,水泥道路阡陌纵横,今非昔比。我惊讶这个村庄的变化。

其时,省作协号召作家们深入三湘四水生产生活第一线,书写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践中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我抱着试一下的想法探问新化县委宣传部的同学,是否有值得书写的个人或单位,他毫无打停说,油溪桥村彭育晚。

至于彭育晚,我并不认识。

经多方了解,获知他是我高中同学彭育武的弟弟,有了一份亲切,加上我曾经当过六七年村支书,尽管久违,但曾对乡村治理有过一些思考,感到熟悉,顿时涨起兴趣,于是,我决定深入采访。

申报选题时,手里没有任何资料,内心很空,我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张图片,说的是一个人手举一根大棒,把穷神赶得满世界飞跑。于是,我临时决定以《送穷神》为书名申报了选题。

一过完年,我一头扎进油溪桥村。我和彭育晚一见就如故人。透过镜片看他的眼神,深沉坚定,凭直觉判断,他身上蕴藏很多东西。他很忙,只能每天中晚餐陪我到山上农庄吃饭时聊聊天,从山下到农庄,大约三华里。晚上,如果他有空,我们就在他家里聊天,兴味盎然,聊到深夜二点,意犹未尽。他思路清晰,睿智,深谙国家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说起乡村治理,一套一套的。他的言谈举止、思想涵养,无不显示他干练沉稳的素质,是个优秀的乡村工作先行者。

说到采访,我得益于我父亲的荫泽。油溪桥村组干部和群众,只要上了年纪的人,都说认识我的父亲,说我父亲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听说我是老书记的儿子,他们很高兴和我喝酒,扯谈,零距离相处,把我当成自己人,知无不言,毫无顾虑。我获得了第一手有益的资料,很详实。

在油溪桥村,除了认识彭育晚,还认识了张仁望、彭玉华、彭德友、彭阳兵等村组干部,我非常喜欢他们。他们的所做所为,真是感天动地。他们是梅山文化的杰出代表,朴素,倔强。

我采访得到的资料是一大堆乱麻,我希望找到头绪,盯着电脑发了数天呆,不知从哪下手。突然有一天,灵光在脑子里一闪,油溪桥村的成绩是干出来的,他们扎扎实实做了那么多事,就用他们所做的事做为书的框架结构。于是,我把他们做了些什么事,一一列出来,然后把与这些相关的东西归到一起,几经梳理修改,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油溪桥村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部书迟早会有人书写。机缘巧合,让我成为了它嬗变的见证人和记录者,我感到荣幸。我觉得是油溪桥村在唤我,让漂泊在外的我回到故乡,就是为写这部书。说实在的,写这部书,我比别人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是他们的老乡,他们说的方言土语,我懂,我甚至知道他们的言外之意,我们交流无丝毫障碍。那里有我父亲的足迹,有我可爱的同学,我对这一方山地充满感情。更重要的是,我有当村支书的经历。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把我的这一段经历记下来,油溪桥村的出现,彭育晚们的出现,使我找到了一个出口。当然,这部书写的是他们,但我把这一段的情感和兴趣都转移到了他们身上。完稿后,我把书名改为《嬗变》。从社会学这个角度来看,我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因为,只要世界还有穷困,还有落后,油溪桥村的做法,就有借鉴作用。

唯愿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更美丽,人民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