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靳以小说的姊妹花

来源:藏书报 | 李树德  2020年07月31日09:32

靳以的小说《秋花》和《春草》,是一对姊妹花。《秋花》列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二集,《春草》列入第八集,分别于1936年8月和1946年4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这是两部连续性的中篇小说,《春草》是《秋花》的续集,小说中的人物是一致的,表达的主题也是一样的。

作者靳以(1909—1959)是现代著名作家、编辑家。他虽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贸易系,但却钟情文学,大学时期就开始写作,并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33年,他在北平与郑振铎、巴金合编《文学季刊》,1936年又在上海与巴金合编《文季月刊》。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巴金共同创办了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秋花》创作于1936年初,是作者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秋花凋谢的色调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青年之不幸命运。小说主人公明生是个“不仅为着自己的幸福,也为着他人的幸福”而生活、奋斗的青年。明生“为了信仰”坐牢,五年后被释放出来,失去了与同志们的联系,他痛苦不堪,且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这时,他的第一个恋人青前来看望他,并日夜陪伴服侍他。可明生讨厌青,一心思念他爱过的另一个女子苓。青不计较这些,还曾去找过苓,说服她来看望明生。不久,明生病逝了,弟妹们把他“葬到母亲的墓边,为他植了一株长青松,立了一块石碣”。

在《秋花》的后记中,作者表示,《秋花》是其“第一个和读者相见的中篇”。《秋花》的语言质朴,但意味隽永,含蓄婉约,写景状物,各得其妙,主题的现实主义与语言散发出的浓郁浪漫主义相结合。但《秋花》也有些不足之处,有的地方缺少剪裁,因而与主题有游离之感,并多少有些苍凉而阴郁的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就是从《秋花》这部小说开始,靳以涉足革命者题材的写作,可是他把革命者置于太多的爱情纠葛之中,带有其早期作品中失恋者形象的阴影。

作为《秋花》的续篇,《春草》的立意实际上在《秋花》的结尾埋下了伏笔:“当着春天来到的时节,他的坟上生出了细细的春草。”《春草》突破了苍凉而阴郁的气氛,开始了对生命和希望的新思考。小说描写《秋花》的主人公、充满理想的明生去世三年后,河开草青,但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践踏着春天的原野。明生的精神仍活在人们心中,明生的两个弟弟陆续离开沦陷区,只有他的小妹明智和住在他们家里的几位同学,还处于日寇统治的险恶环境中,没有来得及脱离虎口。明智渴望离开这座沦陷的城市,加入到抗日队伍中。明生以前的两位女友青和苓不幸被逼做了汉奸的妻子,但她们仍记得烈士的爱,决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献出生命。为了掩护学生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青设法在酒宴上毒死了日本军官,可她被日本兵活活打死。而安分胆小的苓也把对死者的怀念和生者的觉醒融为一体,向明智通报了敌人戒严的消息,并利用汉奸丈夫的汽车,毅然把明智等热血青年送出城去。第二天,青年们顺利地到达金顶山下,又经过两天两夜艰苦的跋涉,终于来到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作者在《春草》中用诗化的语言,描绘出艰险环境中透射出的希望之光,整部小说洋溢着乐观情调。《春草》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曲折动人。作品通过青年们前仆后继的斗争和追求,揭示了民族精神如春草一般,具有强大的“生长的力量”,是剪不断、扑不灭的,中国大地终将迎来春草繁茂的美好时光。

作者在《春草》的序言中表示,《春草》是“献给那些茁生的有力的小草”的,“他们是有理想的,勇敢的,懂得爱也懂得恨,不为一切恶势力所屈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