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名家大讲堂:重塑生活 从阅读开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李婧璇 王坤宁  2020年09月07日09:01

“每年8月,来图书节挑点实惠的好书,与文化大家名家面对面,现场聆听一场讲座,岂不快哉!”一位每年参加北京国际图书节的读者说。

今年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大讲堂的主题是什么?会有怎样的呈现?嘉宾阵容如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名家大讲堂策划人吕楠。

文化滋养 润物无声

“今年名家大讲堂设定的主题是‘重塑生活 从阅读开始’。”吕楠一边与记者交流,一边看着手机里的演讲嘉宾行程,“得盯紧落实,大家都很期待,不能让喜欢的读者失望。”

之所以选定这样一个主题,吕楠坦陈是因为今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一切,“大家的态度从不接受到接受,从无奈到积极面对,在宅家抗疫的时间里,很多人渐渐发现,阅读能够让自己放下心中的恐慌,乐对人生;发现能让我们‘果腹’的,最终是那些作家、学者集自己多年功力写成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去体味生命的活法和意义。”

吕楠告诉记者,疫情期间,自己在与很多朋友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被外界信息所干扰时,就想着从自己喜欢的名家作品中汲取一些信念和力量,“他们渐渐发现越是那些经典的作品越滋养自己”。

在吕楠看来,这种滋养是恒久绵长、润物无声的,在某一个特定节点爆发时,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们能够有所坚持,不慌乱,不迷茫。这种阅读的力量,也是我们希望通过名家大讲堂能够传递给那些喜欢阅读的市民读者们的。”

“从大家脑海中的一个概念,到如今大家所熟知的线下读者互动活动,名家大讲堂之所以能够成为读者心中、口中的‘标杆’,在于我们多年所坚持的‘始终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吕楠笃定地说道,自己承办名家大讲堂的初衷未曾改变,“在最恰当的时候找到这一年度最合适的作家或者作者,解读自己的作品或者解读当年值得关注的一些文化现象。”

“读者的支持,是鼓舞我们办好办下去的原动力。”谈到每年那些追着名家大讲堂来听讲座的读者们,吕楠很是动容,“很多人都是放弃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赶着来看,基本每场讲座开始前40分钟,已经有不少读者安静落座,还有一些人背着自己喜欢的作家的图书,期待讲座之后的签名,每每看到这种场景,你就觉得之前所做的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那种感动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与众多名家的邀约交往中,从最开始的被拒绝到如今成为朋友,吕楠有着很多体会:“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真诚,我把读者对与这些名家渴望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真实地传递给他们。有些人会主动沟通,说今年名家大讲堂我们想聊点什么,有些人则觉得自己还需要沉淀就再等其他合适的时间,基本每年一到这个时间点,大家就想,我要不要在北京国际图书节的名家大讲堂上讲点啥?”

搭建桥梁 汇聚名家

在吕楠看来,对于今年的名家大讲堂,很多读者,尤其是追随很多年的忠实粉丝,他们的期望值蛮高。“大家已经许久没有现场感受与名家面对面的交流啦,一定非常渴望。为了不辜负大家,我们今年请了很多重量级嘉宾。”吕楠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嘉宾名单给记者看,其中有作家王蒙、徐则臣、刘一达等,也有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本次大讲堂延续以往国际图书节丰硕成果,成功邀请了有影响力的作家、行业精英与市民共同交流,推广全民阅读。”

对于这些嘉宾的演讲主题,吕楠提前“剧透”:“王蒙、徐则臣分别从文学创作与时代关系,文学与个人命运相结合的角度畅谈新时代的文学;在各大媒体平台备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学者单霁翔、马未都、蒙曼、张颐武、张宏杰等分别从历史、传统文化、诗词鉴赏等多方面阐述书籍能带给人们的巨大精神财富和人生智慧;本次名家大讲堂还邀请到经济金融专家朱宁教授,京味作家刘一达,以及青年演说家李尚龙,他们分别从各自领域介绍书籍蕴含的知识和滋养心灵的力量。我们期待为广大读者奉献一场场高质量的阅读讲座。”

今年由于受防疫需求所限,名家大讲堂开启了线上提前预约报名。“我们落实好防疫须知,确保每场人数不超额。”吕楠表示,为了弥补诸多读者因场地和防疫政策限制而不能到达现场的遗憾,本届名家大讲堂还将开设“中华文化会客厅”抖音号,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吕楠期待,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增强演讲话题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名家真正地走近读者、了解读者,搭建作者与读者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