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徐则臣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条条大路通罗马
来源:“民族文学”公众号 |   2020年10月15日08:37
关键词:徐则臣

重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中篇名作《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以下简称《凶杀案》)。

毋庸讳言,好小说对作家来说是非法的,它要跳出你的预设,要溢出,因为人物和故事有自己的逻辑。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小说结束时,安娜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一个安娜肯定比托翁当初构想中的那个安娜要动人,要自然和符合人性,她水到渠成地成为了自己。由此,有识之士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别想得太清楚,主观意志不能太强大,要贴着人物写。

说得非常对。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不这么干,他要准确,甚至准确都不够,要精确。在《凶杀案》里,他手执罗盘,精确地操控着小说的航向,写完了他说:“……我所希望写的东西百分之百地、准确无误地达到了。”这话倘非出自大师之口,肯定会招致一片骂声。文学不是科学,卷尺、量杯和数字对它是无效的。但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坚持用此类工具写出了《凶杀案》,你不得不承认,它依然是小说,而且是绝对一流的小说。他在这个小说里证明了,小说家可以是上帝。

掌控力之强首先在结构。《凶杀案》里充满了各种环,大环套着小环。整部小说是个大环。开头就写圣地亚哥·纳赛尔的死。被杀死的那天早上,他五点半起床,然后出门,从外面回来时,在家门口被杀倒下。这是一个封闭的环形结构。进入小说的细部,依然是环形的小结构,从某一处开始讲,且走且退,倒叙中又有前进,绕了一圈情节又回到出发点。如此一个个小环往下推,最后成就了一个大的环形。对一个训练有素的作家,讲个好故事不算难,难的是给故事找一个精妙的结构。一个匠心独运的大环结构已是相当不易,加西亚·马尔克斯还在小说内部整出了比奥运五环还多的诸个小环,确实是让人惊叹。

然后是巧合。在现代小说里,巧合其实是个忌讳,它意味着匠气和作家的偷懒,好小说要依赖情节和逻辑的必然性展开,而不是命悬一线在某个巧合上。加西亚·马尔克斯不管,拼命地在小说里使用巧合。他就是要证明巧合是如何导致一桩大家事先都知道的凶杀的发生,他要证明巧合在这里就是不可避免,如同宿命和规律。他做到了,依仗对每一个巧合的掌控,以及对通篇无数的巧合的精确谋划。

小说的可能性源于开放和歧义,小说的可能性也可以来自封闭与精确。所谓天马行空,所谓文无定法,所谓破后能立,说到底都不是乱来,你要在艺术上足够强大,方能随心所欲、步步莲花。

刊于《民族文学》汉文版202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