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诗刊》举办“二〇二〇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
来源:文艺报 | 黄尚恩  2020年10月21日06:48

10月19日,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主办的“2020新时代诗歌北京论坛暨全国诗词诗歌学会座谈会”在京举办。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出席并讲话。《诗刊》主编李少君、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叶延滨、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王山、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范诗银、诗人晓雪,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40位诗人、评论家与会。会议由《诗刊》副主编王冰、霍俊明主持。

吉狄马加在讲话中说,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四个自信”,深刻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用我们的笔墨积极书写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无论是传统诗词创作,还是新诗创作,都要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当前的诗歌创作非常繁荣,也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但还需要催生一批彪炳史册的时代佳作。同时,要站在民族的、历史的精神高度,积极建构新时代的诗歌美学,用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写新诗的、写传统诗词的、编刊物的、负责学会工作的以及参与诗歌评论、翻译的,各方面的同志都要团结起来,达成共识、促成合力,共同促进新时代诗歌从“高原”走向“高峰”。

论坛围绕“新时代诗歌、诗词的创作与发展”“各地诗歌学会、诗词学会的工作经验”两个议题展开。大家谈到,在新时代,诗人、词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书写当下的社会现实,及时反映人民的真实心声,表现新时代的新气象。从今年的诗歌创作来看,诗人们在抗击疫情、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题材的创作中积极发力,涌现了风格各异的诗歌佳作,但还需要进一步沉思、提炼。在艺术上,要敢于创新,不能总是沿用旧的意象、旧的手法,而是要积极从社会实践中捕捉生动细节、聆听感人故事,并找到能将之诗意呈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倡导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可以阳刚也可以阴柔,可以明朗也可以含蓄,可以华丽也可以朴素,但都要强调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诗歌作品的优劣,不在于形式的差别,而在于作品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气象和人民的心声。无论是新诗,还是传统诗词,都是表达现实人生的艺术形式。新诗写作者和诗词写作者要相互学习、借鉴,创造新时代的新史诗,共同促进新时代诗歌的繁荣发展。谈到学会的工作经验,与会的学会负责人表示,诗歌学会、诗词学会要不断延伸工作手臂,聚焦出人才、出作品展开工作,通过多种措施为诗人们的创作提供良好环境。要积极发现那些默默耕耘的基层写作者,给予最大力度的扶持。各地的学会要加强联络,强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通过多种传播手段让优秀诗作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