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心武:面向文学 背对文坛
来源:东方今报 | 梁新慧  2020年10月30日08:54
关键词:刘心武

今年,刘心武已经78岁了!从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算起,他从事文学创作至今已逾60年。关于文学,他有哪些独到的体悟呢?

10月,受河南天一文化邀请,刘心武来到河南郑州,做客天一文化讲坛,为读者带来《为时代画像——刘心武六十年创作谈》讲座。用刘心武的话说,从事文学创作60年,但为60年做系统梳理还是头一次,在78岁的年纪回顾60年,正好可以验证一下生命的活力。

他的创作,因读冷书而开启

1942年,刘心武出生于四川成都。1950年,8岁的他随父母定居北京。刘心武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不为很多人熟悉的冷书,而他的创作,也因读冷书而开启。

1958年,16岁的刘心武,读了一本冷僻的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个》。 这篇小说是以苏联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中的一枚奇葩。小说没有去展示群众斗争那种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读了这篇小说,少年刘心武就有了一些严肃的思考,写了一篇文章投给了杂志。没想到稿子登出来了,还上了封面提要。“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编辑给我写信,宣纸竖着写,认为我是饱学之士、苏联专家,请不吝赐稿,后来人家才知道,我是个中学没毕业的学生。”

后来,刊物编辑建议他写一些和自己的生活相契合的文章。刘心武此后写了不少散文、随笔。

回望少年,刘心武希望大家从书海中找到契合自己性格、产生共鸣、不那么流行的书。少年时代的刘心武,得以阅读大量作品,而每篇作品,都让他产生思考。刘心武说,1956年他读到孙犁的《铁木前传》,大受触动,放在以前,他会概括一个主题,但这次却说不出来。“我读到淡淡的哀愁,当时第一次有惆怅感。因此我觉得,读书惆怅是一大进步。”

后来,刘心武写了《桂花飘香》。一个学校门口有好几盆桂花。刘心武写了一个细节:一个幼儿园阿姨,将一批批小孩送到了小学,她路过校门口闻见桂花香,恋恋不舍。“这多少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有隐私难为人言,既快乐也惆怅。”刘心武说,在长期阅读中,要让自己惆怅,成为成熟的阅读者。

出乎意料,登上央视讲红楼

1977年,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轰动文坛,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而刘心武笑言,从1958年发表作品到1976年,这算是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他不断投稿,还试着写评论,这些文章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投稿发表的不少,但更多的是退稿。1961年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毕业后,刘心武开启了15年中学教员生涯。其间,他坚持阅读的同时,还做到了笔耕不辍。当时,他住在单位宿舍,传达室经常有他的一大摞退稿信。面对人们的嘲笑,刘心武不管那么多,也没有失望,再写。

或许是精诚所至,1976年,刘心武有了离文学更近的工作岗位——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而到了1977年,就有了《班主任》的问世。几年后,长篇小说《钟鼓楼》一举斩获茅盾文学奖。

2005年,刘心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开始“揭秘”《红楼梦》,至2010年共播出61讲。之所以解读《红楼梦》,用他的话说,除了“透口气”、换换脑子,更重要的是想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刘心武从《红楼梦》一路而来,还找到了《金瓶梅》,更是从中学到了不少冷触笔法。他在这两部伟大的小说中,学会了“冷”写法,于是就有了201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飘窗》和前不久刚出版的《邮轮碎片》。

脾气很倔,不喜欢场面寒暄

60年写作生涯,刘心武觉得自己没有不得了的成绩,但始终在写作,一直在发表文章。这期间,虽然曾被边缘化,但始终未出局。回顾60年创作生涯,后来者可以将自己作为个案,供大家批判。

无论是《班主任》《钟鼓楼》,还是《飘窗》《邮轮碎片》,刘心武直言,自己的写作就是为时代画像。无论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刘心武始终保持一个独特的习惯:面向文学,背对文坛。这个八字,是一个朋友对刘心武的概括,而他十分认可。

“我这个人脾气很倔,不参加文坛活动,不喜欢场面上的寒暄,但我跟基层群众的交往非常多。我不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因为我就在生活中,就在人民中。”

在很多人看来,今天的刘心武宝刀不老,是位大作家。而他说,他就是一个领退休金的老头,普通退休老头怎么生活,他就怎么生活。

没有规划,全都是兴致使然

分享会上,一位郑州市民抛出一个问题:刘老师,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刘心武不假思索: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珍惜当下。

“不热爱生活,我不可能从事写作。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当下转瞬即逝,我们与生活就是短短的交集,要去珍惜、感恩。”刘心武坦言,社会中人,经常会处在两难处境,是遵从内心还是迎合潮流?“我尊重内心,不打算把全部内心都表达在作品中,但面对社会时,我也会考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方式。”

他的《邮轮碎片》,就采取了“碎片式”的呈现方式。实际上,这就像乐高小说插起来,可以组成当代中产阶级的浮世绘。这种碎片化写作,是有意的,绝不是向碎片化投降。“人们常说现在的阅读叫碎片化阅读。其实,碎片化阅读都过时了。有些平台邀请我,都不让写了,而是让我说书,录制音频,让大家听书。”

和诸多作家不同,刘心武的小说一向温和、包容,作品中没有提倡学习的榜样,也没有反面,只是把他观察到的生活摊开来给读者看。

刘心武说,文学就是发现人性,表达人性。如果一部作品所有人都说好或都说坏,绝对失败;而一部分人欣喜万分,而另一部分人恨之入骨,就成功了。

78岁的刘心武,给自己树立了写作的四棵树:小说、散文随笔、红楼梦研究、建筑评论。“不过,我的创作从来没有具体规划,都是兴致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