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为身份共同体的“二本学生” ——从黄灯《我的二本学生》谈起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明湖读书会  2020年11月16日09:31

明湖读书会于2018年4月23日成立,是一个在暨南大学中文系现当代专业老师指导下由爱好读书写作的学子组成的读书会,成员含本科生、硕士、博士百余人,成员从2019年起曾参与《作品》杂志的“品藻”专栏及“明湖杯”大学生文学评论比赛。

申霞艳:《我的二本学生》是从黄灯心里缓缓流出来的,是从上课时的作文、课后的散步、日记本和课间零碎的对话、微信点对点的交流中来的。黄灯并没有太多预设,任百草生长。黄灯自己曾是“70后”的二本学生,后来到F学校任教,接触到“80后”“90后”的二本学生,这种代际和身份的对比打开了作品的纵深。黄灯温暖、多情,有写日记和保留“信物”的好习惯,她是生活的有心人,以写作对抗时光的流逝。她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接着她又出版了《大地上的亲人》,新作《我的二本学生》先在《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后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很多公众号都有转载、讨论以及采访。黄灯又一次切中了时代的脉搏。

今天来谈论这部作品,我以为至少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是文学的角度,作为非虚构的代表作家,黄灯是如何将零散的“教学札记”结构成当代教育的考察样本。二是从社会学角度发散开去,大家如何看待二本学生群体以及当代大学教育。

姚钰婷:《我的二本学生》是融翔实材料与广阔视野于一体,铸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辨于一身的非虚构作品。黄灯明显不满足于在书中单纯罗列学生的故事样本,而是志在“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一个个二本学生经历背后所折射出的中国大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考察代际交替之间呈现出的差异以及时代变迁图景。

她在书中将其大学时所在的“9202班”和从教生涯中遇见的“062111班”“1516045班”进行对比,它们分别对应“70后”“80后”与“90后”三个不同群体。从个体差异的角度中跳脱出来,黄灯得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国家发展、时代变迁中的二本学生命运。“9202班”的“70后”大多就业稳定,生活平静安逸。“062111班”中“80后”的生活虽开始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竞争,但也享受到了时代夹缝中的光芒,大都较好地安顿了自己的生活。给黄灯代际感最深的“1516045班”的“90后”,他们是信息时代的获益者,同时也是市场化时代的压力承受者。高涨的房价、严峻的就业形势、昂贵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使他们内心深处充斥着迷茫与沉重。黄灯的眼光是深邃且广阔的,透过她笔下三代二本学生的不同遭遇,我们窥见了短短30年间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快速转型的大时代变迁境况。

陈杏彤:我最为感动的是黄灯的身份切换,她不仅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关怀,还代表了父母、师长这一辈人对当代年轻人的洞察和理解。她之所以能跨越“海”和“渊”的代沟来给予年轻人体谅、安慰,是因为她并不将“70后”“80后”与“90后”视为断裂的存在,尽管这三代人各具特色。作者注意到“70后”经历的国企工人下岗潮成为一个家庭中的隐痛,并延伸至下一代的职业选择上;广东农村地区有大批“70后”常年外出打工,导致不少“80后”“90后”以“留守儿童”的身份成长起来;深漂第一代是否购入房地产成为第二代能否立足城市的决定性因素;“90后”面对着在“80后”人生际遇中就已出现的分化,突破阶层固化日益艰难。《我的二本学生》带领我们回望城市地理空间的变迁史。改革开放初期,一些错过高等教育或被下岗浪潮抛下的“70后”来到珠三角,城市建设有大量的空白之处等待他们。“80后”在广深发展的上升期步入社会,尚可抓住相对多的就业机会和平稳的房价,沿着时代缝隙的光芒寻找突围路径。待到“90后”就业之时,有限的公共资源已更难调配,广州城的边界向更为偏远的从化、增城推移。面对日益逼仄的上升空间和飞涨的房价,社会的中间人群——二本学生无奈之下选择撤退,于是呈现出1516045班的学生们“从没想过留广州”的局面。读者们通过《我的二本学生》足以看见和了解“80后”“90后”,他们不是“新新人类”,而是与中国现代化发展同步成长起来的。该书也正在警醒着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身都应将大学教育的意义回归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即便并不能全靠“读书改变命运”,但这句话始终不会成为悖论。

李 丹:黄灯以极大的热情探讨广深大都市和二本学生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企图从类似于社会固定群体调查报告式的记录中找出二本学生群体毕业后生活状况的规律。最后她发现学生个体的成长路径充满着多样的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息,他们的生命依托于广州这个城市绽放得更加鲜艳。《我的二本学生》对于城市空间的描写真实而又虚幻,龙洞多年前郁郁葱葱的树木,参差错落的楼房,多年后鳞次栉比的商业中心,繁华耀眼的大牌商标,都是这个区域的实景。黄灯带着眷恋、欣赏的情感为广州龙洞着色,她笔下二本学生在自己理想城市打拼的感人故事也是一代青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许多青年趋之若鹜的大城市,广州以其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环境、发达的经济、温暖的天气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年轻人,但它永远不属于某一个体,而是群体理想的映照。不过这座城市夺目的光彩会成为这群学生成长的底色,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生活智慧,明白自己内心真正所要。

马妮娜:市场经济下资本与资源主导的高等教育,致使就业压力骤增,尤其当一线城市大企业的招聘简章上赤裸裸地写着“第一学历为一本院校”,二本学生成为了被自动忽略的“他者”。在毕业就可能意味着失业的年代,社会一开始就为二本院校设立了一道无法跨越的门槛。

在仅19万字的文本中,作者通过一些具体小人物的故事,架构起了一部广州的城市变迁史,诸如成长、教育、就业、房价、代际关系……都是广阔、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二本学生,更是写给所有人。写给年轻人,让我们在残酷的社会竞争机制里,多一份坚持与希望、少一点功利与焦虑;写给教育工作者,愿他们带着眼睛和心,去关注朝夕相处的学生;写给父母亲人,希望他们给予正在成长的孩子更多的支持与爱,家庭始终是一个人勇气的来源;也写给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对年轻一代多一点宽容。

刘悦华:作品聚焦当代普通青年群体的生存图景和发展现状,“二本”一词,其所指不仅仅是高考过滤的结果,它映照着社会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小说善于追寻二本学生生活中的隐秘角落,深入描绘、刻画人生轨迹,从“二本”的放大镜里窥探社会的各种问题。作品将几十年前的“二本学生”与当下的“二本学生”进行对比,发掘时代发展投射在个人身上的绚烂与阴影。二本学生生存在高校生态链末端,是朴实的工薪阶层奋力追赶社会高速发展的脚步的结果。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主体向上挣扎的生存形态,小镇刷题家面对的生存困境,现实修罗场里,二本学生上演着与生活焦虑之间的困兽之斗。

陈晓亭: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来处,却可以决定自己的去向。教育的意义,在于为自己的人生博得更多的选择权。但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却发现自己拥抱的并非光明未来,而是焦虑与迷茫。《我的二本学生》以教师视角观照二本学生的生存图景,折射年轻一代的普遍的命运走向。二本学生的尴尬,在于文凭所负载的那一丝希望,让他们看到了似乎跳一跳便能摘到的果实,然而当他们真的试图凌空一跃时,却发现脚上的负重不断将他们往来处拉扯,在夹缝的境遇中体会着“高不成、低不就”的悬空之感。他们虽生活在这个城市,却不属于这个城市。面对日益固化的阶层壁垒,他们感受到了一种无话可说的麻木、一种无处突围的无奈、一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但广东奋斗的商业精神的浸润让他们不甘于就此屈服。黄灯的写作,正是以二本学生突围的努力为标尺,丈量一个时代发展的未来空间。

毛苹清:黄灯将二本学生的命运与原生家庭联系起来,家庭优越不仅塑造学生的性格,也让她们拥有更大的试错成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追寻心中所想。反之,贫穷的学生“没有太多的选择”。二本学生比之重点大学的学生处于更加尴尬的境地——他们属于中国大学中最庞大但又不受重视的群体。黄灯清楚地看到了学生在不同领域的无奈与挣扎,但并不悲观,她希望学生能够明晰自己内心的选择,从现实和命运中突围。

赵 琦:《我的二本学生》意在探讨大众化教育时代,乡镇青年的命运遭际与其身后家庭之间隐秘的关系,并追问中国普通年轻人突围的方向及可能性。黄灯借“80后”“90后”两代学生的“众声喧哗”和他们碎片化的故事告诉读者,关键是在大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赛道。就业压力、学历贬值这些现实问题似乎表明,学生们的去向越来越受制于其背后的家庭资源,但黄灯反对原生家庭决定论。一方面,她在结构性问题显现的地方用人道主义的微光照亮那些踽踽独行的奋斗者;另一方面,在她的书写中,家不只是一屋一院,也是精神港湾,她重现了虚构文学作品中黯淡已久的家族精神。重视教育、坚忍不拔、开垦蛮荒,上一辈人有他们的局限,但正是父辈们的挥汗如雨和奋力托举,无数青年才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说到底,家庭只是一个起点,而朝着什么方向如何走下去,更多的是一个有关自我探索的问题。黄灯警惕分数、绩点、证书、职称这套世俗的价值体系,一个更好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她还追问,当教育的价值由“认识你自己”变为“改变命运”,数据、算法制造出源源不断的层级、竞争和焦虑,拖着人在赛道上被动前进的时候,我们是否离真实的生活经验和内心真正的需求越来越远。

谭 莉:大众化教育时代,“985”“211”“一本”“二本”等概念涌现,将大学生群体分割成多个部分,但是能够进入名校的学生终究是凤毛麟角。处于大学金字塔底端的二本学生构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既不受重视,也很难得到话语权。“二本学生”深知这一身份给人生道路带来的阻力,他们身上独立而坚定的精神却让人动容。黄灯注重呈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发生的蜕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承载家庭的殷切希望,通过教育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大都市打拼。当遭遇现实困境时,他们身上表现出“90后”一代惊人的毅力和耐力。无论是考研考公的路上屡战屡败,还是在就业路上磕磕碰碰,他们仍然坚定自己的路。竞争时代给二本学生带来的危机感使得他们明晰自己的处境,不会做不切实际的梦,而是脚踏实地地前行。即便是有房的“深漂二代”也从未想过依靠父母辈的财产过活,他们都更注重自己的独立奋斗。他们用努力将前人对“90后”的标签重塑,“坚韧”“坚持”“坚定”或可成为其新的共名。

郭 婧:《我的二本学生》为人们观照这一群体提供了多个视角。一是珍贵的社会样本。从包分配到自主择业,二本学生的自由度虽提高了,但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以一己之力来承担就业、购房、养活家庭等的风险与压力,与自由度成正比的是焦虑感也在大幅度提升。从学生视角阅读,更使人产生共鸣。当教育只能给学生带来“分数为王”的理念,当“二本”已然成为一个学生考研、就业的先决条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在教育这条路上到底是走远了还是走偏了。回归“教师”的写作视角,作者以平视的姿态记录下了学生百态,其温润平实的语言,让人深切感受到一个老师对学生的责任、用心与关爱。这份爱,也正是推动二本学生走到聚光灯下最真实的原因。

(本文发于中国作家网与《文艺报》合办“文学观澜”专刊2020年11月1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