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治安用文学为农民代言
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 唐小未  2020年12月04日08:44

成都的12月,与小雨结伴而来。气温骤降,提醒人们深冬渐近。

锦江区天涯石东街一小区里,84岁的王治安肺功能不是很好,寒冬更要借助呼吸机呼吸,但他坚持边吸氧边写作。

这是他的第五台电脑,前四台“写坏了”。洋洋洒洒600多万字,凝聚着他40多年的心血、忧思与真情。

他随手点开 20年前所著《希望在中国》——刘氏4兄弟放弃稳定的工作,回乡当农民创业,成就商业大亨的传奇故事,边看边写,这在当下依然有启示意义,人才、科技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支撑,而农村是中国的希望,中国人的饭碗都端在农民手里。

他始终关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始终牵挂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得与失、喜与忧,为农民发声、为农民代言,最终形成他的文学。

《人类生存三部曲》:《国土的忧思》《靠谁养活中国》《悲壮的森林》,就是王治安“三农”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

关注土地,替“国土的忧思”发声

时钟拨转到1990年夏。

一群行色匆匆的村民,走进王治安供职的《四川日报》,希望借助舆论监督,推动当地政府解决乱占土地问题。他们情绪激动、大声疾呼:“还我们土地,我们要吃饭。”领队说明原委,当地乱占乱用土地现象严重,村民耕地少了,四处上访疾呼求援,迟迟没有回音。

农民“还我土地”的呼喊,牵动着王治安的敏感神经。从剑门关山区农村走出来的王治安深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经中国古典哲学熏陶,他更明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来,土地是最宝贵的生产资料。

王治安在《四川日报》编辑读者来信,接待了不少反映土地问题的案例。凭着记者的敏锐洞察力和深邃思辨力,他对人地矛盾进行系统研究,土地情结和争地隐忧喷溅笔端,形成《啊,国土——忧患的警钟》(后改名《国土的忧思》),却连续遭遇三家出版社拒绝。

“当时各种思潮存在,思想上难免受束缚,加上改革开放春潮涌动,人们希望少谈困难,多谈发展”,这也是他好长一段时间不得不面对的困境。但他坚持发声,捍卫土地、为民争地。

“书写出了土地与人口的矛盾和隐忧,提出了面向未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符合历史真实、历史规律,我们内部多次讨论,最终还是决定出版。”后来出任成都出版社社长的谭继和,以历史学家的远见和勇气将该书付梓出版。

1992年,该书曾被称为“我国第一本关注土地的报告文学”。

关切粮食问题,发“靠谁养活中国”之问

《国土的忧思》问世不易,在社会上产生的反响却始料未及。先后多家媒体连载、宣传,被改编成电视剧《血祭黄土地》。1992年底,第五届全国书市在蓉城举办,书卖出5000本。“这在当时很不容易了。”王治安说。

“这本书论述的问题关系中国亿万人民的未来兴旺发达和幸福。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既要利用好土地资源,保护良田沃土,使人们丰衣足食,又要解决好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占用部分土地而带来的矛盾。”英籍华裔著名作家韩素音高度评价此书,并为书的再版作序。

中国有 960 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却仅有世界可耕地的7%,养活着世界人口的22%。世界标准是人均7亩耕地,中国人均只有1亩。在这本书出版不久,全国迎来第三次土地管理失控。西方学者在莱斯特·布朗其《谁来供养中国》中断言:“未来中国人养活不了中国。”

布朗的言论警醒了王治安。“我在青年时期遭遇过‘三年自然灾害’,更知道粮食多么重要!”知识分子的民族自尊心和深沉历史忧患,触动他在人地矛盾上关切粮食问题。

在《靠谁养活中国》中,王治安警醒世人,只有靠中国农民养活中国,靠中国人养活中国。他揭露耕地减少的原因在于土地管理混乱、政策随意性大、基层干部乱作为,呼吁通过制度设计、政策补贴、扶持农村等,鼓励农民不要撂荒土地。

这与当下国家提倡“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高度契合,也反证了王治安观照现实的理性思考,驾驭宏大主题的娴熟表达。

他说,一个作家最大的幸运是,你的作品能得到历史验证,能得到广大读者认同。

守护绿荫,为“悲壮的森林”呐喊

“读他的作品,绝不是件赏心悦目的轻松事儿。他的书,让你读得心惊肉跳、扼腕长叹、坐立不安,似乎应该站起来做点什么。”评论家吴野这样形容他的阅读感受。

这样的感受绝不止吴野一人独有。从事生态文学研究的高旭国、闰慧霞认为,“‘真’和‘实’是王治安创作的灵魂所在,是他报告文学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力量的奥妙所在。‘真’就是真人真事、真资料真数据;‘实’就是不轻浮不虚夸,经得起读者推敲和时间检验。”

王治安把真实作为报告文学的生命。

他出夔门,入南疆,越秦岭,几乎跑遍全国,采访数以千计的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和普罗大众,收集了几大捆资料,记录了上百个笔记本。几十个春秋过去,笔记本还珍藏书柜,舍不得丢。纸虽泛黄,思想依然深邃,情感滚烫如故。

写作就是爬格子,很辛苦,但他勤奋努力,退休后还继续写作,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

1998年全国推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王治安写就《悲壮的森林》,反映树倒、山空、人穷的恶性循环。“最大的烦恼就是少数干部不理解。”当时,王治安不止一次被误解、受指责、吃“官司”。但他始终保持读书人的气节与风骨,以独立人格进行独立思考。

“我学哲学,崇尚辩证思考。我的书是问题型、忧思体,都有辣味。社会有矛盾不可怕,我们也不光把问题摆出来,而是既揭露不好的一面,也弘扬好的一面,在这种对比中给人启发,推动问题解决。”当下,“生态文明”已然深入人心,王治安还在继续书写、发声呐喊,推进整个社会的觉醒……

王治安,196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哲学系。历任《四川日报》社文艺部副刊编辑、高级记者,中国作协会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写就《拥挤的地球村》《三峡大移民》《熊猫苦难的日子》《呵护长江源》等大量优秀生态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