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聚焦高质量出版系列第二季: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业界篇) 主题出版:一锤一锤才能敲出火花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左志红 张雪娇 袁舒婕  2020年12月15日08:51
关键词:主题出版

主 持 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总编辑 丁以绣(左)

对谈嘉宾: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辛广伟(中)

中共党史出版社副社长 潘 鹏(右)

既能反映社会主流意识、传播时代价值,又具有社会影响力、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主题出版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特色出版形态。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上述重要时间节点,出版界精心策划了一批有规模、有分量的主题出版物。

12月2日,围绕“主题出版的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主持人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主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总编辑丁以绣与两位嘉宾——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中共党史出版社副社长潘鹏,在北京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嘉宾们认为,在主题出版领域,出版社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并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敲击出绚烂夺目的火花。

及时把握大势 创新内容生产

主持人:一提到主题出版,很多人会想到政治读物。确实,政治读物是主题出版的重点。同时,今天的主题出版已经远远超出政治读物的范畴,辐射向大众出版、专业出版、少儿出版等各个领域。主题出版要实现高质量出版,应如何进行创新?首先,我们从如何实现内容题材的创新开始,请两位举例谈谈这方面如何提高主题出版质量。

辛广伟:策划好时政类主题出版图书,首先要做到“三个把握”:把握党和国家大局,把握国际大势,把握读者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所想所需。同时还要有极高的政治敏锐度,极强的创意能力,了解出版规律。这几点结合起来,才能推出好的主题出版图书。

例如人民社2015年推出的《共抗法西斯》。2014年2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俄罗斯索契冬季奥运会时会见普京,两国元首商定,2015年两国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消息一出,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前所未有之大事,意义与影响皆非凡,要主动策划相关选题。我们紧紧围绕“共同”“共抗”关键词进行思考,很快策划了《共抗法西斯》中俄文版。我们邀请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主编,邀请两国历史学家共同撰写,又邀请俄罗斯著名的维切出版公司加入,由该社和人民社分别出版中文和俄文版。该书是全球第一部由中俄两国学者共同编写的抗日历史书籍,出版后在两国均引起较大关注与反响。该书被中宣部列为重点主题出版物,被外交部作为国礼,由两国元首会见时相互赠送;被中方文化部、国防部等多个部门作为特殊礼物向来华参加纪念活动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援华二战老兵,向参加中俄文化、军事等交流活动的代表团及相关嘉宾赠书;同时该书还成为了中俄两国共产党在俄举行的重要纪念会议活动的会议用书。该书之后又在加拿大出版了英文版……通过该书,特别是通过俄罗斯历史学家的讲述,非常有效地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为保卫世界和平付出的重大牺牲以及为此作出的巨大而独特的贡献。而正是因为及时把握大局大势,才有了该书独特的宣传效果。

潘鹏:的确有很多人把主题出版等同于政治读物,有的人认为主题出版宏大无形。其实,主题出版是可以细化出门类、提炼出经验的。

中共党史社出版了很多服务于广大党员干部的主题图书,如被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和《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等。在出版这些宏大叙史图书的同时,我们并没有遗忘大众出版、青少年出版。相反,我们认为,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如何让青少年感兴趣,让他们乐于学习和了解,需要我们出版人花更多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也开发了一些专门面向青少年的图书,如“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丛书”“儿童文学红色经典丛书”等,明年我们还将推出“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教育学生读本”。出版社编辑们打造的“读·党史丛书”,目前已经出版30多辑,也是为了服务对党的历史感兴趣的广大青少年。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表达方式

主持人:主题出版不是僵化的教条和枯燥的概念,虽然有时需要应时而作、应时出版,但绝不是简单的应景出版。主题出版也要有真情实感、有策划含量、有学术品位,或趣味性强、轻松耐读。请两位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主题出版怎样实现表达方式的创新?

辛广伟:这点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多数主题出版图书的读者对象是大众,所以,出版人要努力策划好通俗读物选题。要考虑大众的接受度,考虑不同群体的阅读习惯与兴趣,让图书贴近读者。优秀通俗读物既是主题出版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必须下功夫。

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人民社随即推出了《雷锋画传》。这一年出版的雷锋主题图书达140多种,《雷锋画传》发行20多万册,居全国之首。该书入选中宣部重点主题出版物、全国青少年好书推荐书目、农家书屋重点书目等。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该书立足青年阅读习惯,立足读图时代,从写作方式、字数规模、宣传营销都有创新。在形式上,该书采用流行的画传体,用图文书形式讲述雷锋故事。在内容上,文字规模确定在3万字,读者可以在40到80分钟内读完。在题材设定方面,用故事体叙述,再配以大量生动的照片,图文并茂,生动可读。宣传时,我们精心设计邀请了五位身份贴切又极有号召力的名人来推荐。其中有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姚明,面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读者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以及“当代雷锋”郭明义和因雷锋电影而知名的雷锋战友乔安山。老中青三代名人推荐,使得该书格外引人瞩目。我们还专程到抚顺雷锋纪念馆举行了首发座谈会。正是这一系列创新做法,才让该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潘鹏:在这方面,我们主要还是在讲故事、讲细节上下功夫,就是我们常说的“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去年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中共党史社出版了《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这本书由82篇短文组成,生动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82个故事。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们并没有满足于讲故事,每篇文章末尾,都有精练的文字照应现实,揭示故事背后的道理。这本书出版后一年多时间内就重印了6次,累计印数5.2万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反响。

同样是讲故事,还可以在内容体裁、呈现方式上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比如我们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画典》,通过著名美术作品串联党的历史,让青少年在赏名画的过程中了解党史,把党史教育和美育结合在一起。还有明年即将出版的《邮票上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等,都是通过邮票、歌曲串联出党史中的故事。

利用前沿技术 创新出版形式

主持人:主题出版要真正做到让年轻读者入脑入心,就要积极拥抱新媒体,采用融媒体等青少年读者喜欢的出版形式。请两位谈谈这方面该如何创新?

辛广伟:人民社密切关注追踪数字时代的变化及对出版的影响,并最早想到结合数字技术、云空间及手机制作了视频书。我们制作的第一本视频书是《图解政府工作报告(2015)》,这也是中国第一本时政类视频书。

2015年初,当我们感知到这样一种结合可以应用后,立即想到正在编辑的《图解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图文注释,如果植入二维码视频,就可以让读者通过手机随时看书中的相关视频,这对读者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对学习把握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前所未有的帮助。我们的这个设想得到包括国务院办公厅领导等的大力支持。于是,植入经过精心剪辑的20多个视频的《图解政府工作报告》视频书正式问世,且发行了近10万册。

当时市场上使用二维码视频的图书只有几种,也没有名字。我们研究后就把它命名为“视频书”,又给它起了英文名字叫vBook,是参照eBook起的。之后,我们相继推出了一批时政、历史类主题图书,包括迎接十九大的《将改革进行到底》等系列。

图书之外,我们也积极探索新的阅读方式。结合人民社的时政出版优势,创建了“党员小书包”APP,为党员阅读和开展组织生活提供服务。同时我们针对不同地区的党建工作需求,为他们量身制作相关内容,并及时更新,受到广大党员读者及基层党组织的普遍欢迎。

潘鹏:在拥抱新媒体方面,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主要基于党史出版物,逐步构建党史专业内容数据库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出主题库,为专业研究机构或人员提供服务。二是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出历史纪实、人物回忆、大型资料工具书等电子书,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制作有声书,服务不同情景下的读书需求。三是我们也在积极尝试传统出版与VR、短视频的融合。四是正在与北师大历史学院历史影像研究室合作摸索对党史场景的体验。

在这方面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举措,最近我们启动了一个“捐声助盲活动”,改编中共党史社故事性比较强的图书,录制成若干有情节联系又短小且吸引人的音频,捐赠给盲人朋友。今后,我们还将加大在这方面的探索力度。

扩大营销渠道 创新营销手段

主持人:主题出版要扩大影响力,还要不断创新营销手段、扩大营销渠道。在这方面,两家出版社有什么好的做法?

辛广伟:主题出版不是为完成任务,而是出版的重中之重,因此相关图书一定要宣传,而且要创新方式,善于宣传。

屠呦呦获诺奖消息一发布,人民社第一时间策划了《屠呦呦传》,并很快推出。为做好营销,除了常规宣传外,我们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举办《屠呦呦传》外文版输出签约仪式,向国际宣传,以外带内。为引起中外出版商的注意,特别是尽快向国外出版商发出信息,我们第一时间翻译成英文稿后,立即在北京举行该书签约仪式,很快外电广泛报道了该消息。二是在宁波举行《屠呦呦传》首发式,对国内开展特色宣传。为更好地吸引国内读者的目光,我们在屠呦呦的家乡宁波,和宁波市委一道举行了隆重且有特色的首发活动。三是利用seven-eleven便利店进行宣传,吸引青年读者。我们与seven-eleven便利店合作,在全北京的所有seven-eleven便利店书架中摆放销售《屠呦呦传》,把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传记与诸多中外一线文体明星的书刊放到了一起,吸引了众多青年读者的关注,产生了独特的宣传效果。有一家制药企业,一次订购了一万册。

潘鹏:主题图书营销方面,我们最近也着重在新媒体营销方面下功夫。

比如我们配合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推出了7分钟微电影《画说党史》,在全网和高铁、动车以及北京地铁、公交滚动播出,让党史活起来,让名画动起来,受众达几千万。

中共党史社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传播党史和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目前已经与一些权威机构或媒体微信公众号建立了宣传推广合作关系,每逢重要纪念日、重要活动等节点,都制作相关专题书单。

打造重点图书 做到落地生根

主持人:主题图书发行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请两位谈谈如何促进主题出版更好走出去?

辛广伟:主题出版图书是人民社“走出去”的核心内容,我们在此方面主要有四点心得。

一是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要讲好中国故事,人民社的优势是时政类和社科类图书,所以我们输出的最重要图书都是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建设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像《习近平讲故事》《平“语”近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共产党建设》等,其中《习近平讲故事》《平“语”近人》均输出了近30个语种。

二是善借渠道,注重实效。国际上有许多著名出版和发行主流渠道,设法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善于借船外宣非常重要。人民社的许多合作伙伴都是国际知名大公司,这对于提升外宣质量效果明显。像斯普林格公司的《习近平讲故事》英文版、西班牙大众出版社《平语近人》西文版、维切出版公司的《共抗法西斯》俄文版、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朱镕基答记者问》及圣智学习集团的《中国疫苗百年纪实》《抗疫日记》《对外开放40年》英文版等都属于此。

三是入乡随俗,话语落地。走出去的图书内容叙述必须本地化,要理解国外读者的需求与接受习惯。要因地制宜,入乡随俗,使我们的图书话语在国外接地气。我们的一些重点书在翻译前都要有针对性地酌情改写。

四是因势利导,善于宣传。为了做好《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阿文版的宣传,我们特别选择在摩洛哥的网红书店——灯塔书店举办特色首发活动。不仅邀请官方人员出席,还邀请文化界、知识界的知名人士、艺术家等出席,将该书的内容与中摩文化、贸易交流等一并讨论,还现场举行阿文版朗诵活动,一下就引起了该国多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兴趣。不久我们发现,许多摩洛哥书店都主动把该书摆放到了店中非常显著的位置展示。

在宣传《屠呦呦传》阿文版时,我们在宣传文案上把屠呦呦比喻成中国的居里夫人,为使读者对中医有具体概念,邀请了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在首发式现场展示中医治疗等。

潘鹏:党史图书走出去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案例,比如2004年,《毛泽东健康之道》韩文版、《邓小平健康之道》韩文版出版。2006年陈锦华的《国事忆述》日文版出版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共党史社也在借助丝路书香工程,积极与国外出版公司合作。2014年《习仲勋画册》英文版出版,并在塞尔维亚国际书展上举行全球首发式。《习仲勋画册》英文版的出版,是出版社“扩大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人民了解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作风,讲好中国故事”迈出的坚实一步。

做好顶层设计 加强整体规划

主持人:对一个出版社来说,要做好主题出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从制度和团队等各方面推进,在这方面,两家出版社各有什么经验?

辛广伟:人民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班子重视,长远规划。社领导班子牵头主抓,将其作为核心工作,顶层设计加提前谋划。每年都进行专题规划和部署,将年度重点选题与五年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时间节点,提前策划大量选题,再选择优秀作者进行创作。

二是注重质量,求优求好。人民社主题出版图书种类与数量都非常多,但并不是每本都出色,也有一些急就章,表现平平的。为此,社里制定了控制品种数量、提升内容与发行质量的方针。围绕某一主题,我们会将已策划的选题集中比较,砍掉重复的一般选题,使主题出版质量得以提升。由此逐步形成了较好的主题系列,如图解“两会”系列、图解“全会”系列等。

三是优选作者,共同谋划。人民社非常注重作者的选择,这是保障质量的关键。同时,还要善于和作者沟通。有的作者虽权威、知名,但写作时常忽视读者的接受度,这时,编辑就要善于把读者的期望传达给作者,事先提出好的大纲、体例和写法,和作者密切探讨,拿出作者喜爱的书稿。

四是制度保障,培养人才。社里制定了相关奖励措施,对纳入社重点的主题出版图书,在编校印及宣传营销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同时注意人才培养,每年组织研修、培训等,特别是安排、鼓励青年编辑主动策划、参与主题出版编辑工作。

潘鹏:我们的体会也是主题出版要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总能敲击出火花。

在这方面,我们也有成功的案例。通过梳理已经出版的有关图书,我们发现党的隐蔽战线史是党的历史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长期以来资料缺乏,观点杂陈。中共党史社就策划了一个“隐蔽战线春秋书系”,比较全面、系统地把隐蔽战线的历史和功绩展现给读者。书系由3套丛书支撑:一是传记卷——集合不同层面英雄的群体写生;二是回忆录卷——呈现不同战场人员的亲历回忆;三是史述卷——推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隐蔽战线史。这样,既反映了历史的整体脉络,也观照到个体的经历细节,兼顾各方面读者需求。

2018年,我们出版了“隐蔽战线春秋书系”中的传记卷(10本),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9年,我们又出版了回忆录卷(10本),使书系规模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提前谋划部署 献礼建党百年

主持人: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家出版社在主题图书选题方面,有哪些出版计划?

辛广伟:作为党社、党创建的第一家出版社,这方面的计划当然非常多。这里简要介绍一个正在进行的工作,我们特别策划了“百年百书”,即百年风华、百书呈现。

这100种重点图书涉及几个方面,一是权威纪事类,如《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等,都是由权威部门编写。二是大型重要文献、集成类图书,如《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记录小康工程:中国脱贫攻坚系列丛书”、《时代华典——全国美术馆馆藏精选集》等。三是重点学术著作,比如《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百年史纲》《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方法论》等。四是重点通俗读物,比如《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等。五是重点艺术类图书,比如《美术中的党史》《风华百年——音乐党课50讲》《光荣梦想——文物中的百年党史》等。

此外,在走出去方面,将授权外国出版公司推出一批重要成果,如《中国共产党如何改变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的英文版、俄文版、西班牙文版、日文版等都已签约。

潘鹏:明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党史专业出版社,我们做了系列谋划部署,提前启动普及读物、学术著作、人物传记、画册等多个项目,明年将推出一批比较优质的主题图书。

这其中除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一些权威著作外,还有反映百年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节点的经典美术作品《中国共产党百年画典》;有30位著名党史专家联袂打造的党史普及读物《中国共产党100年100事》;有讲述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程,揭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不竭动力的《百年大党的常青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故事》;有“中共一大代表传记丛书”(13本);有系统梳理和分析党在一些专门领域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总结历史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丛书”,以及刚才讲到的“隐蔽战线春秋书系·史述卷”、《邮票上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等。

(本文图片由本报记者张雪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