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感受文学经典的精神力量 ——王愿坚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现实意义
来源:解放军报 | 杨勤良  2021年03月20日09:3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青少年读者是手捧着著名军旅作家王愿坚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憧憬着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未来成长起来的。他们从这些小说里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辉煌的奋斗历史,懂得了共产党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王愿坚的小说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使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其作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像星星之火一样燎原大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2019年春天,我收到王愿坚夫人翁亚尼前辈给我寄来的七卷本《王愿坚文集》。这套文集于2018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面世后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和喜爱。文集中有30多篇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深深地吸引了我。

《党费》《粮食的故事》《三张字条》《小游击队员》等都是我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少年时翻看着精美的连环画,被里面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所感动、感染,留下了深刻印象;青年时代,我投笔从戎,走进军营。那些年,战士们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王愿坚创作的小说,比如《夜》《足迹》《肩膀》《草》《食粮》《启示》《路标》……

《足迹》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攀登雪山时的悲壮一幕。雪山顶上,周恩来同志那句“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深深地刻进了读者心中。翻越人迹罕至的雪山,在生命禁区里前进,雪地上留下的足迹永远刻印在读者的心中。大雪纷飞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历史的天空。

《路标》中的主角是一位14岁、名叫罗小葆的红军小战士。他在过草地时掉队,无助地只身前行。在他最困难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红军干部模样的人,他从这位干部身上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红军干部告诉他,北上才是红军的出路。因此,北上成了掉队小战士心中的路标,激励他向北前进。夜深的时候,罗小葆思考着、在疲倦中进入了梦乡。第二天醒来时,那位干部已经出发了。有人告诉他,那人就是毛泽东。小战士万万没想到,和自己在一起的人竟然是毛泽东同志。他把激励化为动力,向北飞奔。因为,那里是中国革命的希望。

王愿坚于1944年7月来到抗日根据地,那一年他才15岁,第二年参加革命队伍,在部队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杂志社编辑,这些经历成为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厚实基础。

爆发于1953年的东山岛保卫战胜利后,王愿坚来到那里,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写下了《珍贵的纪念品》和《火》两篇短篇小说。《火》讲述的是国民党军队偷袭东山岛,岛上人民群众协助解放军战胜敌人的故事。

小说《三张字条》围绕“我”、通信员小吴、程老爹三人展开。1949年,解放大军南下途中,“我”在借宿过程中巧遇程老爹,引出红军的两张借条和新四军的一张借条,由此演绎出军民鱼水情深的曲折感人故事。作者不少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这种叙事风格的作品更容易让读者进入故事里,从而产生共鸣。

王愿坚小说创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大型革命回忆录《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接触了大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原始素材,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使作者采访到了许多老红军战士,从而打开了创作的阀门。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此时的王愿坚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礼后,已经是一名有着30多年军龄的老兵,创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远征,也是王愿坚小说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始素材。

《肩膀》讲述通信员小秦带着伤痛,艰难行进在荒无人烟的草地,意外见到朱德总司令的故事;《食粮》描写红军在藏区将被国民党反动派抢去的牛羊归还藏族牧民的感人故事;反映爬雪山过草地时红军战士与周恩来副主席故事的有《夜》《草》等小说……

中篇小说《虹》是一篇5万余字的小说,也是王愿坚众多小说中最长的一篇,同样是一篇展现工农红军草地行军的力作。男主人公是红军连长肖国成,女主人公是老党员伍芝兰。小说围绕女主人公伍芝兰孩子丢失,引出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故事,最终孩子回到母亲怀抱。孩子是未来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也是革命的希望,小说结局寓意着革命必定成功。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伟大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主席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里所讲的,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王愿坚的这些作品,生动描绘了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和历史功勋。长征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王愿坚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所讲述的感人故事,对每一个党员同志都是一堂心灵的启迪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