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扶持实体书店、推动数字阅读……上海推出十大举措促进全民阅读
来源:澎湃新闻 |   2021年04月16日08:43
关键词:上海 全民阅读

15日,上海市发布《关于促进上海全民阅读工作的实施意见》,主要任务包括: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打造一批深受市民群众喜爱的“家门口的阅读空间”;扶持实体书店发展;推动数字阅读长足发展;加强青少年阅读指导等。十大举措详见:

一、加强阅读内容引领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物的学习阅读,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阅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读物的学习阅读,增进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大力推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题出版物,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重点出版物的阅读推广,积极开展相关主题读书活动,重温奋斗历程,感受国运昌盛。大力提倡阅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二、增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

面向不同阅读群体需求,丰富出版产品的内容、载体和形式。重视经典作品的出版和阅读推广,向读者推荐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出版物。鼓励打造代表上海以及国家出版和文化水平的传世精品,支持原创出版品。大力推荐具有上海特点和特质的优秀出版物。加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作品的阅读推广,拓展全球视野,增进文明互鉴。结合上海丰厚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深化“建筑可阅读”“在行走中阅读”“在寻访中阅读”等专题阅读活动内涵。

三、提升阅读品牌活动能效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发挥上海读书节、市民文化节、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等大型活动在促进全民阅读工作中的价值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加强全民阅读活动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上海旅游节等本市重大节庆活动联动,提升“上海品牌”聚合力。鼓励各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围绕“4·23 世界读书日”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读书节、读书周、读书月、阅读季等全民阅读活动,做大做强特色活动品牌。鼓励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发挥紧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特点,开展全民阅读促进活动。推动长三角区域重大全民阅读活动有效联动。立足文化惠民,推动更多优秀出版物、便捷阅读服务、高品质阅读活动进商圈、进楼宇、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

四、完善阅读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结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公共图书馆主阵地作用,以总分馆制为抓手,优化基层阅读服务网络,加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更精准的阅读服务。结合五大新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进一步提升品质、城市历史风貌保护等中心工作,科学规划和布局阅读场所、设施和内容建设。鼓励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建设运营与自身主题契合度高、配套性强的阅读空间。鼓励商场楼宇、交通枢纽、影院剧场、银行医院、连锁经营品牌等服务机构和场所因地制宜设立阅读设施。推动街镇图书馆、社区(居村)阅览室、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基层阅读空间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 实践中心、邻里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综合性公共服务场所联动发展,资源共享、功能融合、活动互通,打造一批深受市民群众喜爱的“家门口的阅读空间”。

五、扶持实体书店发展

扶持一批品牌知名度高、创新发展能力强、特色鲜明突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实体书店。支持实体书店拓展常态阅读服务空间,积极开展公益性讲座、读书会、文化沙龙、新书首发等阅读活动和与文化惠民活动。面向不同读者需求,打造一批专业书店、特色书店、校园书店。鼓励新华书店升级改造,探索图书配送、教育服务、阅读定制等与全民阅读相关的线上线下立体化、多元化经营模式。支持实体书店与影院、餐饮、文创等休闲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集阅读学习、展览展示、文化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场所,嵌入市民“生活圈”。

六、推动数字阅读长足发展

鼓励支持出版单位发挥资源优势,推出更多数字化阅读内容,并依托“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和自有平台等加大推广力度。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特征,巩固上海在电子读物、有声读物、网络文学、知识服务、在线教育等领域的优势,发挥互联网企业和新媒体阅读平台创新性和创造力,构建数字阅读内容供给新模式。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社交媒体、专业论坛、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开发完善阅读 APP、服务公众号、兴趣小程序、阅读学习社群等具有聚客引流功能的新型线上运营方式,扩大优质数字阅读内容的抵达率。

七、加强青少年阅读指导

注重时代性和导向性,加大贴近青少年读者需求和阅读习惯的主题读物出版和推荐力度,通过组织学习讲座、开展读书征文、组织诵读演讲等方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注重科学性和适读性,倡导阅读从娃娃抓起,倡导家庭阅读与亲子阅读,鼓励开展与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相适应、有利于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各类阅读活动。注重多元阅读渠道融合、阅读与实践结合,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内阅读活动,引导青少年多读书、善读书、活用书,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社会机构参与青少年阅读推广。

八、加强特殊群体阅读保障

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应设置盲文阅读、有声阅读专区或专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应提供更多无障碍、多感官阅读服务。拓宽和畅通社会各界为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开展志愿者助读、组织出版物捐赠等服务和捐助的渠道,鼓励有针对 性地组织开展乐龄阅读、助残阅读,提高老年人、残障人士的文化生活品质。进一步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特别是城市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阅读权益,鼓励社区、学校、 企业和相关机构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获取知识、提高技能,推动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九、扩大阅读推广力量

鼓励和吸引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全民阅读设施建设、提供全民阅读服务。引导党员干部带头阅读,以学习型机关建设带动书香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热心阅读推广的文化名家、社会名人的引领作用,鼓励支持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和专业社团建立阅读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规范引导线上线下“讲书人”“阅读推广人”“图书推荐者”等专业化发展,鼓励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组织和个人开展公益阅读推广服务,开展选拔、培训活动,扩大阅读推广队伍,提升阅读推广品质。

十、加强阅读文化培育

发挥各类媒体在培育和弘扬阅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辟专题专栏、推介优秀读物、刊播公益广告等方式大力营造阅读氛围,充分挖掘读书陶冶情操、读书成就人生、读书提升生活品质的感人故事,加强对重点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快推动全民阅读与教育、影视、旅游、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重点发展“阅读+”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培育品质生活与阅读相伴的理念,打造无处不在的阅读体验。发挥阅读相关学术机构的支撑作用,围绕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的政策建议,助力阅读文化培育和阅读理念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