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胡愈之与赵家璧:一角丛书
来源:北京晚报 | 杨建民  2021年06月01日08:19

赵家璧(左)与胡愈之在北京纪念开明书店六十年社庆会上。 1985年10月19日

“一角丛书”《日俄对峙之中东铁路》

缘起

1931年9月,一批名为“一角丛书”的小册子在上海问世。这套“一角丛书”,每册用半张白报纸六十四开,计64页,能容纳一万五六千字,定价一角,故名“一角丛书”;但这套丛书名,在编辑心里,不仅从售价取义,还含有并非高头典章,多为短小精悍之作,仅触及知识之“一角”的意思。

这套丛书,是由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设计主持的,他就是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的编辑赵家璧。在学校期间,因编辑校刊,赵家璧与良友图书公司的主持人伍联德结识,并得到伍的赏识,受聘主编该公司一个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月刊《中国学生》。毕业后,顺理成章,进了“良友”公司。在大学期间,赵家璧常常到图书馆读书,在那里见到整套整套,规模庞大的外语本作家全集,如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等;进书店,又见到“万有文库”“ABC丛书”等多种形制统一的套书。这些套书排列起来整齐美观,内容又丰富多彩,深深吸引了赵家璧,这成了他后来编辑“一角丛书”的诱因。

大学毕业进入“良友”后,赵家璧便立即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现实。他当时考虑,刚开始,搞大型丛书也许条件不成熟,可设计出版一套小型丛书,应该容易办到。恰巧,他在一家西文书店,见到一套淡蓝色封面的袖珍丛书。这套丛书为64页本,内容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一个专题一册,作者大都为本学科的专家学者。丛书每本售价5美分,几十种整齐摆在桌上,很是引人注目。赵家璧立即决定下来,就依照这种方式,弄出一套丛书来。

回到公司,赵家璧马上与专管出版印刷和成本会计的同事相商。经过核计,拟出一个大致规划,即:用半张白报纸,得64开页,出成一种小册子,售价一角。这样,销三千册可以保本。当时赵家璧认识的各方专家学者不多,所以丛书内容除去国内外政治、经济等知识外,小说、散文、传记也是重点。这个计划,很快得到老板伍联德的同意。

相识

不料,这套丛书生非逢时。先行出版投石问路的,是几种从国外书刊编译而成的小册子,包括《今日四大思想家信仰的自述》《斯大林传》《生命知识》;另两册是创作集,作者是陈梦家和穆时英。刚刚出版面世,就遇上了“九一八”事变。一下子,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转向了东北。几册“一角丛书”放在书店几无人问津。上海如此,外地的书商自然反应冷淡。一下子,编辑赵家璧也极感沮丧。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家璧立即对先前的做法进行反思:“一角丛书”优势在快讯,定位应当是更多层面的读者,所以,必须考虑到时代现实和读者的需求。当时,日本人侵略我国东北,是最大事件,是人们现实的关注焦点,倘抓住此,应当能将丛书做活起来。经过几天思考,赵家璧决定,必须大胆地反映现实,必须向有关研究专家约稿,才能保证书的质量,产生社会反响。

第一个为赵家璧想到的,是进步的政论家、大名鼎鼎的国际问题专家胡愈之。当时,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出版不久,并轰动读书界,现在若能请他来写一本有关东北事变和国际关系的小册子,一定会符合读者热望的。可是,赵家璧与胡愈之并无交往,甚至找不到熟人为其介绍。但年轻人的勇气和干劲激励着他,他便以毛遂自荐方式,直接去约请这位当时已颇为著名的作者。

此时的胡愈之,正主持着商务印书馆有影响的《东方杂志》。杂志编辑部设在法租界的辣斐德路(今上海复兴中路)的一座小洋楼上。赵家璧便拿着一张名片,几册已出版的“一角丛书”样书,去见胡愈之。递上名片后,赵家璧在会客厅等候,心里却在打鼓。他怕这位名人不认他这个小编辑,或派个助手来敷衍一番,打发他走。这种情况,赵家璧遇见过。可是,胡愈之很快并非常热情地接见了赵家璧。在翻读了赵家璧带来的几本小册子后,胡愈之认为这是普及知识的好形式,值得好好出下去。当赵家璧直接提出希望他为这套书写一册有关当前东北问题的文字后,胡愈之马上答应下来。当他知道赵家璧想在编辑位置上大干一番时,便勉励说,图书编辑工作是值得有志青年干它一辈子的。因此,赵家璧告别出门后,用他后来的话:简直不相信第一次向一位知名作家和大编辑约稿,会获得如此顺利的结果。

此后不过一周,胡愈之的一部稿子便寄了过来——《东北事变之国际观》。稿子对“九一八事变”后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应考虑如何通过国际法条款,向国际社会表达态度作了说明。书稿的内容也颇有精彩。稿子的第一部分,题为《东省事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认为:“假如东省事件不至直接引起世界大战,那么至少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这次东北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种准备,亦犹之1911至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备一样。”

稿件第二部分,名为《东省事件的国际形势》。其中,胡愈之分析了此次事件后英、美等国的不同表现,以及日俄之间的过去,现实关系许多都富有预见性。例如:“苏联目前的外交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竭力维持和平的关系,静待资本主义各国对立关系的恶化,而决不愿轻举妄动,最近苏联和波兰及法国提议订结互不侵犯条约,就是这个用意……这些已可证明这次日本占领辽吉事件,决不至立即引(日本)起反苏联战争,不过为未来的反苏联战争的准备而已。”

稿件的第三部分,是“东省事件的国际法的研究”。作者认为,在当时现行的国际条约中,可以适用于对日外交的,大概有以下三个条约:一,国际联盟约章;二,巴黎非战公约;三,华盛顿九国条约。随后对照中国外交事务,分析了这几个国际法在当下的适应情况。认为政府在此次对日外交方面,有三个错误:

“(一)于事件发生时,未即通知美国及九国条约签字国,使美国得避免其条约上应负的责任,不再出面干涉。(二)日本既已在东省有战争行为,而中国政府并未通知非战公约签字国家,尤其是非战公约的‘发起国’,因此美国更可以置诸不闻不问。(三)中国误认国际联盟为唯一救主,而在国联提出时又不敢根据十六条指出日本违反公约从事战争的事实及责任;却根据那空洞无物的第十一条,向理事会提出。理事会自然不愿意而且也不能强制干涉。于是日本直接交涉的主张,便得到最后的胜利了,我国的外交乃全盘失败了。”

畅销

这样一部有分量的书稿,作者在短序中说:“是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省以后几天陆续写成的。”从其中的研究及国际形势分析看,的确可见胡愈之作为国际问题专家的眼界及深厚学养。这些内容,又正是关心、关注东北事变之后形势走向的国人特别需求的。因此,这本《东北事变之国际观》出版之后,一下子成为轰动全国的畅销书。这本书一畅销,改变了赵家璧对这套“一角丛书”的编辑方针,那就是:配合当前国内外形势,想方设法争取对路作家,写出人们关心的内容稿件。随后,赵家璧又沿着此路,约请其他专家写出《东北抗日的铁路政策》《日俄对峙中的中东铁路》《国际联盟理事会的剖析》等书稿,(从题目看,这些书显然受到胡愈之书稿的影响),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就在当年年底,该丛书出了20种,共计销出十万余册。一度遭到冷落,几乎中途夭折的“一角丛书”,起死回生。由此带动,两年内,一共出版了80种,行销达50万册。

这套“一角丛书”,是赵家璧编出的第一种丛书。可出版后受“九一八事变”影响,差点胎死腹中;但很快调整思路,以胡愈之《东北问题之国际观》等书为契机,不仅抓住了读者,赢得了市场,还带活了整套丛书,使它重获生机,真有些成败皆系于此(“事变”)的味道。数十年后,赵家璧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说:“回忆这最初一段试编丛书的曲折过程,如果当时得不到著名作家胡愈之等热情支援,我那个编成套书的梦想,可能就到此结束了。”

在当时,人们之间的关系,还是颇有意思的。这次约稿之后,赵家璧就很久没有见到胡愈之。一直到1950年,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在北京召开,赵家璧才与已担任出版总署署长的胡愈之第二次见面;之后又是三十多年,1985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开明书店创建六十周年纪念会上,赵家璧才又一次见到胡愈之(左图)。由于坐在近旁,赵家璧说到了当年胡愈之为其“一角丛书”写稿的旧事,并表达感谢。胡愈之谦虚地摇摇手:“这些事完全是应该的。”不料之后不过三个月,年高九旬的胡愈之老人逝世,这使赵家璧感到震惊。他立即写出一篇纪念文章《哀胡愈老》,表达哀思。在文章中,他再次提到当年胡愈之为“一角丛书”写稿之事,并特别强调:“我此后近六十年走在编辑出版的道路上,当年胡愈之先生爱护青年雪中送炭的盛情,在我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是起了关键性作用的。”

当然,赵家璧当年主动调整出版思路,约请胡愈之写作出版《东北事变之国际观》,也是他后来在出版界得以成功的关键。胡愈之的这本小册子,竟然使一套原本遭到冷落的丛书“起死回生”,也算是机缘凑泊。这些虽然与社会背景大有关系,可关注时代,关注读者需求,未始不是这一本书与一套书,一个编辑和一位作者故事的基本视点。这个基本视点,对于我们今天的作者和出版界,也许仍有着相当的参照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