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梅兰芳在石家庄的两次演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宫立  2021年06月10日07:17
关键词:宫立 梅兰芳

如果要绘制梅兰芳的演出编年地图,在所有的城市中,北京、上海肯定是重中之重,但石家庄也不能不提,因为梅兰芳在20世纪50年代曾两次率领梅剧团到石家庄演出。

第一次是1953年。据《梅兰芳年谱》,梅兰芳“3月中旬至4月初,第一次到石家庄,在专区礼堂演出二十天”。1953年4月2日,“新华社石家庄4月1日电”《梅兰芳在石家庄演出》报道:“梅兰芳率领的京剧团从三月十五日起在石家庄举行公演,受到石家庄和附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是梅兰芳第一次在中小城市演出。梅兰芳在石家庄的演出剧目有《断桥》《宇宙锋》等”,“在梅兰芳剧团演出的每一场中,剧场里都挤满了愉快地来欣赏他们的表演的观众。观众不仅有石家庄的工人和市民,也有郊区和临近县属各村庄的农民,甚至还有远从安阳、德州、太原等地来的群众”,“七十岁的老工人赵德山和另外一些老工人还特别请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代向梅兰芳致谢”,“在梅兰芳的演出过程中,石家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曾召开市内的戏曲工作者座谈。许多戏曲工作者都对梅兰芳刻苦钻研的精神和他的优秀的表演艺术,以及他的开始深入各地为劳动人民演出的精神深为崇敬,表示要向他学习”。梅兰芳率领的剧团是哪天结束在石家庄的演出的呢?据《姜妙香年谱》记载:“1953年4月4日,梅剧团石家庄专区礼堂夜戏(最后一场告别演出):王琴生《捉放曹》,梅兰芳、刘连荣、姜妙香、萧长华、王少亭合演《凤还巢》。”梅兰芳后来回忆,“一九五三年的春天,我初次到这里来,在专区礼堂演了二十天。那时候,正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端,此地的工业建设也正处于一个打基础的时期”。

关于这次在石家庄的演出,最让梅兰芳感动的是观看群众的热情。梅兰芳在1953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发表的《欣慰的演出》一文中提到,“我过去的演出活动大抵限于几个大城市里,从一九五二年春天起,我和剧团的同志们就尝试到中小城市去演出,其间先后到过石家庄、无锡等地,以求更广泛地接触工农群众。有一次在石家庄演《霸王别姬》,我刚出场走到台口念引子的时候,池座里好多位农民同志把头上的毛巾摘了下来,等我归座以后,他们仍旧把毛巾罩在头上。当时我不了解这是什么缘故,心里很纳闷。等到剧终,我出来谢幕时,发现池座中的那些农民同志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又把头上的毛巾摘掉,并向我鞠躬答礼,我才明白这是他们对我的礼貌和热爱”。关于这一细节,梅兰芳在很多场合对别人说起过,由此可见石家庄普通群众对梅兰芳表演艺术的喜爱和梅兰芳对石家庄观众的印象之深刻。

第二次是1958年。据《梅兰芳年谱》,梅兰芳“4月6日,赴石家庄和太原巡回演出……5月4日,在邢台剧场演出……5月12日,抵达太原。16日,在太原市长风剧场作首场演出……6月11日,抵达石家庄。15日,开始在石家庄剧场演出,从20日起在专区礼堂演出。25日,由石家庄回到北京”。关于这次演出,梅兰芳说,“我们这次带来的剧目不多,演出时间也不长,而观众的情绪是那样热烈,使我们感动,同时也使我们感到不安。因此,在临别的时候,向大家致谢和道歉”。相比第一次石家庄演出的二十天,这次才十天,的确不长。第一次的演出地点只有专区礼堂,这次还有石家庄剧场。这次演出的剧目有哪些呢?由《姜妙香年谱》可知,“5月12日,梅剧团抵达太原。5月16日至26日,在太原市长风剧场演出《奇双会》《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剧……6月20日,转至石家庄专区礼堂继续演出,演出剧目与太原演出剧目相同”。

两次演出相隔五年,梅兰芳对石家庄这五年来的变化感触颇深。为此,在《石家庄日报》1958年6月24日第3版《最新最美的文字和画图》一文中,梅兰芳说道:“五年后重来石家庄,此地的面貌果然变了,铁路东面增加了许多工厂,规模宏大的纺织厂、制药厂、发电厂已经投入生产和正在筹建中的大厂小厂,数不清楚。就拿我们演出的石家庄剧场来说,记得当年还是一块白地,现在,它的周围都有了高大的建筑。我想,等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再到此地看看,恐怕又认不得了”,“此地的文化事业,也有了显著的成绩。我们看到了这里独有的丝弦剧团,演员们都在继承前辈的遗产上向前发展。石家庄专区戏曲学校的学生演出了河北梆子《大登殿》。学校成立不满一年,有些学生才十一二岁,但是都有基础,当他们演到精彩的地方,大家不禁脱口说:‘先生教得好。’这个学校是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举办,这种经验,值得推广。”

梅兰芳当时经常到各地巡回演出,田汉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尽道人间几度闻,工农百里听梅君。正因亿万新观众,艺事于今倍馥芬。”每到一地,梅兰芳感受到的都是观众的热情,这让他不由地感叹“劳动人民,使我的舞台生活起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我的热烈欢迎和关怀,给我以极大的鼓舞,也给我以新的力量,使我的艺术创造有了新的生命,因而增强了我的舞台实践的信心”。

(本文系“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项目资助”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