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80后”作家马金莲:扎根泥土 聆听大地心跳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李佩珊 李泽阳  2021年09月28日16:26
关键词:马金莲

“我有理由、有义务,更有信心书写好时代背景下中国、西部、乡村、各民族等文学命题。这是我写作的支撑点,更是18岁那年选择文学时的初心。”近日,获得“宁夏最美统战人”称号的固原市文联副主席、民盟盟员、“80后”女作家马金莲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出生于1982年的马金莲一直在西海固生活和工作,18岁时开始文学创作。她始终怀着一颗真挚纯朴的心,坚持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着对现实生活的真挚情感,她的笔触从未离开过她生活、关注和热爱的西海固这片热土,真实地还原与展现着这里民众的生活现状、人生故事和命运状况。马金莲告诉中新网记者,乡土文学作品都不是简单地从生活里复制,它需要经历一定的构思、打磨和提炼。

“我喜欢在乡村集镇上游走,观察那一张张鲜活的生动的被生活牵动的脸庞。”尽管如今生活在城市,为了继续小说创作,马金莲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农村,和村里的老人聊天,聊他们的过去生活,挖取珍贵的素材。

马金莲坦言,鲜活的素材都在真正的生活里。坚持文学创作21年,她的作品不少是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带有温暖、善良、古老生活的质感。“过去不等于过时,反而能让你时时回头探望的,正是经过时间的纯粹留下的永恒。”她说。

“尽管我在利用每一个机会回乡村,但社会裂变的速度和纵深度早就渗透和分解着乡村。”马金莲说,如今书写乡村也远比书写城市难度大。对她来说,怎样留住这些乡村记忆,怎样记录乡村之变,是现在写作的主要方向。

“我多次去移民点调研和采访,面对着满地瓦砾和黄土,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用文学的笔触记下这些村庄的变迁,和那些随着生活步伐奔跑在大地上的乡亲的故事,尤其是在生存条件相对落后的西海固地区,为了奔向好日子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马金莲说,工作之余,她把大量时间花在开展下乡调研、搜集素材上。

在民盟固原市委会工作十年里,马金莲结合自身写作优势,所撰写提交的提案多次被固原市政协会议作为大会发言选用;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担任固原市政协三届、四届政协委员;撰写提交的论文被民盟”一带一路“经济论坛选为大会发言获得优秀论文集。马金莲的工作得到了固原市委统战部、民盟宁夏区委会、民盟总支、支部和盟员的肯定。

2018年,马金莲的短篇小说《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荣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她成为获得鲁迅文学奖的首位“80后”作家。迄今为止,马金莲已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多篇作品被译为英文、法文、俄文、阿文在国外出版。

“多年写作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方向:写底层,写现实,写生活。”马金莲说,紧贴地面,以深厚情感书写最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聆听新时代大地深处泥土的躁动,弘扬各族儿女内心的真善美,肯定人心、人性中的光与暖,是她无悔的选择。

“心会老,身会老;唯时间不老,唯生活不老。我对文学的痴迷和坚守不会老,我会始终以一颗平常朴素的心,扎根泥土,用文学书写我们时代的故事。”目前,马金莲的新作品《孤独树》已出版,新的作品也即将与读者见面。这些贴近生活的作品犹如精心调制的“浆水和酸菜”,依然是一如既往地味道醇厚、耐品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