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套独具创意、别开生面的大书
来源:文艺报 | 徐德霞  2021年10月18日07:59

2021年欣逢建党100周年,从出版育人的角度来说,恰是童书出版百年一遇的大好时机。在众多同类选题中,由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童心向党·百年辉煌”主题绘本书系格外亮眼。

这是一套精心策划、别具创意的丛书。它从独特的儿童视点、儿童生活、儿童绘本出发,以一条红线、16个节点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同时一个个在精美图画映衬下的独立小故事,又能与当代孩子共情,把当代孩子的视线、情感带入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百年来的几代少年儿童共同体验腥风血雨的战火硝烟,激情燃烧的和平建设,万众一心、励精图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不息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一套特色鲜明、深入浅出,读得进、看得懂,又能打动人心的优秀儿童读物,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党史教育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历史,重视对下一代的传统教育,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绵延不绝、从未断裂的根本所在。我们相信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见现实,也照见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讲好中华民族文明史,特别是讲好党史,以党的光辉历史教育下一代,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是童书出版者的首要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作家自觉地以培养教育下一代为己任,在革命传统题材的书写上矢志不渝,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并多有建树。从《小兵张嘎》《王二小》《鸡毛信》《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等革命历史题材故事,到张品成的以写苏区红军和红小鬼生活为主的“赤色小子”系列,再到近年出现的多部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很多战争故事、经典战例,英模人物已经化为一种永不磨灭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很多革命小英雄形象、英模形象也牢牢地扎根在大众之中,影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但是“丹青难写是精神”,时至今日,相较其他题材的创作,红色书写依然是有较高难度的。如何还原历史,重现逝去的战争场面,在真实客观地反映史实的基础上,又能真切地折射出时代精神,并让这种精神浸润人心,薪火相传,达到“学史明智,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还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尤其是给孩子们讲党史,对他们进行爱党爱国教育难度更大。丛书以孩子们易于接受、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很好地处理了“儿童性”“时代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百年间,党的历史波澜壮阔,党所开创的事业是上下五千年从未有过的开天辟地的大事业,有关党的史料浩如烟海,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灿若星辰,面对百年辉煌厚重的历史,苏少基于“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系列的成功经验,决心再次聚焦时代主题出版,以儿童绘本的形式反映党史,是一次自抬标杆、高难度的挑战,体现了出版社的大气魄、大智慧、大担当和高度责任感。

要实现这样的构想,这套书很好地处理了三对关系,一是儿童故事与党史的关系。该套丛书撷取了党史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重要节点和重要历史人物,以真实的儿童故事为蓝本,让每一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每一本都是百年党史上的一个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比如,反映解放前的8本作品中,分别选择了建党、安源儿童团、井冈山起义、红军长征、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以及两个儿童英烈刘胡兰和小萝卜头作为主题。新中国成立后的8个历史节点及事件则是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两弹一星、改革开放、科技兴国、精准扶贫、绿色发展和面向未来。16个故事和人物,每一颗都如同闪闪发光的珍珠,由一条党的百年历史红线串起,形成一个大套系图书的整体性。同时每一颗珍珠又自带异彩,是独立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每一本都紧扣时代主题,既体现了党对儿童的关怀,又体现孩子对党的热爱与忠诚,并坚定地追随党,积极投身到党的事业之中。另外,党的百年辉煌史,也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一个个儿童故事,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窗口,透过这些窗口,窥见一个时代的风采,进而勾画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历史。这种巧妙策划,难能可贵。

二是“小切口”与大主题的关系。我理解的所谓小切口,即小人物、小事件、小窗口。这套丛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很好地解决了小与大、轻与重、浅与深的问题,做到了以小见大,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所谓“小切口”的设计,以主编李东华的话来说,就是“以简短的故事、简洁的文字、简约的形式承载历史的厚重”。她把其概括为“四个统一”,即儿童性与史诗性的统一、启蒙性与文学性的统一、故事性与纪实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未来性的统一。这样高度理性的概括,很好地阐述了这套丛书的独特出版理念。比如,反映红军长征的《一把青稞粒》,作品以一名不足龄女孩追随红军长征开始,以亲历的形式,既再现了人们所熟知的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之艰险,又突出了女孩的个人独特感受。其他几本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抗美援朝不是直面前线战斗故事,而是讲述孩子们捡废品、节省每一分钱,集腋成裘,全国少年儿童为志愿军捐了两架飞机。而反映“两弹一星”精神的不是大科学家的故事,而是以两个少年为主体,学科学、爱科学,自己动手组装小发电机的故事。另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来,四本书反映了四大国家战略,有在科技兴国的感召下,深圳的孩子们积极参与城市建设的《未来之城》;有反映精准扶贫的《苗寨飞歌》,有改造生态环境、绿色兴国的《绿色的塞罕坝》,还有反映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伟大成就的世界最大单口径望远镜的天眼工程《中国天眼》。可见每一本作品,作者都极其用心,精心地选择新颖的角度和独特的内容,力求不落俗套。即使是两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英烈刘胡兰和小萝卜头,也力求写出新意。这就是我要谈的第三点,即通俗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回顾自五四运动发轫的中国儿童文学,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不断自我反省、不断自我调整,不断进取的艺术创作之路。尤其是革命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空洞的政治说教,概念化的故事、脸谱化的人物形象,比大人还能干的“高大全”式的小英雄,差不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类题材的统一范式。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有所突破和改观,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基于此类题材的特殊性,乃至今日,主题出版的最大难点依然是如何攻破“假大空”、表面化,还文学作品以真实与生动、“润物细无声”的艺术感染力,以取代直白空泛的思想、概念图解。

这套主题绘本中的大部分作品都能以生动丰富的故事内容、真实的细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简洁的语言来构建一部完整的文学艺术品。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刘胡兰(《青纱帐 红小花》),以刘胡兰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如何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的成长故事为主,这就避免了与小学课本的雷同;而《光明》这一部作品,则紧紧抓住狱中的小萝卜头渴望光明、喜爱光明、盼望光明、喜欢上学这一点,注重以情动人。而在《闪闪发光的广场》中,本意取自开国大典这一开天辟地大事件,作品呈现的故事内容却不是开国大典,而是为了迎接开国大典北京市民欢天喜地报名参加修整天安门广场的故事。小主人公偷偷地跟着爸爸来到天安门广场,亲见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可笑的是他不但没有帮上多大忙,反而为了找一只小鸡仔,险些弄丢了自己。这看似童趣侧露的闲来之笔,实为匠心独运,恰恰彰显了此套大书以儿童为本的出版理念。其他各本也角度新颖、各有可圈可点之处。丛书凸显了苏少特色,为党史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新形式,也获得了可资借鉴的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