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功勋》:在弘扬民族精神底色上立“功勋”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杨雯  2021年11月10日15:42

近日,重大题材电视剧《功勋》首轮播出收官。该剧成功塑造了8位功勋人物形象,其创作过程、成果,也为中国电视剧生产创作立下了一大“功勋”。

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的电视剧《功勋》创作座谈会上,与会者谈创作、话心得、聊感想,一同将这次创作过程化为影视人可资借鉴的经验。

给群英立传

《功勋》取材于首批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经历,用单元剧的形式,串联起他们的人生故事。8个单元包括《能文能武李延年》《无名英雄于敏》《默默无闻张富清》《黄旭华的深潜》《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

对于这样一部“群英戏”的创作,总导演郑晓龙起初是信心不足的:“以我以往的创作经验,通常‘自下而上’的创作是容易成功的,而这种‘自上而下’的创作,要想成功极为不易。何况又是这种以真人真事为蓝本,而这些人物在我们刚开始创作时大部分还健在,能施展的艺术创作空间有限。况且,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大都是老百姓完全不了解的,核物理、核潜艇、航天、医药、农业育种科技等,让老百姓看懂都不容易,又遑论感兴趣?”

为了实现“传得开、讲得好、留得下”这一目标,郑晓龙和创作团队首先做的,就是大量案头工作的转化,并从中找到解题和破题的思路。“作品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功勋人物自带光芒,他们为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当然,也要做好解题和破题的工作。每个功勋人物一生中都做过很多事,写什么?不写什么?根据什么进行素材提取?我们要写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郑晓龙表示,“有些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容易辨识,比如,屠呦呦、袁隆平、于敏、黄旭华、孙家栋,他们的不凡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有些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不那么好辨识,比如申纪兰,她是新中国倡导和践行男女同工同酬的第一人,为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作出了重大贡献;再比如李延年,他参加过大小战斗20多次,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带领部队坚守住346.6高地,是李延年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

对此,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电视剧《功勋》紧扣爱国主题,艺术化表现了功勋人物的崇高理想、过人胆识和浩然正气,鼓舞了广大观众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是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的精品力作”。

因情感共鸣

可以说,《功勋》以宏大叙事构筑的精神和信仰为筋骨,以微观镜头捕捉的情感和生活为血肉,采用平视视角,让功勋人物可信、可亲又可爱,让平凡和伟大两种特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因为真实的细节,让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感染了观众。在《功勋》中饰演李延年的演员王雷,回忆起了自己采访李延年老人时的感触:“李延年老人在接受采访、叙述往事时很多记忆模糊了,可能记错一些时间、一些细节,但我们发现,他绝对不会记错的就是战友的名字。他所回忆的所有战友都牺牲了,但他这一生中,从没忘记过他们的名字。这让我印象深刻,所以我在表现他与每一位战士之间的事迹时,着力在他与战士的情感上下功夫。”

《无名英雄于敏》单元导演沈严也谈道:“在长达半年多的资料搜集和采访过程中,我们才渐渐走近这位氢弹之父的生活,通过他的家人、学生以及同事们的口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的形象——他是一个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天才,但是可以因为国家的需要放弃所有的荣誉;他平时温文尔雅,但是在科学面前,却实事求是、寸步不让;他爱妻子、爱孩子,却因为自己很少回家,没有办法陪伴家人,这个事情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憾。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于敏生前一直拒绝氢弹之父的称谓,反复强调这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我不认为这是老人家简单的谦逊,因为我们在采访中亲身体会到,于敏背后千千万万个像他一样的人,为祖国的强大付出无法想象的努力。”

“剧中弘扬的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底色——穷且益坚。寓非凡于平凡之中,融超常与家常为一体,这是《功勋》在英雄叙事中别开生面的地方。”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从主题立意层面对《功勋》的创作进行了评析。

“运用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该剧诠释出功勋人物崇高的人生品格。”《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说,《功勋》在构建艺术时空、塑造英模形象、探索审美表达等方面,均具有鲜明特色,为主题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为传承启思

《功勋》播出之前,功勋人物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字面上的英雄,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并不为人们所熟知。而该剧播出以后,却为广大观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以及一堂深刻的思想洗礼课。在这一点上,也得到与会专家一致肯定。

在赵彤看来,《功勋》不仅是一组赞美诗,还是一道思考题。“《功勋》所书写的人物,是具有鲜明时代标志的英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勋杰。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行和中华优秀儿女为什么好。”赵彤说,今天,在新中国经过70多年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之时,在国家实力和物质条件强大充裕的条件下,我们如何保持坚毅的进取精神,如何创造新的功勋,这或许是《功勋》带领我们在缅怀英雄前贤功绩之后,留下的思考。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无上光荣,这是前贤心胸,更应是后来者的襟怀。

仲呈祥认为,《功勋》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立下“功勋”:其一是在党的领导下,依靠艺术家,遵循艺术规律,实现题材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创作生产力编、导、演、摄、音、美等诸因素的优化组合,用心、用情、用功地在屏幕上为“共和国勋章”8位获得者立传、为共和国辉煌历史画像、为新时代明德;其二是努力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令作品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其三是以成功的艺术实践为濒临消亡的中国中篇电视剧创作在新时代再现独特的审美优势,重放言简意赅、凝练节制的中华美学精神光彩,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生路。“因此,《功勋》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