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启动 用“斜杠式”文学评论,挖掘经典的全新魅力
来源:文学报 | 张滢莹  2021年11月28日09:07

对不少年轻人而言,读书和写读后感往往是发自内心的书写,是一种仅仅与同好和朋友分享的私人行为,面对公众的文学评论则是一桩特别郑重的写作行为,两者之间无论是表述、结构还是主题、内涵都有着巨大的鸿沟。当一项以“去鸿沟”为重要目的、赋文学评论以“新概念”、乃至“无概念”的评论赛事摆在面前时,你是否愿意尝试打开自己的视野,与更多青年学子一同参与其中?

欢迎“斜杠式”的

文学评论

11月19日,由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主办,上海市作协华语文学网承办,《萌芽》杂志社、上海市作协云文学网协办的“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21-2022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在沪启动,前三届赛事获奖作品结集而成的《2015-2020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获奖作品集》同时发布。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表示,希望大赛能够让更广大的年轻学子充分发掘文学经典的价值,以契合当代人阅读习惯的方式阅读经典、推介经典,进而谋划经典,使文学经典成为当代青年增强文化自信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如他所言,三届青年学子品读大赛的成功举办,倡导了一种面向年轻人、充满朝气的文学批评方式。这种新气象不仅体现在赛制上,更体现在获奖作品中。收入作品集的76篇获奖作品中在文学评论之外也出现了散文、杂文等体裁,文体上的无界感和开阔感令人耳目一新。

“面对青年学子的比赛,本身就具有一种开放性,前三届赛事努力地、朴素地执行的,是对年轻人在阅读上、在文体上和思想上的放开,这是我们要坚持下去的。”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作家陈丹燕表示。

“我喜欢斜杠青年,也喜欢斜杠式的文学评论。”自2015年大赛创办至今一直担任终评委的评论家王纪人说。他认为,年轻人写文章需要放下学院式的模式和规范,敢于尝试新的视角、视野和大胆的思考、论证来写文学评论,“不要就事论事,局限于作品本身,可以适当开放一点,将作品放在历史、时代,乃至文学潮流的维度来探讨”。

在本届大赛复评委主任周立民看来,当下学院派批评自有其历史传统,也有学理性、严谨性和规范性,但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部分呈现出过多的框限和言不及物。这样的程式化,从形式上就限制了思路的活跃和打开。但事实上,在现代文学的视野中,每一位我们所熟悉的评论大家都有自己文风各异、视角独特的评论体系。在品读大赛中,他希望“年轻人应该表现出锐气、敏锐性、感受力和审美”,“我相信在这样的意图下,他/她应当有自己选择的表述方式,而不仅仅是老套的、八股的、平庸的文风。”

寻找上海的

文化气质和文化性格

大赛选择的品读作品大多出自131卷《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这套厚重的“文库”精选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267位作家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艺术特色的代表作品,共约6000万字。

今年是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选篇中有多个与鲁迅先生相关的作品,其中既包括鲁迅本人的《铸剑》,也有巴金的《怀念鲁迅先生》、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冯雪峰的《鲁迅回忆录》,从不同的角度,以论文、回忆录、散文等形成对于鲁迅先生的回忆。“中国如果选国民作家,当选人无疑是鲁迅。他自身的创作,以及他对于国民思想产生、对中华民族转向现代化的途中所产生的影响,我相信鲁迅大概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作家。”周立民表示,“以现代文学作家为主的大赛,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谈论鲁迅先生是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祥地之一,上海也是新文学最重要的“大本营”,许多作家都曾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以写文章、办报刊、组织文学社团等方式,在塑造海派文化新篇章的同时,对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毋庸置疑的引领性作用。周立民表示,本届大赛的选读篇目中突出了对于上海这座城市地域特色和文脉的延续。从夏衍的《上海屋檐下》、于伶的《夜上海》到穆时英《上海狐步舞》,以及阳翰笙《万家灯火》等篇目,以独特的上海文化为创作背景。“在大赛里凸显上海元素,也是基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精神的理解:在现代文学精神的形成和融汇过程中,上海这座舞台到底贡献了什么?它在里面体现了什么?这也是值得大家可以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个在上海成立、推动文学发展的基金会,我们鼓励年轻学生更多接触上海产生的经典作品,和经典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时期的上海,也有一个想法:以上海文学本身的文脉和力量,来帮助上海这座城市确定自己的文化气质和文化性格。”陈丹燕表示。经由三届赛事以及经仔细遴选拟定的选读篇目中,她也期待着一种更深的探索和定位:“我们能不能从以往作家的作品里,获得对于这座城市一路走来的文化性格的认识?能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探索前辈作家为我们描绘过怎样的上海,其中又有哪些是可以传承的东西?”

与此同时,篇目中的非虚构比重较往届有所提高,包括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陆蠡的《囚绿记》都是现代散文名篇。对此,周立民表示,对非虚构作品的解读、作品中传递出怎样的现代文学的精神,也是对于现代文学另一种重要成就的关注,希望学子能够打开思路,突破已有框限来作解读。其实在以往三届赛事中,如王纪人所说,突破原有的“经典”的范畴、改变文学史书写造成的对作家代表作刻板印象的意图一直延续至今。原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作家孙颙就此表示,每年都在变化的选目,意在挖掘更多现代文学的优秀篇目。在他看来,重新挑选、擦亮以往因为各种原因被埋没的文学经典,让青年学子和更多读者来品读、欣赏,对文学的未来意义非凡,“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瑰宝”。

助力完善

上海青年文学人才梯队

直到如今,孙颙仍清晰地记得多年前与“新概念之父”赵长天在聊天中谈及《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价值和意义。当年“新概念”所走过的漫漫长路,如今恰恰形成了对于青年学子品读大赛的一种激励。“当时我们有个共同的想法,这个社会变化太快,一件事能坚持十年,就站住脚了,能坚持20年,说明它很有生命力。青年学子品读大赛还有很长的艰苦的路要走。”

对于举办青年学子品读大赛的目的,王伟表示,希望借赛事,为文学的神圣、崇高、典范做一些正本清源的工作,推动更多热爱文学的青年人更为清晰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现代文学的优秀作家和文学的精品,推动提高审美品位,养成品读经典的良好习惯。并在这个基础上,培育文学写作、特别是文学评论的后续力量。

不久前在华东师大的一次活动中,孙颙就遇见了一位格外“眼熟”的中文系青年教师。后来她主动告知,自己就是上届青年学子品读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求学时期所获得的这个评论奖项,极大增强了她的自信,让她鼓起勇气持续创作,今年即将出版属于自己的作品集。“《萌芽》的大赛为创作人才的梯队形成了一个平台,青年学子品读大赛则为文学理论、文学评论的青年人才的成长铺就一个平台。有了这样两个平台,上海青年文学人才队列就相对比较齐整。如果说大赛的特殊意义在哪,大概就是在这里。”孙颙说。

据悉,本届大赛的参赛对象为海内外用华文写作的在校高中生,在校大学生,以及30周岁以内(以2021年12月31日年满30周岁为限)的青年学子(含研究生)。投稿时间自2021年11月20日至2022年5月31日,具体参赛事项及相关选读篇目可至华语文学网的专区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