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释“信”:读《庄》随笔
来源:文汇报 | 严修  2022年06月01日08:17

《庄子》别称《南华经》,既是哲学经典,又是文学经典。该书思想深邃,文笔优美,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它是一本奇书,陶醉了无数的古人和今人。

魏晋时代,老庄之学风靡一时,“诗必柱下(指老子)之旨归,赋乃漆园(指庄子)之义疏。”(《文心雕龙·时序)》)曹植、阮籍、嵇康、陶潜等名士,都是老庄的热情“粉丝”。

白居易在诗中说:“身着居士衣,手把南华篇。”(《游悟真寺》)

辛弃疾在词中说:“案上数编书,非老即庄。”(《感皇恩·读庄子》)

苏东坡在读了《庄子》后十分感慨地说:“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宋史·苏轼传》)

鲁迅与庄子,两人在思想上、性格上差别很大,然而奇怪,鲁迅却承认他深受庄子的影响,他曾说:“我们是挂孔子门徒的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

可见《庄子》一书的魅力有多大。

不过,《庄子》一书虽然好看,但却有些难啃,因为书中文字障碍甚多。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从文字丛中窜出“拦路虎”,让人无法前行。

命运多舛的已故女作家戴厚英,写过一篇精彩文章,题名《我读〈庄子〉》(《书林》1985年第4期),笔端含灵气,有真情,读起来温馨感人。她在文中谦逊地说:“我不是《庄子》的研究者。而且,还得承认,那本书中至今还有不少我不认识的字,读不懂的句。”

确实,《庄子》书中的文字障碍不少,“拦路虎”经常出没。我近日闲读《庄子》,也遭遇了一只——《盗跖篇》中的“信”字。

《庄子·盗跖篇》中有一段颇有震撼力的名言:

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而信。

粗略一看,大体意思是能够懂的——反对为富不仁、反对权贵,但仔细一点研读,可以发现,“多信者显”“无耻而信”很难解释,关键是对“信”字怎么理解。《说文解字》:“信,诚也。”如果把这里的“信”解释为褒义词“诚信”,则违逆文意,阻隔难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于是产生了诸家众说,引来了“百家争鸣”。

唐初有个学问渊博的道士叫成玄英,唐太宗十分敬重他,赐号“西华法师”。他是杰出的庄学专家。他在《庄子疏》中说:“多信,犹多言也。夫识廉知让则贫,无耻贪残则富;谦柔静退则沉,多言夸伐则显。”

近代的一些庄学研究者,也纷纷发表意见,为“信”字释疑:

钟泰说:“此‘信’当读如‘伸’,多伸者,不甘屈抑而贪于进取也。”(《庄子发微》)

李勉认为“信”是“伪”之误。(《庄子总论及分篇评注》)

马叙伦认为,“多”为“失”字或“不”字之误,下文“无耻而信”,或作“无耻而失信”。(《庄子义证》)

曹础基把“多信者显”解释为“善于夸耀多得信任的人显耀”。(《庄子浅注》)

方勇今译为:“无耻的人就富有,多诚信的人就显达。那些大名大利,几乎都是以无耻的行径而骗取信任所取得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庄子》)

陈鼓应今译为:“无耻的人富有,夸言的人显达。名利最大的,几乎都由无耻夸言而来。”(《庄子今注今译》)

流沙河今译为:“不要脸的发财,会吹牛的出名。富得冒油的,红得发紫的,你去调查吧,十有九个是最不要脸的吹牛大王。”(《庄子现代版》)

这些见解都是学者们反复推敲、深思熟虑的成果,富有启发性,可以参考。

然而我认为,若从原文本意来考虑,此处“信”字,不宜解释为“诚”“言”“伸”“伪”“夸言”“吹牛”。把“信”字前面的“多”字,认定是“失”字或“不”字之误,来迁就“信”的“诚信”义,也似嫌迂曲,有点勉强。

我的看法是:应把此处“信”读为“佞”。“佞”是个贬义词,意为虽有才能却奸巧谄媚。《说文解字》:“佞,巧谄高材也。从女,信省。”“佞”是形声字,“女”为形符,“信”为声符。《说文解字》将“佞”放在女部,而现在的一些辞书,如《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为了从俗,都把“佞”归并到了人部。“信”古音心真切,“佞”古音泥耕切。两个字的字音、字形均相近,此处“信”字可以看成是“佞”的通假,也可以看成是“佞”的形讹。

所谓“通假”“形讹”,是训诂学里的常用术语。“通假”是指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包括同音通假、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形讹”是指刻板、抄写时因字形相似而出现的差误。

下面再举一个旁证,来证明“信”可能是“佞”的通假或形讹。

清代学者李富孙所著《春秋左传异文释》云:“定十三年传:韩不信,赵世家作韩不佞。”《左传》里的韩不信是晋国的贵族、将军,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他是韩国君主的先人。如此重要人物,《史记·赵世家》竟然把他的名字改成了“韩不佞”。《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肯定是根据国家档案馆里的文献来订正的。正确的名字应是“韩不佞”,而不是“韩不信”。

再从起名字的习俗看——有些古人的名字很有趣,如,申不害(战国时韩相),吕不韦(秦相,韦,古违字,《说文解字》:“韦,相背也。”),隽不疑(西汉武帝时青州刺史,昭帝时为京兆尹),魏无忌(战国时信陵君),长孙无忌(唐相),霍去病(西汉名将),辛弃疾(南宋文学家),韩不佞的名字也属此类。人们起名字都要选取一些吉祥美好的字眼,如若遇上不祥、负面、消极的也不要紧,只要在这些字眼前面加上“不”“无”“去”“弃”之类来表示否定和排除,则负负得正。古人认为,这样的名字更吉祥,其辟邪造福的功能更强大。由此也可见,司马迁在《史记》里把“韩不信”改为“韩不佞”,不仅有文献档案的依据,也符合古人起名字的习俗。

既然“信”与“佞”之间存在通假或形讹的关系,把《盗跖篇》中的两个“信”字读为“佞”,比较契合文章原意,理解起来也比较简明而顺畅。

如果上面的论证能够成立,那么《盗跖篇》中的“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而信”,就应该读为“无耻者富,多佞者显。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而佞。”这段话可以今译为:

无耻的人富足,善于奸巧谄媚的人显贵。占据名利最多的人,几乎都在厚颜无耻与奸巧谄媚的人中间。

我把此处的“信”解释为“佞”,是否妥当,还请方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