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25年跟踪独生子女时代 作家陈丹燕30万字新作记录下那代人的成长史
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行的三十多年中,独生子女在童年和青春岁月里经历着什么?长大以后的他们又成为了什么样的人?作家陈丹燕对此进行了25年的连续跟踪记录,并在新书《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中给出了30万字的答案。在第33个“世界人口日”到来之际,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陈丹燕。
缘起
从上万封来信中采访出《独生子女宣言》
1997年,陈丹燕的第一部报告文学《独生子女宣言》出版,成为当年的畅销书。那是在独生子女政策推行了十几年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到了有自己独立意识的时候,陈丹燕为一代人记录下的故事。
“1992年,我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做青春节目主持人。那时候,我开始收到大量青少年来信,我常常为他们能写出这么细致的来信而感到惊讶,信里面的许多故事是我闻所未闻的。”于是,陈丹燕在节目里开设了一个小专栏,读来信,也回信。“是这个工作使我认识到,这一代青少年竟然都是独生子女,一所小学、一所初中,每间教室里坐着的,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集结在一起,就是一代人。他们是20世纪80年代培育起来的中国人。他们有自己特有的爱与恐惧,又反射出那个时代特有的热烈、进取、迷茫、焦虑和乐观。”
1994年至1995年期间,陈丹燕在节目里连续做了三个月独生子女生活的讨论,邀请独生子女在节目里跟社会学家一起讨论这代人的特点、生活方式和代际关系。“那时候的来信特别集中,邮局专门给了个白色帆布的大邮袋装。”
1996年,离开电台的陈丹燕终于有时间整理这些来信,她用了三年的时间,从上万封来信里选出来一千多封信留下来。然后,又选择了上百个有效地址,做了几十个补充采访。“当时,我感到自己也许是在记录一段空前绝后的中国历史。这是一段发生在孩子身上,并将要摇动以往中国的历史。”
故事
从志愿者身上看到独生子女的责任感
时隔25年,陈丹燕的报告文学《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出版。《独一无二》脱胎于《独生子女宣言》,却又完全不同于《独生子女宣言》。这部30万字的著作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独生子女宣言”“赤子来了”和“独生子女的时代解码者”。其中,第二部分就记录了独生子女志愿者的采访故事。
“原本我没有想再写独生子女的故事,但汶川地震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有很多年轻的小孩去做抗震救灾的志愿者,而且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这非常打动我。”当时,正好作协组织作家去四川采访,陈丹燕便报名了。“有人说,2008年是中国的志愿者元年。这一年,志愿者中最闪亮的就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是‘小皇帝’,他们是中国新一代的公民。”
两年后的2010年,上海举办了一届世界博览会。陈丹燕又采访了管理中国馆日常运营的三个独生子女志愿者。“她们那种志愿服务于社会的英雄主义体现在对世界大同的热爱和依恋上,体现在用微笑和理想创造美好社会的享受上。”在这些年轻的志愿者身上,陈丹燕看到了这一代人最温柔明亮的情感。
困惑
独生子女最大焦虑是不能很好地照顾老人
在1996年第一次准备成书时,陈丹燕最期待的,就是当上世纪80年代的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在这代人中诞生的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心理学家,如何研究和表述自己这一代人带来的社会意义。为此,她经过二十多年的等待,在2021年最终成书时,陆续采访了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者,获得了他们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们对同时代中国独生子女的专业研究成果。
“采访他们的时候,我听到了这一代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阐释了。”陈丹燕发现,研究者普遍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不存在本质差异,独生子女身上的特质更多是时代所赋予的。“在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中国从农业社会逐渐转型到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这种社会的巨变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远远大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不同。他们得到了更好的照顾,有了更宽广的知识面,有了更多的资源,这都是和整个社会走向富裕、鼓励个人奋斗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还发现,独生子女大多像多子女家庭中的长子、长女一样,对家庭有一份特殊的责任心,希望能够照顾、陪伴和回报父母。“以前我们认为独生子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孤独,现在发现,最困扰他们的,是无法很好地照顾老人的焦虑。”
就在陈丹燕的书即将收尾之时,国家陆续宣布推行“二孩”“三孩”政策,这也意味着,独生子女时代即将结束。能见证这一历史的转折时刻,也让陈丹燕感到幸运和欣慰:“在这个过程中,我记录下了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故事和对他们的认识,尽到了一个作家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