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书单 秋日浪漫:三季度艺术类图书盘点
暑热消退,秋光降临,一年最好的时节。今年三季度艺术类图书有哪些呢?这里准备了一份书单,适合您在秋日慢慢阅读。影视方面,“教而优则导”的徐皓峰以独特的视角回顾“十七年电影”,“超现代”概念创始人利波维茨基带大家解析以屏幕大流行为标志的“超电影”时代。书画方面,有纪念本雅明这位伟大学者130周年诞辰的讲稿合集,“艺术界的马可·波罗”讲述中国艺术发展史,历史学巨擘跨界艺术史,英国传奇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精神“肖像”。文博方面,“正仓院宝物”解开历史交流谜团,“民艺之父”谈论“朝鲜古物之美”。音乐方面,西摩·斯坦回忆欧美流行音乐史,毛利嘉孝讲述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还有经典摄影集《鸦》作者的个人传记,和一部突破西方中心视角的当代建筑史书。
1.《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
徐皓峰,光明日报出版社,果麦文化出品
徐皓峰活跃在电影教学第一线,同时写小说和拍电影。《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是他最新的电影评论集,主要评说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红色电影,包括大家熟悉的《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全书从三个维度入手:传统的人情世故、导演的拍摄逻辑和孔子思想的影响,徐皓峰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评说方式,对这些电影中呈现的社会样貌、民间秩序、生活伦理进行了文化及美学意义上的深度阐释,相信会给学者和影迷带去新的启发。
2.《总体屏幕: 从电影到智能手机》
[法]吉尔·利波维茨基/让·塞鲁瓦,南京大学出版社,折射集出品,李宁玥 译
今天这个时代被称为智能手机的时代,带来了屏幕的大流行。到处都是屏幕: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当穿梭在小屏幕与大银幕之间,我们看到了什么?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哲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和法国当代电影评论家让·塞鲁瓦对此做了深度研究,在“超现代”概念的基础上提出“超电影”这一全新概念。
“超电影” 呈现出三大基本逻辑,即夸张化、影片时空的去限制化以及时空形式的复杂化、自我指涉,由此又构成了三种影像概念,即过度-影像、多路-影像、距离-影像。利波维茨基和塞鲁瓦认为,电影虽然受到来自其他媒介的冲击与威胁——电视、广告、信息屏幕、娱乐屏幕(电子游戏/MV)、表达屏幕(录像艺术/数字艺术),导致类别身份和符号身份置于危机之中,但电影没有没落,其逻辑和精神得到全面扩张,渗透到各种媒介之中,也即“超电影”。
3.《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
[法]乔万尼·卡内里/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编,重庆大学出版社,拜德雅出品,田若男/杨国柱 译
今年是德国作家、思想家、评论家本雅明诞辰130周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两卷本《本雅明传》,以示纪念。由拜德雅出品、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是另外一本与本雅明相关的书籍。该书内容原先是“瓦尔特·本雅明之后的艺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记录,由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历史与艺术理论中心和国家艺术历史研究所于2008年12月5日和6日举办。法国艺术史学家乔万尼·卡内里和乔治·迪迪-于贝尔曼从中精选了8篇角度各异的文章,构成这部艺术史研究文集。这些文章把本雅明“拱廊计划”所开展的研究和思维方法重新放置在艺术史内部进行探讨,有助于省思何谓历史、何谓艺术、何谓艺术史等问题。
4.《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
[英]迈克尔·苏立文,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出品,徐坚 译
《中国艺术史》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了中国艺术从远古到21世纪的发展脉络,并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同时,该书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进行讨论,而且还强调艺术的自主性,倡导回归到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作者迈克尔•苏立文被称为“艺术界的马可·波罗”,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最早向西方引介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中国艺术史》是他花费毕生心血之作,耶鲁大学艺术史教授班宗华称此书为“最好的中国艺术史著述”,三十年来一直用来当教材。巫鸿将其看作“学习中国艺术历史过程的最全面而精炼的入门读物”。此次推出的是作者生前最终修订版,增补书法篆刻、女性艺术家等维度,译文、插图也全新升级。
5.《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
[法]乔治·杜比,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出品,顾晓燕 译
乔治·杜比是20世纪下半叶极为重要的中世纪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之一,是继费尔南·布罗代尔之后法国史学界无可争议的领头人物。他著有《布汶的星期天》《骑士、妇女与教士》《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等,编有《法国文明史》《私人生活史》《西方妇女史》等作品,研究领域涉及中世纪的方方面面。
《大教堂时代:艺术与社会(980—1420)》是乔治·杜比首部面向普通读者的作品,源自他对艺术的热爱。该书将中世纪的西方艺术创作还原回整个西方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向读者展现“欧洲之都城”这一荣耀如何从希腊、罗马转向巴黎,以及法兰西文明何以在几个世纪里独占鳌头,为理解纷繁复杂又摄人心魄的艺术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艺术的历史学著作,也是一位历史学家以文学的手法书写的经典之作。
6.《弗朗西斯·培根: 肖像习作》
[英] 迈克尔·佩皮亚特,湖南美术出版社,后浪出品,李思璟 译
弗朗西斯·培根是20世纪艺术史上极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和非凡的艺术创造持续吸引着艺术评论家、哲学家和艺术爱好者。本书是一部关于培根的访谈、艺术批评和回忆散文合集,收录的文章从不同切入点刻画培根“肖像”,共同汇聚成关于这位多面艺术家的综合印象。这些文章或情感真挚,或评判犀利,从不同侧面为我们了解培根的性格、人生际遇、创作理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作者迈克尔·佩皮亚特是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也是培根的好友兼传记作者,本书收录了他一生思索培根艺术的精华之作。培根的性格、人生态度、生平际遇、创作灵感、艺术理念、情感纠葛等问题在本书中均有精彩论述。并在首版基础上做了全新修订:新增四篇长文和五篇作品短评,收录的三篇访谈均为完整版,最新文章《弗朗西斯·培根与莎士比亚》系首次收录。
7.《正仓院: 宝物与交流》
[日]东野治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龚婷 译
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保存着大量7-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日本的精美工艺品,以及同时代的古文书。这些“宝物”上至天皇与贵族的生活用具,下至平民百姓的户籍,种类与数量繁多,不仅有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鸟毛立女屏风等名品,亦有习字草稿、典籍外借记录等日常生活的留痕。历经千年,这些“正仓院宝物”幸运地躲过战乱与天灾,像一颗时光胶囊,将一个时代带到我们面前。
作者东野治之是奈良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2017年获“文化功劳者”称号,2020年获“瑞宝重光章”。他从自身治学领域出发,结合平城宫遗址出土木简与日本古代文献,探索了正仓院宝物的更深层价值。该书由多件宝物的材质、图案、铭文、工艺等关键元素出发,通过解读制造地、经手人及其进入日本的途径等信息,重现当年日本的对外交往与贸易。
8.《朝鲜古物之美》
[日]柳宗悦,光启书局,拙考出品,张逸雯 译
柳宗悦是日本近代重要思想家、美学家,被誉为“民艺之父”。他对日常之物、民众之物的正名在日本掀起了一场重要的美学革命,被称为“民艺运动”。直接促成柳宗悦将目光投向民艺的契机,是他与朝鲜陶瓷器的相遇。在“日本民艺馆”建成之前,柳宗悦首先牵头建成的也是“朝鲜民族美术馆”。
由光启书局出版的《朝鲜古物之美》为柳宗悦集中论述朝鲜工艺美术的名作合集。全书收录十一篇名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散缀于《工艺》《匠》《民艺》等重要杂志,亦有部分收录于《朝鲜与其艺术》等。书中,柳宗悦精细地分析了朝鲜器物的特点与优点,横向对比了中、日、韩三国工艺美术的差异与相似。器物之外,柳宗悦还陈述了朝鲜的风物、历史以及哲学思想如何促成其日用品的美学风格。
9. 《听见天才: 塞尔唱片和独立音乐的故事》
[美]西摩·斯坦 / [法]加雷思·墨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乐府文化出品,余永黎 译
西摩·斯坦被认为是迄今仍在世的流行音乐界最伟大的唱片人之一。《听见天才:塞尔唱片和独立音乐的故事》是他对自己漫长而辉煌的职业生涯的全面回顾,堪称半部欧美独立音乐百科书。他在书中以亲历者的视角,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摇滚神话背后的故事,讲述变化中的现代社会对流行风潮和文化变迁的逐步接受——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勇敢而具有创造力的流行音乐。还特别收录斯坦个人和音乐生涯中重要瞬间的影像资料,以及那些影响全球流行音乐风潮的珍贵时刻。
10.《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
[日]毛利嘉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拜德雅出品,耳田 译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毛利嘉孝的《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回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流行音乐既不是与资本主义进行对抗的东西,也不是独立于资本主义存在的东西,而是从资本主义制造出来的无用的、过剩的、废弃的事物中创造出来。流行音乐曾经是资本主义的副产物,而现代社会的讽刺之处,便是这种副产物现在逐渐改头换面,变成了主要产物。而在此之后,流行音乐扮演的角色仍然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
那么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我们对流行音乐应该进行怎样的思考?毛利嘉孝认为并不存在现成的答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流行音乐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一直被人聆听,而最终,我们也不能不去思考大众性的事物,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就连拒绝大众性事物的超然态度,都已经被回收进大众性事物之中了。
11.《深濑昌久: 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
[日]濑户正人,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出品,唐诗 译
2010年,权威杂志《英国摄影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举办“二十五年来最佳摄影集”评选,《鸦》力压各路名作获得第一。《鸦》的作者正是深濑昌久,出生于北海道一家照相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举办个展,先后出版了《游戏》《洋子》《父亲的记忆》《家族》等摄影集,不断探索私摄影的边界。1992年的一场意外令他丧失行为能力,被迫突然终止创作,经历二十年的疗养生活后于2012年逝世,享年七十八岁。
作者濑户正人从1974年与深濑昌久相识以来,持续参与了他的作品冲印、展览布置、日常交往。在《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中,濑户正人以伤感而真切的行文记录了这位既是老师又是阴影的作者,还原了艺术家神秘而孤独的精神世界。同时,速写出日本摄影黄金年代已经消逝的鲜活景象。他形容深濑昌久“是一个寂寞到无法独自死去的人”。
12.《当代建筑22讲》
[黎巴嫩]埃利·G.哈达德/ [美]大卫·里夫金德 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理想国 出品,宗麟 / 王瑞珂 译
作为一部当代建筑史书,《当代建筑22讲》特殊之处在哪?可以说,该书的特色在于突破了西方中心视角。两位权威编者集合全球不同地区20多位理论学者的多元立场,通过跨6大洲20多个地区的全球当代建筑实例,呈现近50年建筑领域30多个最新概念、重要艺术家,阐释了建筑如何解决各自在当下面临的历史困境与社会机遇。为排除复杂建筑术语的障碍,该书还结合案例和细部插图,深入浅出说明 “解构主义”“新陈代谢派”等当代流行命题,让非洲、中东、南亚、苏联、中国与日本等这些在过往现当代建筑史书写中“不太重要的地区”重新被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