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书写文学海洋的壮丽诗篇 ——2022青岛诗歌节暨国际海洋文学周在青岛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菁  2022年09月29日18:47

凭海临风,诗意漫卷。9月25日—28日,由青岛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办,青岛市作协、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等承办的2022青岛诗歌节暨国际海洋文学周在山东青岛举行。此次活动作为2022年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之一,以形式多样的对话、互动等方式聚焦“文学海洋,诗意青岛”。

25日晚,2022青岛诗歌节暨国际海洋文学周开幕式在当地举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邱华栋,致公党山东省委副主委、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刘光烨,青岛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墨英,青岛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魏胜吉,青岛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春生等出席开幕式,诗人欧阳江河、西川、张清华、韩东、臧棣、陈东东、胡弦、蓝蓝、赵野、路也、薛庆国,电影导演、作家万玛才旦,电影评论家、策展人王小鲁参加开幕式。

邱华栋致辞

邱华栋谈到,青岛是一座美丽且充满诗意的城市。城市需要诗歌,城市之美,离不开文学的滋养,正因为有诸多作家诗人的出现,青岛才能散发出更迷人的气息。文学记录时代,探寻人性,培根铸魂,同时也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业,每一位严肃作家的创作必然是呕心沥血的,文学事业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他谈到,近年来青岛举办诸多文学活动,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希望这种势头能够继续保持,让更多优秀的作家诗人走进青岛,也将更多有实力、有潜力的青岛诗人、作家推向全国甚至国际舞台。

魏胜吉致辞

魏胜吉表示,青岛文脉绵长,近代以来王统照、沈从文、老舍等文化名家为青岛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青岛现当代本土作家以更加强烈的担当意识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创作发表了一大批描绘青岛自然风光、反映青岛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品,产生了像耿林莽、尤凤伟、纪宇、杨志军、许晨、铁流等作家诗人。进入新时代,青岛市文联、市作协先后实施了签约作家机制,举办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小说论坛,设立海鸥文学奖,建立了中国作家创作基地等,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青岛的作家队伍越来越活跃,创作成果越来越丰硕,作品质量越来越精湛,在全国、全省屡获佳绩,影响广泛。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后,“当代诗歌写作”主题名家讲座、“海洋与沙漠”国际诗歌云对话、“诗歌遇见电影”跨界对话、“诗歌与海洋”国际海洋文学对话、地铁诗歌快闪、崂山采风等活动陆续展开。

许下“阿多尼斯之约”

“海洋与沙漠”国际诗歌云对话活动现场

海洋文学,既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接续、亦有本土性与外来性的互动,始终传达着开放的精神和兼容并包的态度。当海洋文学遇见沙漠文学,是否可以在各自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民族性之间,找到一个共通的切入点?文学的根系和立场,在建立写作者身份的同时,又如何塑造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9月26日下午,“海洋与沙漠”国际诗歌云对话在线上举行。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通过连线的方式,与诗人欧阳江河、臧棣和翻译家薛庆国就“海洋与沙漠”的文学表达展开探讨。

“我要澄清一点,我也是来自海洋的,我的家乡叙利亚的海边,我个人更为偏爱大海,而不是沙漠。”虽然出生在沙漠之境,但在阿多尼斯眼中,沙漠与海洋具有着同等的要义,沙漠没有信息要向大海传递,而大海却向沙漠传达着生命的起源与变迁。沙漠与大海都没有形状,且对一切形状、意义抱有开放性。沙漠和大海既是现实存在,又是无止境的;同时,海洋与沙漠又消弭了时间与空间,人们赋予了它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意义,就像我们讨论千年前某位书写沙漠或海洋主题的中国诗人,也是模糊了时间与空间。

正如欧阳江河所言,沙漠是缺水的,而置身海洋之中也没有一滴可饮用的水,“此水非水”的隐喻恰也应和了阿多尼斯的“未知论”:海洋还是一切未知事物的象征,深潜到海底,你会见到从未见过的奇怪的、美丽的生物,这一切比我们所要见过的生物更要美丽,“未知不仅存在于超自然中,也存在于海洋这样的自然中,以海洋为象征,期待我们去探索发现;而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同海域的奥秘,都会让我们进一步地认识到,世界的核心是人,人和人的差异带来了丰富性和多元性,正如阿拉伯谚语所说‘朋友,是他者,也是你自己’”。阿多尼斯则谈到,我们要从他者身上看到自身,并为这种不同而高兴,而这种“不同”不应成为互相排斥和仇视的理由。

诗人臧棣认为,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沙漠是固态的,海洋则是动荡般的存在,“在中国诗歌的传统中,更偏向于对土地、扎根的诉说,而海洋则代表着诗歌的另一种状态,既有表面,也有深度,这种莫测的变幻是对更为广阔的世界可能性的想象,接纳到中国诗人的语境中,能够注入更多的开放、冒险与奇幻的因子。”

在互动过程中,双方也许下了下一届诗歌节的“阿多尼斯之约”:期待两年后,年届94岁的阿多尼斯能够亲临青岛,“能够把我的身体我的心,分成亿万份,把我的友情跟所有的朋友分享”。

从青岛出发,书写海洋

“诗歌与海洋”国际海洋文学对话现场

27日上午,“诗歌与海洋”国际海洋文学对话举行。与会诗人欧阳江河、韩东、臧棣、陈东东、胡弦、蓝蓝、赵野从个体经验出发,就“海洋文学”“海洋诗歌的书写”“海洋诗人的诞生”等主题进行探讨。王小鲁,青岛诗人代表谢颐城、曹安娜、韩家川等参与对话。活动由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海波主持。

“整个天空都是海水”,欧阳江河以一句吟诵开启了这场以海洋为关键词的对话。在他看来,青岛与上海是最适合书写“诗歌与海洋”的城市,而陈东东则直言青岛比上海更适合书写这一主题。自小生活在上海的陈东东依然还记得第一次来到青岛看到大海时的震撼,“青岛,是一座傍海而生的城市,有关海洋的诗意有着更为直接的生发。”

奥德修斯漂流十年之久的那片大海被隐喻为西方文学的源头,而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学却很难寻到海洋文学的源头。欧阳江河认为,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更愿意通过对山的描摹与想象来塑造、构建自我形象。“如何诞生一个伟大的海洋诗人,比如沃尔科特充满了海腥味的写作,还有卡瓦菲斯的‘野蛮人’,他们的背后是古希腊的神话海洋。”从这个意义出发,欧阳江河期待着有关“山”与“海”的书写能够比肩并进,而这,也正是海洋文学为青岛,乃至在更为广阔的范畴内留下的开拓性与可能性。

就“诗歌与海洋”的具体写作方式而言,诗人臧棣坦言,在既往的写作经验中,经常是把海洋当成题材和背景,是一种工具化的方式,而海洋本应是更为纯粹、更为原始的存在,“阿多尼斯说过‘海洋是复杂的经验来源’,它的博大、奇异,以及触及生命本质的经验带给我们一个更具活力、变幻的想象空间,能够激发我们对于生命的感受。”

诗人韩东则以自己的代表作《你见过大海》解析了海洋诗歌写作中的“把大海还给大海”,认为这首诗之所以引发反响,最重要在于不按常规书写大海。文学中的“大海”容纳了很多对于辽远、无限的想象,这既是好事,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对一个概念或是词语的想象过于饱和之后,创新就会失效。只有将大海固有的文化内涵清除之后再投入新的概念才能有新发现,比如《老人与海》里的“海”是具体的,老人打渔、海上搏斗,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文学的海洋,也是对海洋生命力的重新认识。海洋与文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海洋的描绘扩大了视野,但同时也遮蔽了具体、切身的东西,“我认为谈到海洋与文学,怎样去描绘新海洋,具有特征性的海洋,是求真求新的东西,这也是海洋文学创作的一个任务。”

诗人胡弦在对话中谈及在南京郑和博物馆参观时的感受,一个小小的青铜砚滴文物做成了海螺的形状,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说明海洋没有像农耕文化那样广泛地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没有相应历史传统的情况下呼唤“海洋大诗人”的出现很困难。也正因如此,想要书写“诗歌与海洋”,就要像哈瑞·马丁松那样将海洋看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传统、与生活碰撞,才留得下有如“在海上,我们感到春天或夏天只是一阵风”这等传世名作。否则,即便大海近在咫尺,也还是隔绝的。

诗人蓝蓝出生在山东烟台的海边,后随父亲前往河南,即便儿时所有的记忆都留在海边,但真正感受到海之诗意还是在她去往希腊、行船爱琴海的时候,“或许只有离开才能真正的回来,正如加缪所说,渔民从不在沙滩上跳舞。”蓝蓝表示,我们如何期待海洋文学更好、更震撼人心的作品?只有跟大海建立起深刻的、命运般的联系。

对此,诗人赵野也表示认同。他说,在中国文学史的变迁中,比如《山海经》,是有“海”的存在,而后“海”慢慢演变成了山河、山川,“海”却慢慢消逝,成为了一个意象。现代汉语对于海洋诗歌的呈现大多来自翻译,比如《荷马史诗》,而生活在青岛海边的诗人、文人有着更多亲近海洋的机会和条件,拥有书写海洋的更多经验。“我期待在青岛诗歌节上设置海洋主题的写作,也期待着发现和拓展海洋诗歌的表现力,而这一次的青岛之行,也在重新界定着我跟海洋的某种关系。”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