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千里江山图》先锋依旧,因为他是孙甘露
“就《千里江山图》这本小说的写作准备和写作过程而言,我把自己视作一个初学者,一个新作者,实际上也确实如此。”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获得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著名作家、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坦言,“准备这部小说的日子里,想到无数艰难的时刻,比一部小说的写作更艰难的时时刻刻,想到那些烈士如何看待百年以后有人尝试在上海的街道上重塑他们的身姿……”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千里江山图》是孙甘露沉潜多年的新作。作品进入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寻找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理想主义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以陈千里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地下工作者,面对白色恐怖和生死考验,以忠诚与信仰、勇毅与牺牲,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生死较量,成就了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红色传奇。
对孙甘露,读者熟悉他“先锋派”小说家的身份,他创作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呼吸》《我是少年酒坛子》等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最近十多年,孙甘露又是公共文学活动的推动者,他积极拥抱和关注现实生活,倾力于为文学与读者搭建桥梁,担任总策划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读书会成为上海文化的知名品牌,构成了当代文学面向人民、面向生活的亮丽图景。
以《千里江山图》这个题目写一部小说,在孙甘露的脑海中酝酿近20年。具体落实到上世纪30年代这场秘密转移行动,无论是穿行在生活多年的熟悉的街道,还是前往龙华烈士纪念馆大量采访,与党史、城市史专家交流、讨教,作家为此进行了扎实的准备。“思索历史洪流中鲜为人知的瞬间、艰难的非常时刻,想象仁人志士的身影如何从晦暗未明的生活场景中逐渐浮现出来,从日常经验中迈入那些决定性的时刻,成为义无反顾的勇士。”孙甘露说,关于历史的想象和历史材料的运用,在写作中实际上是“做减法”的过程,“让人物在日常生活层面上的心理依据,时间和地点的描绘激发读者的想象,成为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
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之前,《千里江山图》已先后入选中宣部全国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选题规划。“一部红色历史题材的小说,一部青春热血喷涌的小说,一部心怀国家民族锦绣江山的小说,也是一部在艺术上大胆探索、迎难而上的小说”,这是评论家、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的读后感。
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评价,“《千里江山图》是硬核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又是极具故事强度的长篇小说,同时其叙述格调还葆有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动人的、让人着迷的先锋意味。”
“《千里江山图》开门见山,叙事节奏精妙,人物命运令人揪心,信仰、崇高、智慧、勇气,感人至深。”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吴义勤认为,作品包含着作家对历史、现实与文学关系,对何谓文学、文学何为等问题的再思考。
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认为《千里江山图》是独辟蹊径的红色书写;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认为,“孙甘露在《千里江山图》中改变了他所习惯的叙事姿态,但一如既往保持了小说叙述语言的艺术品质:俭省、精确、优雅。”
在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眼中,“《千里江山图》是‘红色’的,又是艺术的,是‘主题性’的,又是个性的”,小说着墨的这段历史在长篇小说里“具有某种填补空白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青年读者更是给予《千里江山图》强烈共情。有人手捧小说,踏上了探访城市革命遗迹之旅,有人自发为小说制作了影视化的混剪视频,想象小说画面被搬上银幕该如何呈现。责任编辑江晔感慨,“在收集读者反馈时,看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信仰’,而这正是我收到初稿、读完这部小说最受触动之处。”
人们期待,当代出版界和文学界围绕一流作家、一流作品深度合作的成果,能够促成一流主题出版物和重大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跨界破圈,形成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促成更多文艺形式的拓展,让千里江山的红色血脉被更多人知晓、更多人铭记。
故事发生的时代逐渐远去,隐姓埋名,以假名或外号出生入死的烈士长眠地下。“缅怀他们,记述他们的事迹,使其传之久远,其旨意正是内在于文明的结构之中,江山千里,绵延不息,田野上、城市间劳作的普通人,擦拭汗水时,当会心怀感念。”这是作家的感言,也是读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