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创刊 两位川籍女作家与大师们共望青春
来源:川观新闻 | 肖姗姗  2023年03月01日07:09

《青春》,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知名的纯文学期刊之一,创刊于1979年10月,在文学界影响深远。

2023年,《青春》再次焕发“青春”。由鲁迅文学奖得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平担任特约主编,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岳雯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理担任特约副主编,推出《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旨在复兴20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的青年气。

2月28日,川观新闻记者作为《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首批特邀试读者,第一时间在油墨芳香的书页中,读到莫言、苏童、迟子建等大师曾经的青春写作,更看到包括川籍作家慕明、李娟等在内的“正青春”。

何平为创刊号写下卷首语《从中国青年作家到世界青年作家有多远》,阐释了《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的气质和调性,以及其坚守的文学情怀和不懈创新的文学理念。

《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设定了三个关键词:世界、青年和文学,世界眼光的文学和青年气质的文学。“为此,我们将瞩目今天世界文学的青年声音,也会重新激活和唤醒,那些已经封存在历史记忆里的,文学大家的青年时代,让不同时代、不同空间、不同语言的文学‘青春’在《青春》杂志相遇或者交锋。”

“青春”何在?何为“青年”?何平坦言,其实很难以生理年龄定义谁是“青年”,但做一本刊物大致还得有一条界限。“我们把这条界限设在45岁。其中每期推出的一位‘世界青年作家’,年龄放宽到55岁,但选择的作品也是45岁之前的。因此,区别于其他文学选刊,世界上所有作家在45岁前发表和出版的作品都进入到我们的视野。我们试图以这样的形式勘探青春的疆域、能量与可能。”所以,在创刊号中,可以看到56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30岁之前写下的《房号》,也看到了57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在1985年发表的、青年期代表作《白狗秋千架》。而这些文字,均是他们通向诺贝尔文学奖的起点。

有两位川籍青年女作家登上3月创刊号。一位是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籍贯四川乐至的70后女作家李娟,她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清新明丽,惊艳文坛。《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收录的正是这本散文集中的《木耳》一文。另一位,是生于成都、工作于美国的科幻女作家、“银河奖”得主慕明,她的新作《谁能拥有月亮》与莫言等成为创刊号封面推荐的四部作品之一,而这部作品始见于2022年,在成都举行的“第十届未来科幻大师奖”东方彗星·成渝科幻创作邀请赛。虽然生活在美国,但慕明曾在接受川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的风土人情,是她灵感的来源。她创作的科幻小说《假手于人》,尝试将成都竹编手工技艺和科学幻想结合,另一部《风起华西》更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发掘成都更为深刻的特质。

值得一提的是,哪些年轻作家在被中学生阅读?也是《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的重点关注的话题和常设专题。何平希望,能借此接通世界文学现场和中小学语文教育。而李娟,就正是被中学老师和学生们选出的作家之一。

据介绍,《青春》(世界青年文学选刊)创刊号将于3月1日正式出版,全年4期,创造新文学,重塑品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