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辽宁省图书馆举办保护与传承成果特展—— 十部珍本尽显古籍之美
来源:光明日报 | 刘勇 陈坚  2023年04月10日08:20

“继往开来,国韵书香”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展品。辽宁省图书馆供图

4月8日,在辽宁省图书馆一楼展厅,观众正念着宋代古籍《抱朴子内篇》卷末刻书牌记,想象着古代图书出版场景。当日,辽宁省图书馆“继往开来,国韵书香”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开展,向观众展示古籍文献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传承成果。

展览现场,“聊斋志异”四个字旁围绕着大量观众,大家都想一睹《聊斋志异》手稿真容。手稿页面字迹清秀流畅,并无修改涂抹,有用红笔标注的句读痕迹。清咸丰年间,蒲氏七世孙蒲价人携《聊斋志异》手稿远走东北,盛京将军依克唐阿派人强借手稿上半部,后佚失。新中国成立后,蒲氏后人将《聊斋志异》所余半部手稿捐献给国家,经鉴定是极为珍贵的定稿本。《聊斋志异》手稿也是中国古典文学著作中唯一存世的手稿。

本次展览“珍贵古籍”单元以馆藏十部镇馆级古籍为主线,围绕十个点,内容上自两汉,下讫明清,包括刻本、活字本、套印本、稿本、抄本等不同版本类型的四十余部古籍。《抱朴子》《扬子法言》《文心雕龙》等十部珍本古籍原件悉数展出。这也是辽宁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首次集体亮相。

这十部稀世古籍,从馆藏61万册古籍(12万册善本)中精心挑选,跨越了从汉代至清朝的历史时空,是馆藏中最具代表性的缥缃精品,尽显中国古籍之美。

在展览现场,几名观众被一块木质雕版吸引。“这是《扬子法言》雕版,旁边是该书的宋淳熙八年(1181年)刻本,是‘五臣集注本’现存最早的刻本。”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文献中心专家刘冰介绍,“此书精雕初印,墨色浓润,为南宋浙江刻书之上品。现为海内孤本,在内容上可补明、清诸本脱误,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和版本价值。”

辽宁省图书馆是全国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07年10月,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在辽宁省图书馆挂牌成立。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开展全面古籍普查、建立珍贵古籍分级保护体系、改善古籍保管保护条件、加快古籍文献开发整理与数字化、壮大古籍保护人才队伍等一系列工作,将古籍保护工作推进到新的高度,让珍贵古籍更多进入大众视野。截至2021年,辽宁全省有553部古籍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

展览现场,来自辽宁省图书馆的修复师对着残破的线装书不停刷尘、补孔、粘页、钉线……修补着“古籍”中的虫蛀、缺损,为它配护页、封面,向观众展示古籍修复技艺。

多年来,辽宁省图书馆的修复师们使用不同技法、材料和工具,以精湛技艺修复了曾经严重破损的各类珍籍,让大量古籍重焕新生。这些珍贵古籍正是历经几代辽图人的心手相传、精心呵护,才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最好的状态。

“古籍作为辽宁省图书馆的藏书重点之一,七十多年来,在几代辽宁省图书馆古籍工作人员潜心搜集下,古籍文献的收藏量已达到61万余册。”辽宁省图书馆副馆长郭彧说,希望借此展览,来彰显辽宁有典籍、辽宁有历史的文化底蕴,吸引更多读者走近古籍,感知古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