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生活和人民中汲取更多精神滋养 “作家活动周”受邀作家共话“益阳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罗建森  2023年05月24日08:25

周立波故居,清溪剧院,“清溪书屋”,百亩荷塘,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中国黑茶博物馆,安化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展示馆,云雾缭绕的“茶乡花海”,还有数不尽的农家乐、民宿、研学基地、擂茶馆……两天时间,从清溪村到安化县,在湖南益阳这片丰沃的热土上,从村民群众热情洋溢的话语和笑脸中,参加中国作协“作家活动周”的作家们深切体会到了“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也深刻领悟了“做人民的学生”的生动内涵。

参观安化黑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展示馆

“近几年来,全国的乡村我也走了很多。益阳这个地方确实比较漂亮,建设得非常有规划,看得出有长远的想法。”四川省作协副主席、《四川文学》主编罗伟章说,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做人民的学生”,大家到这里来,都是带着感受山乡巨变、向人民学习的心态。山乡巨变不是口号,不是虚构、想象出来的概念,而且有着具象的、实实在在的表现。“周立波先生的《山乡巨变》和当下的社会追求、社会理想其实是非常契合的。作为后辈作家,我们希望能从前辈作家那里、从生活和人民那里汲取到更多的精神滋养,进而把我们当下时代中那些真实、可贵、伟大的精神呈现出来。”

江西省文联原副主席温燕霞谈到,作家应该是每个历史事件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写作者要把目光投注到当下最热点的事件上面,去捕捉最为火热的生活实践。“那些火热的生活所迸发出的激情,是能够深深地感染人的,是能够挖掘出有温度、有亮点的人物和故事的。”她说,自己前两年创作了脱贫攻坚题材的作品《琵琶围》,最近又在创作反映乡村振兴的小说《凤凰飞》。作为一个作家,能够用文字记录这段在减贫史上具有光辉色彩的一笔,感到与有荣焉。“作家作为生活的记录者和观察者,在记录和观察的同时,其实也就成为了一个参与者,会对乡村振兴更加关注。”

谈及中国作协近期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江非感触颇深:“中国作协近年来启动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中国文学盛典’和‘作家活动周’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在我们基层的文学创作队伍中反响巨大。两个计划为我们的新时代文学指明了创作方向和创新要求,‘中国文学盛典’给予了文学创作者尊严与荣誉,‘作家活动周’则给基层作家、作协会员带来了温暖。通过这些活动,大家能够见作协的人、听作协的声、知作协的事、感作协的心,对全国的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情。”收到自己专属的入会纪念牌,也让他倍感幸福:“中国作协一直记得我们迈入作协门槛的日子,这件事充分体现出了一种家的温暖。”他表示,在周立波先生的故乡,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新时代的山乡巨变,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文学创作不仅要去面对时代和生活,更要预设一种美好的生活,这种生活在清溪村已经实现了。”

参观中国黑茶博物馆

广西作协副主席李约热曾经有过在基层乡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工作经历。在清溪村,他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面对新时代的山乡巨变、面对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作为一名作家,要热情讴歌这个伟大时代发生的巨变,要记录好、书写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努力,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责任。”

湖南益阳籍作家盛可以感叹于家乡发生的诸多变化:“这次回到益阳,我感觉变化特别大,有一种非常浓郁的文学气氛。文学像是一棵植物,在益阳生长出绿芽,有一种非常清新的感觉。作为从益阳出去的作家,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她谈到,文学对于时代和社会发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代表着美好的理想和精神上的追求。“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成果,在清溪村有着非常鲜明的体现。我曾经去过清溪村三次,这次再去,我都认不出来了,简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漂亮到我无法形容,我无法想象这种变化会发生在益阳的一个乡村。我想这就是文学所拥有的巨大力量。”

为写作报告文学《独龙春风》,《边疆文学》编辑段爱松曾三次前往独龙江采访。“写作这部作品的过程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的。云南的独龙族有着‘一步跨千年’的非凡历史,通过书写这段历史,我自己也融入到了独龙族的大跨越中。在采访扶贫工作队员时,有非常多的感人事迹都让我热泪盈眶,很多人把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甚至为此献出生命,而且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作为新时代的作家,一定要深入到最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深入到最边远、最困难的现场,这样才能真正履行自己作为作家的责任,文字才能更有温度、更有力量。”周立波及其同时代的作家们,花费毕生心血深入生活、扎根农村第一线,积极介入生活和时代的现场,这也给段爱松带来了深刻启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唯有如此,唯有经历过这样一段肉体和精神上的淬炼,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作家、人民的作家。”

青年作家杨知寒之前从未来过益阳,对益阳和清溪村也不甚熟悉,但当她行走在这片土地上,看到周围旺盛的植被和山群下的红土、呼吸着雨后的新鲜空气时,心中生出了“觉得天地格外清新”的感受。周立波故居的物件陈设让她印象深刻:“在参观作家故居的时候,走进卧室,看到一面玻璃窗,底下安放着书桌,据说这是便于写作。在一屋的木制陈设里,出现这样的窗,不难想到在作家创作时,人和外界的风雨雷电,相处何其透明。”在她看来,文学的力量也许从不直接,没办法给一方水土带来改换,但它有慢慢滋养的力量。在小小的清溪村,再到益阳、到安化,文学的气息混合茶香飘荡一路。“文学将带给后人以更多的给养,在山明水秀间,养出像玻璃窗一样纯粹的心灵。”

(摄影:赵云 王家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