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项目《中华医藏》首批成果受到医学界密切关注—— 让浩如烟海的古籍化身千百
7月13日,在《中华医藏》首批成果发布仪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等专家学者观看中医药古籍出版成果。 章红雨 /摄
中医药古籍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还具有十分珍贵的临床价值,这是中医药古籍区别于其他古籍的一个重要特色。大型中医药古籍整理保护项目《中华医藏》首批成果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甫一首发,即受到医学界密切关注。
大家认为,中医药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想智慧和生命健康知识,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原创思维、独特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理论与方法的宝藏,更是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的源泉。
典籍启发今人思考实践
首批成果《中华医藏·养生卷》(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从南朝至清代74种代表性典籍,包含养生名著《遵生八笺》、食疗著作《养生食忌》、四时养生代表著作《养生月览》,以及首次提出呼吸吐纳导引的“六字诀”法和首创千古名方“礞石滚痰丸”的《泰定养生主论》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首发式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打开中华医学宝库的钥匙。它蕴含着宝贵的原创思维和实践经验,启发当今学者对未来中医药学科创新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那就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灵感便来自中医药典籍。2015年12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于疟疾治疗,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在演讲中提及研究遭遇瓶颈时,就是靠着重温东晋葛洪的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获得重要启示。
“中医古籍中有许多类似的宝贵精华,我们需要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整理发掘、传承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中华医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曹洪欣表示。
从1.3万种古籍中遴选2289种
据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中华医藏》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熊远明介绍,2018年,《中华医藏》得到专项经费支持超过4000万元,出版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作为该项目出版单位,组建团队,搭建平台,推进《中华医藏》出版工作。
让浩如烟海的古籍化身千百,是古籍出版人的追求。记者了解到,张华敏、李鸿涛主编的《中华医藏·养生卷》经过近两年的编辑与打磨,2021年2月,《养生卷》类目组将原始拍照文件交付出版社。国图社在收到《养生卷》原始拍照文件后,编辑首先对74种共计1.8万余拍稿件逐页进行核查,遇有缺漏,辄请项目承担团队老师核对原书,理清顺序,配补缺页。在版本选择上,《养生卷》择其精善者影印,如《活人心法》采用现存最早刻本,即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明永乐至正统年间刻本;《三元参赞延寿书》现存最早的刻本为明成化十年刻本,然国内无存,选用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本。
需提及的是,《中华医藏》出版项目将从1.3万种中医药古籍中遴选出古籍元典2289种拟作影印出版,其中少数民族医药古籍224种。
医籍整理出版刻不容缓
根据书目著录,全国150个图书馆(博物馆)藏的1912年前印刻的中医药古籍有8663种,其中有3000余种是孤本,占现存中医药古籍总量的40%以上。除孤本医籍外,全国仅存2—3部的稀有医籍有1100种左右。上述两类书籍的总和为4800余种,占中医药古籍总量的一半以上。
200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古籍保护存在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尤其是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整理人员极度缺乏,面临失传的危险),大量珍贵古籍流失海外等突出问题,加强古籍保护刻不容缓。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央政府全面部署、开展的古籍保护计划,包括古籍普查、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制度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原馆长、《中华医藏》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和平回忆道。
在此背景下,2012年《中华医藏》第一次编辑委员会会议正式召开,聘请中医药界、图书馆界、文献收藏等专家参与编纂,同时确定了出版顺序,即把《养生卷》作为第一部分编纂出版。2018年,财政部将《中华医藏》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立项资助。
“看到《中华医藏》首批成果发布,感到非常高兴。这些文献弥足珍贵,对于建立我国的中医理论体系、继承中医的优良传统有着重要作用。”周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