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草堂》《青年作家》主编熊焱走进渝中 助力渝中区青年作家扶持计划
分享到: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 姚伟民  2023年09月27日07:55

▲熊焱在分享会上讲述诗歌的细节。见习记者 姚伟民 摄

“细节构成作品的全部价值!”9月26日,《草堂》《青年作家》主编熊焱携新书,助力“渝中区青年作家扶持计划”,为川渝两地的青年诗人带来了一场题为“诗歌,一颗诚实滚烫的良心”的文学讲座。

本次活动由渝中区作协、重庆文学院、江北区图书馆联合举办,渝中区作协主席强雯、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江北区图书馆馆长陈吟以及60多位川渝文学爱好者参与了活动。

据介绍,此活动是渝中区作协的品牌项目,长期以来邀请全国著名作家、诗人走进基层,为基层作家传经送宝,增加文化自信,促进重庆文学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见习记者 姚伟民 摄

熊焱从文学开始谈起,他表示,有相当一部分人把写作当成了茶余饭后的消遣,这样写出来的作品离文学还有多少距离,他们自己也可能不知道。“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辈子的事,那些一流作家写作都是专心致志的,具有排他性的。”熊焱用著名作家马尔克斯举例子,认为马尔克斯是站在全人类的精神高度去写作的,大多数作家达不到马尔克斯的高度,但大多数作家也可以站在自己精神的金字塔尖上。

从文学讲到诗歌,熊焱很注重创作文体的细节。他给诗歌的细节下了一个定义:“诗歌的细节是表现作品主旨、组成文本结构、推动作者写作情绪的具体而确切的事与物。”

熊焱还着重阐释了诗歌中静态的细节,认为静态的细节是承载情感、思想的具体之物,比如托物言志的物,借景抒情的景。这些静态细节蕴含着诗歌的张力,表现着诗歌的主题。

“处理好细节与主题的关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情感和情绪的爆发点时,不能偷懒,一定要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熊焱说,“有时候诗里那么一两个片段,一两句话,就能够引起共情,这对于诗人而言就够了。”

访谈更多

罗振亚:关于当下诗歌现状与未来的对话

“中华传统文化对新世纪诗歌构成的是精神思想和艺术技巧的综合性辐射,对当下诗歌具有正面价值的引发和渗透。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细致考辨其间的运作规律。”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故乡散记五则

多数好地方,似乎耐不住常去。 张家界山也罢、九寨沟水也好、去得多看得久了,会发腻;再说海岛椰风、西湖月色、故宫暮鸦、赏玩惯了,多少也会生厌。正如,日常听当官的骂烦、有钱的

散文 | 烛照

停电夜的烛光牵起回忆与哲思,述其燃烧宿命、奉献与向死而生的意义,虽终灭却在心中留下不灭之光,引人敬意。

散文 | 山河盟

这山河盟约,早已超越言语,成了我们内在的筋骨,民族的心跳。它无声无息,却比任何旗帜都更牢固地,插在灵魂的高地之上。

诗歌 | 沉入渊薮

夏枯草 海百合 立秋 半夏 蝎子 黄连,沙棘 珊瑚 大雾开车 鹦鹉

散文 | 夜晚,想起张继

月亮给树梢画了一道眉